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公路》2004,(5):108-108
近日,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交通标志设置规范》通过交通部公路司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认为,《公路交通标志设置规范》的制定,克服了目前公路标志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指示不清、指示中断、缺乏连贯性,易使道路使用者迷失方向以及对道路使用者的服务不周等方面的弊端。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编写组在对全国范围内公路交通标志设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制定出了符合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交通标志设置规范公路交通标志设置规范通过评审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生活节奏的加快……等等一系列的社会与物质的因素,使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在"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评价,也就是在产品设计中常提到的人性化设计问题。这也就是人机工程学问题,一个好的产品,绝对是一个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产品,只有把人-机有效的结合起来,才来发挥人的最大能动性和机械的最大使用性。  相似文献   

3.
李洋 《公路》2013,(1):265-268
随着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交通标志作为面向驾车人员提供信息的载体,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分析了塔中山区公路交通标志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参考国内外关于山区公路交通标志设置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山区公路的特点,从人-车-路(环境)组成的道路交通系统出发,研究了驾驶人、车辆以及山区公路的交通环境(重点分析了山区公路小半径弯道、长大坡以及异常天气)对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驾驶人信息需求的交通标志设置的要求。即提供整体性和预警性信息;弯道处实行大小车辆区别限速;长大坡路段交通标志的设置思路。并结合实际,论证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因技术和法规等因素限制,智能汽车短时间内难以实现L1级到L5级的快速跨越,人机共驾将长期存在;基于触觉引导的人机共享控制技术为L2级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提供了有效的人机共享控制途径。通过综述国内外车辆人机共享控制技术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基于触觉引导的车道保持、换道、避撞、倒车辅助等人机共享控制在路径规划、意图决策和权限分配转移等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人机冲突进而导致车辆稳定性降低、行车安全性变差和驾驶员操作舒适度与自由度恶化等关键问题。同时针对人机共享控制中固有的驾驶人风格及认知差异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明确人机共享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人机冲突产生的机理。提出未来应在大量仿真或实测行车数据的基础上不断迭代优化智能系统,提高智能控制系统对行车环境和驾驶人状态识别的精准度,从而合理分配人机共享控制权重,有效解决人机冲突、车辆稳定性、行车安全性、驾驶员操作舒适性和自由度等问题。基于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自适应性触觉引导共享控制器、权重分配共享控制器、基于神经肌肉反应共享控制器及基于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共享控制器等将是智能汽车人机共享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袁泉 《上海汽车》1999,(3):42-44
人机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汽车人机系统的智能安全化。在阐述人机结合的特点,方式和重要性的基础上,研究汽车系统中的人机结合,分析了汽车的人机关系和人机界面的特点。对汽车中人机结合的方式和人机功能的分配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机联合智能化诊断的要想,以期实现汽车系统的智能安全化。  相似文献   

6.
在汽车研发项目中,人机工程相关的问题一般涉及系统比较多且更改成本很高,因此提早人机工程性能的验证时间可以有效缩短项目研发周期。文章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人机工程开发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通过头戴显示器式虚拟现实设备结合人机台架来对整车环境进行模拟,利用光学追踪软件增加虚拟环境的真实性以及记录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7.
