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人们常戏称没有经验的驾驶员为“马路杀手”,如今还有属于女性新手司机的新代名词——“女磨头”,意指女驾驶员尚处在驾驶的磨合期,这些驾驶员就是我们定义的“新手”。新手司机对道路情况的判断能力和对驾驶的反应都相对较差,有经验的驾驶员经常在道路上因为前方新手驾车而感到郁闷。  相似文献   

2.
一、胆汁质的人是“马路第一杀手” 人们往往更注重驾驶人的技术和对交通规则的遵守,而忽略了心理因素的作用,交通心理学研究显示,不同气质类型司机交通事故发生率不同,胆汁质的人被认为是“马路第一杀手”。  相似文献   

3.
开栏语     
《汽车与安全》2016,(1):114-114
地球人都知道开车是个熟练工种,一般人都觉得只要通过长时间摸索,不断积累经验,就可以驾驭好自己的爱车。其实,如果用错误的驾驶方法,养成不良的驾驶习惯,就可能成为“马路杀手”。掌握正确的驾驶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是减少交通事故,保证您和爱车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本刊开设《我爱开车》栏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开车莫斗气     
据《人民公安报》载: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11月该省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37起,导致668人死亡,4130人受伤。而在肇事原因中,行车时相互斗气、互不相让共导致111人死亡,同比上升约20%,并首次超过超速行驶,仅次于无证驾驶,在各类“马路杀手”中位列第二。  相似文献   

5.
《驾驶人心理》2007,(5):39-40
调查显示:不同气质类型司机交通事故发生率不同,胆汁质的人被认为是“马路第一杀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刘娟 《汽车与安全》2003,(12):60-6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有数十万起,其中死亡人数高达十万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几十亿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事故发生在夜间,除了疲劳驾驶这一杀手以外,由于外面车辆发出的强光,致使司机无法看清道路而发生的交通事故也是夜间行车的又一大杀手。要想降服“夜行杀手”,首先要了解“杀手”的“作案方式”。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安全》2008,(7):60-61
追求刺激或许是人类的天性。无论是从自身的体验,还是从电视上看汽车比赛,高速驾驶所带给人们的刺激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为此,很多司机在驾驶汽车的时候总是跃跃欲试,殊不知危险正在一步一步地靠近。据统计,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达12亿元。其中超速驾驶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10.2%。超速驾驶已成为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成为名副其实的“马路杀手”。  相似文献   

8.
郑舒 《专用汽车》2014,(6):44-45
一直以来城市渣土车问题不断,原本是光荣的城市建设者,而现在却成为人人谈之色变的“马路杀手”、“生命收割机”,而每天媒体网络上也都充斥着各种渣土车的负面新闻。  相似文献   

9.
美国保险业非营利机构——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车上打手机时,发生车祸的可能性是平时的4倍!在车上打手机已经成为诱发车祸的一个重要因素,手机正在成为一个新的“马路杀手”。  相似文献   

10.
车是拿来开的,不是用来撞的。95%的交通事故都来自于驾驶者的违章,如果是“马路杀手”,给辆坦克也没用。车子的主动安全性能才是安全的有效保证。良好的操控性和制动性,才会在危险时刻保住自己的性命。  相似文献   

11.
文龙 《汽车导购》2006,(4):86-87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自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相似文献   

12.
对机动车驾驶员来说,酒后驾驶是第一大禁忌.而令人痛心的是.因酒后驾驶而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却在我们身边屡屡上演。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超载、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发生的交通事故最为突出.被称为交通安全的“五大杀手“。据统计,近两年来,山东每年因酒后发生交通肇事案件500余起.死亡200余人。  相似文献   

13.
为遏制“马路杀手”把关的机动车检测站,在广东省的部分地区,却为部分问题车打开了方便之门。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两次对东莞、江门两家机动车检测站分别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这两家检测站存在虚假检测、检测走过场和假造检测结果等严重违法情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智能驾驶汽车的高速发展,L2级别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装车率也越来越高,L3级自动驾驶已逐步实现,而安全自动驾驶还尚未完全落地,当前正处于人机共驾阶段,尽管ADAS系统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但疲劳驾驶、分心驾驶和危险驾驶等交通安全“隐形杀手”仍长期存在,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生命安全,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能有效避免疲劳或者分心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已经成为避免事故和改善道路驾驶安全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驾驶员监测系统的测试评价方法,并总结了该系统的未来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5.
爆胎与疲劳驾驶、超速并列为道路交通的三大杀手.但由于爆胎的不可预见和难以控制.因此又被称为“头号杀手”和“隐形杀手”。目前,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在解决爆胎安全问题的技术上.只有少数几个厂家在这方面有专门的研究.比如采用特别加厚的轮胎内壁和安装在轮毂的电子警报系统向行驶者发出预警等.但这些技术虽然能对车辆爆胎问题起到一定的预防和预警作用,却都不能彻底解决爆胎后的车辆控制问题。所以.爆胎安全,一直又被称为汽车安全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16.
李丽娜 《驾驶园》2005,(9):15-16
近几年肇事的机动车驾驶员中三年以内驾龄的新手所占比重较高,社会上对驾驶培训学校进行了指责,认为肇事驾驶员的责任应追究到所培训的驾驶学校的舆论也频见于报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年71号令,增加了全国实行机动车驾驶员九选六考核项目,但实行近一年来,马路杀手并未因此而减少,九选六考试项目(取代了原先的路考)在实行中渐露不足之处,本人认为有必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7.
张俊川 《汽车运用》2009,(10):37-37
汽车流量的增加,道路上车流、人流的拥挤,导致车辆事故不断增加。于是,“车祸猛于虎”、“马路杀手”等描述车辆伤人的词语在各类报道中频频出现。遵守交通安全法、开好安全车、走好幸福路,是每个驾车者都明白的道理。然而,不少驾驶员面对川流不息的车辆、穿梭于道路上的行人和拥堵时长时间的等待,那种本该忌讳的急躁心情、侥幸心理,随着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18.
戴丽 《时代汽车》2012,(10):64-71
中国仅有的双层卧铺客车频繁惹祸,成为一个恐怖的“马路杀手”。 触目惊心 2012年8月26日,由于陕西延安的一次骇人听闻的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又引来对双层卧铺客车的热议。当日凌晨,包茂高速公路安塞段发生一起双层卧铺客车与运送甲醇货运车辆追尾碰撞交通事故,引发甲醇泄漏,导致客车起火,事故死亡人数超过36人。  相似文献   

19.
颜梅生 《驾驶园》2014,(11):48-49
<正>据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在2014年1—7月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由乱用远光灯引发的交通肇事案竟占总数的26%。这一惊人的数据表明:乱用远光灯无疑已经成为"马路杀手",也足以让驾驶员们引以为戒。致人损害,只因不会变光【案例】2014年3月13日晚,胡晓倩驾驶小轿车在公路上飞速行  相似文献   

20.
万事开头难,开车当然也不例外。相信每一位驾驶员都经历过初次上路的忐忑不安,眼盯前方,双手紧握转向盘,身体僵直前倾,远离前车,缓慢前行,起步停车或遇到坡路和堵车时经常熄火等等,这些都是新手的写照,只要稍加留意很容易辨认。客观地讲,新手的确影响了车流速度,也造成了一些事故隐患,很多人给新手冠以“马路杀手”的称谓。于是一些很有“自知之明”的新手为了取得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