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竞争力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以及城市市民关心的话题。唐山作为一个历史悠久、资源较为丰富的传统型港口城市,在新一轮城市现代化竞争中已经展现诸多的弱势与不足。因此,唐山城市在今后发展中,务必要构建国际化、信息化、科学化、人性化的建设理念,努力从以下方面提升唐山城市的竞争能力:一是突出唐山城市特色,打造亮点,提升唐山城市魅力;二是加强城市管理现代化,提升唐山城市能力;三是抓好城市产业转型和建设,提升唐山城市实力;四是大力发展城市商业与旅游,提升唐山城市的活力;五是推动城市教育、人才和科技建设,提升唐山城市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依据,起到引领和统筹作用.结合珠海市地理气候特征,探索区级层面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思路,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并为类似地区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提供参考和借鉴.在编制斗门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首先分析了规划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识别重点建设方向,提出规划建设目标及指标体系;然后从规划区生态环境本底特征出发,强调海绵城市大系统构建,完善顶层设计,构建海绵城市水生态格局;最后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系统规划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等内容,科学、系统地引领指导斗门区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上半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公布了首批包含16个城市的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池州市入围。目前池州市编制完成了《池州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3年实施计划(2015~2017)》,计划建设水生态水安全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海绵城市系统、建筑小区系统、能力保障体系等五大类117个项目。其  相似文献   

4.
<正> 前言城市是人们进行商品生产、流通和生活的基地。城市道路网就是实现上述城市功能的基础设施之一。道路网不健全或不合理,势必影响整个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对城市经济发展不利。因此,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经济愈发达,相应的道路网亦愈完备。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近日表示,目前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部署,确定的目标核心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使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围绕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设目标进入新的绿色生态目标时代,更注重生态效益与城市环境效益。城市综合管廊上方的景观绿化设计作为城市主要带状空间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分析城市管廊带地面的现状问题和组成要素出发,提出建设生态性、景观性、地域性和功能性的四项原则。具体设计方法包括五点:首先要有与周边环境融合的总体设计;竖向设计要考虑功能与结构承载力;种植设计从本土品种选择、植物配置设计到新型立体绿化;新的种植基质、海绵城市等新技术等措施应用;进出风口等管廊附属设施自身的优化设计。通过对以上五个方面设计的探析,给未来城市管廊带地面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7):128-128
<正>中国水网研究显示,一线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高潮正在逐渐放缓,二、三线城市开始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快速建设阶段,我国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建设重心正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和延伸。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陕西省在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目前,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面,西安市已经形成一定的工程量,西咸新区、宝鸡、咸阳、延安等地也已启动工程建设;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西咸新区已取得初步成果,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并成为全国16个海绵城市试点之一。到2020年,陕西省要建成运营100 km以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在建500 km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为科学、全面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出台《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各地将依据试行办法中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6个方面的指标,对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对绩效评价与考核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瞒报、虚报等情况的城市予以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重庆海绵城市建设效果,通过分析、总结提出低影响开发的技术框架,并归纳出重庆地区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相应的改善策略。研究表明,重庆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个别项目定位不明确、海绵体绿地景观效果欠佳、集水有效性差、路面透水性能差、土壤换填效果差等;通过遵循山地城市特性、美化海绵体绿地景观、提升集水有效性、改进道路结构和材料、改善土壤换填可进一步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论文成果对后续海绵城市设计及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5):163-163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山东省将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各城市政府每年的公交建设专项资金不少于城市建设资金支出的5%;用5年时间,城区站点覆盖率要大于70%,使全省城市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舒适性有明显提高,公交出行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方式。济南、青岛等城市要在建设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并形成快速公交网络的基础上,尽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淄博、烟台等大城市要建设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中等城市要形成以大容量公交车为主体、基本覆盖全部城区的公交系统;小城市要逐步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2.
简述我国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从1958年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下的第1条管廊开始,经历了概念阶段、争议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规模化和创新阶段,进入了有序推进阶段。总结综合管廊的建设经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标准体系逐步建立、试点城市全面开花、PPP模式大放异彩、绿色建造有益探索、防水措施因地制宜、创新技术降本增效、预制装配初具规模、智慧技术重点应用、统一平台基本定型。指出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法规、标准等制度建设缺失、规划无序及建设混乱、运营管理制度缺失等,制约着管廊的建设发展。提出建议:1)要继续推动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特别是在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改、扩)建,以及在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建设综合管廊; 2)对已建的综合管廊要进行全面的运营条件评估,符合要求的要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顺利运营; 3)各级城市要修编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需要建设的要有序推进管廊建设; 4)大力关注管廊的运营管理,从法律法规、资质资格、专业人才等方面推动管廊的健康运行; 5)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在承德市开幕,论坛围绕"城市生态文明:复兴与转型"这一主题,以生态城市、生态修复、生态产业和生态文明为中心议题,从指标与标准。技术与工程、科学与实践、传承与创新等4个方面开展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有30位国际著名专家,百余位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和研究领域做出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上海城市建设行业内,说起位于马当路上的上海市市政工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上海改革发展过程中地位和作用,一定会给以高度的赞誉和评价。这是上海第一家作为承担政府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规模的需要在以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城市防洪工程规划与建设,都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主要表现在防洪堤的建设要人性化;城市滨水空间应创造有水特色的景观环境和适宜活动的空间;通过开辟公园水面解决城市排涝;发挥多种防洪设施共同作用,减少防洪堤工程规模;充分利用自然林木植被的滞洪作用,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实现防洪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发改委网站最近公布的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供水设施改造及节水设施建设,以及重点流域与区域污染治理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县城供水能力不足,等等;因此,2006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应向深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等方向努力.部分要点选摘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城市防洪工程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城市防洪规划则是搞好城市防洪建设和管理的前提和依据,它既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城市所在地区江河流域防洪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文风 《城市车辆》2007,(1):62-62
建设部近日发出通报,表彰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企业、文明线路、标兵、先进个人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正>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规划已制定完成。依据天津市城市发展战略及总体规划,西站地区城市副中心将依托交通枢纽的建设,主要发展金融、商业、贸易及信息产业,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西  相似文献   

20.
<正>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的有关要求,推进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通知提出了"以人为本、适度超前、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基本原则,明确要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充分论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合理确定建设时序,以遏制当前个别城市不从实际出发、盲目建设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