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海辉  刘小川 《公路》2002,(9):99-100
通过对重型动力触探仪在路基工程施工中对地基承载力的测试结果与基地土平板载荷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重型动力触探仪测试结果与实际地基承载力相差较大,通过对重型动力触探仪检测表进行修正,找出了更准确的检测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闵涛  王珺 《公路工程》2008,33(3):98-101
在湘潭-邵阳高速公路建设中,通过对相同土样进行轻型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平板载荷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轻型触探试验N10值与其他两种原位试验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确定了利用N10来评价地基土承载能力的经验值,从而实现快速判定地基承载力,指导路基施工。  相似文献   

3.
基于目前国内外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对柱锤冲扩桩法的加固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首先运用弹塑性力学和圆孔扩张理论,对柱锤冲扩桩法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推导;然后结合具体现场工程实例,采用静载荷试验测得复合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检验加固效果和加固深度; 最后将推导结果与规范、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证明该公式的计算结果与静载荷试验的实测值较为接近,地基承载力和加固深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主要采用灌砂法,检测过程相当繁琐。本文采用轻型动力触探仪对低液限粉土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在现场通过轻型动力触探仪和灌砂法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得出了两种检测方法之间联系,提出了轻型动力触探仪锤击数N10和压实度K的相关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旁压试验在黄土地区地基承载力现场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在西北黄土代表性区域陇西、关中、晋西等地进行的载荷试验、旁压试验以及静力触探等地基承载力现场测试,把旁压试验与其它原位测试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旁压试验与载荷试验的结果接近,还可以反映一定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强度的变化规律和地基处理后的有效影响深度。在进行黄土地区公路工程浅层地基承载力测试时,旁压试验可以取代载荷试验。  相似文献   

6.
无填料振冲法在粉细砂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榆林迁建机场跑道工程为背景,研究无填料振冲法在加固粉细砂地基中的应用。现场测试结果表明,经振冲处理后的地基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成倍增加,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压实系数有所增大,特别是加固后的桩体与桩间土的承载力和密实度等指标接近,说明加固后的场地地基均匀,能满足机场跑道地基的要求,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软基含水量高,承载能力差,路基稳定性差,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处理,提高软基承载力,以保证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为了验证强夯法在某高速公路软基加固处理效果,采取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进行检验,通过数据分析说明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参数处治后的路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通过选取试验路段验证施工方案,并通过试夯确定夯点布置、夯击能量和夯击次数等施工参数。通过采用静载荷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对强夯处治后的软基加固效果进行检测,并进行了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对各测点静载荷试验检测结果分析可知:该路段软基强夯后地基承载力为161.2kPa,变形模量平均值为13.22kPa,均满足设计要求。动力触探试验结果表明:三个测段地基承载力检测平均值分别为159kPa、165kPa和162kPa,均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周建斌  颜治平 《公路与汽运》2005,(3):129-131,158
搅拌桩加固是软土地基处理中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文中结合某快速干线研究段搅拌桩试验工程,采取轻型动力触探(N10)、钻孔抽芯和载荷板试验等方法进行了搅拌桩桩身检测,并对路基沉降和桩土应力比进行了跟踪分析。  相似文献   

9.
依托海南产业园项目,开展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及理论研究。首先依据规范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值,并依据CASE法承载力计算,得出桩基极限承载力测试理论值;然后给出地基土以及单桩试验检测参数值,对S-1、S-7、S-11、S-15、S-17、S-22等6根基桩进行试验研究;最后分析基桩在静载作用下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将理论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基桩的极限承力均满足要求;在基桩桩径相同,入土深度不同的情况下,基桩沉降量随入土深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桩基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CASE法计算桩基极限承载力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平板载荷试验测定地基承载力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少平 《公路》2002,(2):85-88
软土地基在经过处理,并经较长时间的超载预压后,其承载力在轻型触探无法准确测定的情况下。可采用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其静力特性。结合广肇高速公路的试验检测经验。对该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出发,选用潭邵高速公路工程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工点作为软土地基钻探取样与原位的试验点,利用灰色系统的理论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软土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轻型动力触探击数对承载力大小变化最为敏感,其次为软土的天然密度、压缩模量、粘聚力和塑性指数,而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相对较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何文勇  汤新福 《公路工程》2009,34(1):10-12,16
现有的规范对评价填方路基地基土承载力不够明确,公路填方路基属柔性基础,直接采用刚性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选择贵州已经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中典型的2段填土路基,通过室内土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获得地基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在参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和<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等的刚性基础承载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填方路基地基土承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路填方路基承载力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结合S245线K14 102.19~K25 640段软基处理的施工实例,介绍轻型触探在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观测结果表明根据轻型动力触探数据所确定的软基换填厚度能满足设计弯沉要求,达到了经济、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常聚友  王剑 《路基工程》2012,(3):100-102
首次对戈壁滩在建的兰(州)新(疆)高速铁路的玉门镇段的4.40 m厚不均匀圆砾土层路基,采用强夯地基处理,取夯锤直径2.50 m,,锤高0.70 m,锤重267.0 kN,提升高度大于10.00 m,强夯能量大于2 670 kN·m;点夯三遍,满夯两遍,强夯地基下沉量达0.27 m,改善了圆砾土的不均匀性,强夯地基强度明显提高;强夯结束15天后,采用动力触探、静载试验对强夯地基进行承载力检测,动力触探深度4.70 m,静载试验取钢质正方形承压板宽度2.20 m×2.20 m,最大荷载1 782.4 kN,检测影响深度达4.40 m,静载承载力特征值184 kPa,满足设计180 kPa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某机场为例,介绍利用动力触探与静载试验结果确定跑道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全过程。该法能有效反映地基土经强夯处理后的结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较准确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当前国内外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静力触探的工作原理及其划分情况;通过土层划分、土类定名、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及地基承载力、进行地基土液化情况判别以及测试地基土物理力学参数指标等,分析了上海软土地区采用静力触探测试技术在勘察中的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当前国内外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静力触探的工作原理及其划分情况;通过土层划分、土类定名、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及地基承载力、进行地基土液化情况判别以及测试地基土物理力学参数指标等,分析了上海软土地区采用静力触探测试技术在勘察中的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广东省怀集至三水公路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四搅四喷"施工方法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中与常规"两搅一喷"施工方法的软基处理效果的对比,通过轻型静力触探、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贯入、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等试验,阐明施工方法、土质等对水泥搅拌桩施工成桩质量的影响。在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根据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对本工程水泥搅拌桩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总结。  相似文献   

19.
孟长江 《路基工程》2009,(5):141-142
基于地基承载力计算中对非饱和土体中吸力的考虑,提出利用原状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结合Fredlund和包承纲等人提出的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公式,将其应用到郑州至武汉客运专线非饱和黏性土地基承载力计算中,对比载荷试验结果,说明了吸力在非饱和土地基承载力中的贡献,在实际工程设计施工中,应予考虑。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CFG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现场试验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高速公路软基试验段填砂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进行了现场试验,同时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复合地基桩土应力与土体沉降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现场实测路堤加载下的桩土应力比与静载试验测试的桩土应力比相差较大,数值计算的桩土应力与实测路堤加载下的桩土应力比较为吻合。目前采用静载试验确定路堤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不合适的,该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公路软基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