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灰色模型在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准确预测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对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极其重要,但目前尚无能够全面反映各种情况的理论公式和数值方法。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不等时距GM(1,1)模型,对软土地基沉降进行预测,取得了较高的准确度。为了满足应用灰色理论建模的条件,拓展其应用范围,采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建立等时距GM(1,1)模型的方法,对软土地基的沉降进行预测,通过秦沈客运专线路基断面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双曲线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灰色模型预测值更接近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2.
以工程实测数据为基础,根据灰色理论中的数列预测理论,针对公路建设中路基沉降监测,建立灰色预测模型.根据预测结果与沉降实际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了模型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同时讨论了所用灰色预测模型的特点及其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工程实测数据为基础,根据灰色理论中的数列预测理论,针对公路建设中路基沉降监测,建立灰色预测模型.根据预测结果与沉降实际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了模型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同时讨论了所用灰色预测模型的特点及其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汾灌高速公路为背景,采用Asaoka法、灰色预测法和对数曲线法对实测沉降历史曲线进行沉降预测,并与实测沉降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数曲线法是一种最优化的高速公路沉降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沉降观测数据,讨论了灰色系统理论和双曲线模型在公路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并对等间隔的灰色模型GM(1,1)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任意时间间隔的非等时序改进灰色模型。通过具体工程实践,给出了灰色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对公路路基沉降量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灰色模型的预测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更接近,精度更高,更能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引起的周边建筑物沉降进行预警,利用改进的灰色Markov模型,预测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沉降量。首先,基于实测数据,采用改进的灰色模型对建筑物沉降趋势进行预测;其次,将实测数据与预测数据的相对误差作为Markov误差修正的初始数据序列,进行状态区间划分并结合Markov转移概率矩阵和误差修正公式对预测数据进行修正,确定最终预测值;最后,基于小误差概率、后验差比值和相对误差分析,对改进后的灰色Markov模型与改进的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改进的灰色模型相比,改进的灰色Markov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从4.2%降到2.1%。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软土的复杂性和各种沉降理论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利用有限的沉降实测数据,选取合理的模型及方法来预测软基的沉降。以深圳盐田港西港区纳泥塘地区软基沉降预测为例,采用了BP向前型网络模型和Elman反馈型网络模型两种不同的神经网络建模法,通过高度非线性的曲线拟合,推求工程后期沉降(包括最终沉降),并与曲线拟合法中的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泊松曲线法及 Asaoka 法对比,对拟合预测结果进行检验,使其具有统一的量化标准。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和双曲线法的预测效果最好,适用于本工程的沉降预测。  相似文献   

8.
非等时距GM(1,1)灰色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灰色理论现已普遍运用于路基沉降的预测中,以某高速公路为例,运用灰色理论建立路基沉降的非等时距GM(1,1)预测模型,并采用后验差法进行精度检验。以工程实测沉降数据为基础,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误差较小,从而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控制路基沉降是保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关键。选取常用的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和灰色系统法对软弱地基沉降进行预测,对比分析三种方法预测的沉降量的大小,提出适宜的软弱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对于沉降观测值来说,灰色系统法与三点法和双曲线法相比,误差稍微有些偏大,但对于最终沉降量的预测。灰色系统法预测结果比较安全、可信程度高,因此,应用灰色模型预测软弱地基沉降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灰色模型法计算工作量小,精度高,基于灰色理论的灰色模型在公路路基沉降预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以工程实际沉降观测数据为基础,建立GM(1,1)灰色模型,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由此证实GM(1,1)灰色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色理论中的GM模型,推导出等栽条件下的沉降速率公式,与基于双曲线模式的沉降速率公式相比较,找出一种与实测结果相接近的预测方法,并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对这两种方法在预测最终沉降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两者的优缺点,对于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适应灰色模型理论正确、精度合格,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将自适应灰色理论模型应用于高速公路地基的沉降预测同时用MATLAB编制自适应灰色模型预测程序,可以使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测变得简便易行且方便移植。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灰色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的特点,探讨了灰色预测模型G(1,1)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于沉降预测中,通过编程实现了该方法,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等时距GM(1,1)模型预测地基沉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直线插值、三次样条插值、BP神经网络3种方法,用M ATLAB语言编制程序将不等时距序列转化为等时距序列,采用灰色理论预测沉降.由于BP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映射功能,可以避免常规插值法所造成的一系列误差.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利用直线插值、三次样条插值和BP神经网络与灰色理论联合建模所得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7.2%,5.9%和4.6%.由此可见BP神经网络和灰色理论联合建立的GM(1,1)模型用于预测路基沉降最为精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交通流时空不稳定性导致的检测数据误差,提高预测点速度的精度,在比较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和反向(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灰色神经网络点速度预测模型.该模型综合了灰色预测模型所需数据少及神经网络具有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的特点.以实测值作为输出数据,构建不同的灰色预测模型,将各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作为BP神经网络训练的输入数据,得到最佳的预测模型.实例分析表明:与传统灰色理论及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较,在20、40和60s采样间隔条件下,本文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平均减少了32%,为交通运行状态评价和行程时间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