面向人机共驾车辆的驾驶人风险感知是接管时正确应激反应和操作的前提,是交通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分析了人机共驾车辆驾驶人风险感知概念及其特性;从驾驶人特性、自动驾驶系统、驾驶情景这3个方面分析了人机共驾车辆驾驶人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从驾驶行为表现、接管绩效和主观评价这3个方面对人机共驾车辆驾驶人风险感知衡量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内部人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机工程学的普遍方法应用于汽车这一-特殊人机系统,是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人机工程学以解决主观评价问题的尝试,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汽车设计中的尝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析道路交通标志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所述项目是交通部对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进行修定的试验段工程。项目实施中,对集镇段入口、平面交叉口的常用交通标志的适用范围和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增强了标志的适应性和关联性。对在同一地点的小型标志进行了组合设计,其设置更为美观、经济。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相关理念已吸收到安徽省地方标准《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技术规范》(DB 34/T812-2008)中。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机工效学的交通标志有效性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标志与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人机系统。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给出了驾驶员认知模型框架,分析了人机系统中影响驾驶员认知的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运用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对交通标志信息作用于驾驶员的过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将驾驶员的认知过程分为4个状态——觉察、识读、决策、操作,阐述了各状态在人机系统中的相互关系;解析了4个状态中驾驶员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大量的问卷调查,根据驾驶员信息处理状态间的转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从人机工程学角度提取并建立了评价交通标志有效性的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可为交通标志的合理设计、设置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车、路三维互动仿真技术,研究并开发了道路交通标志三维虚拟仿真评价系统,能再现实际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认性和设置效果,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相结合的模拟评价方法,达到对交通标志系统进行优化改造的目的。该系统主要包括:驾驶员功能模块、车辆模型生成及类型选取模块和三维路网及场景构建模块。解决了评价交通标志系统时所存在的静态测试不足和动态测试工作繁重等问题,为道路交通标志系统的前期设计和后期优化改造等工作提供了直观、可靠的在线仿真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12.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定利用跨越公路的设施悬挂非公路标志的需要向公路管理机构申请,出具技术评价报告。本文针对非公路标志设置的关键指标参数展开研究,从交通安全、结构安全两方面入手,基于人机工程学与结构学理论,提出了柱式结构非公路标志指引方法以及与交通标志的设置间距;高耸式结构非公路标志的版面要求、结构设计要求等关键指标的控制技术要求。本研究成果可为非公路标志的技术评价及公路管理机构行政审批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各大车企均采用的一种乘员舒适性评价验证手段人机验证模型(Seating Buck)进行研究。对相关产品调研和学习,确定可调式人机验证模型的研究方向。通过确定控制条件、模型制作等手段,完成可调式人机验证模型的方案设计和制作,使得产品在设计初期便具备合理的人机空间设计指标。研究重点是确定人机验证模型的调整方案,需要充分分析对标数据,参考对应项目的市场定位,理解对产品性能最有影响的尺寸参数,同时考虑机构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4.
驾乘舒适性是对摩托车产品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人机工程学在摩托车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驾乘体验水平,本文主要记述了人体参数在摩托车设计中与人机工程学结合运用的情况,方便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借鉴。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目前新改建公路交通标志标线存在的问题,并在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规范新改建公路标志标线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智能汽车人机协同决策是指驾驶人与驾驶自动化系统之间进行信息共享、交互和协同决策的过程,其对于提升智能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人机协同决策技术在当下文献研究中碎片化且缺乏相关综述研究的现状,介绍了智能汽车人机协同决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首先,基于对人机协同驾驶领域研究现状的梳理,从驾驶权限和人机交互2个维度对人机协同决策方法进行分类,前者包含以人为主、人机驾驶权限切换和以机为主的3种决策方式,后者包含人机直接交互和人机间接交互2种决策形式。进一步根据智驾系统中人机协同决策的层级差异,将人机协同决策技术分为人机协同行为决策、人机协同运动规划两大关键技术。前者可分为仲裁驾驶权限、协调驾驶意图和人类在环学习3类,后者可分为人机协同的路径规划和轨迹规划2类。最后,对智能汽车人机协同决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通过梳理总结认为:智能汽车人机协同决策技术的发展不仅局限于决策层面,也依赖于上下游共同的技术进步,且多模态人机界面和深度强化学习等技术将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人机协同决策技术将依托新型决策意图传导技术与大语言模型步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汽车人机工程学作为涉及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指标,已经成为评价汽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完善的人体数据库是搭建三维人体模型和分析人机工程学性能的基础。文章着重介绍了汽车人机工程学分析软件RAMSIS中有关人体尺寸数据库的研究结果及建立方法,基于我国人体数据库的现状以及相关的国内和国际标准化参考标准,提出了建立人体数据库的要求,为完善和更新不同国籍的RAMSIS数据库,提出了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8.
在借鉴了轿车、客车的人机布置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些适用于旅游观光车人机布置的设计方法。详细深入地分析了旅游观光车与一般轿车在人机布置中的相同与不同,对驾驶员和乘客座椅的布置、乘客视野的校核、上下车方便性、坐椅扶手和车位护栏等方面进行设计。本套人机布置方法充分考虑了游览观光的功能,在满足由外向内的布置约束的前提下,最大程度追求乘坐舒适性和视野开阔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驾驶模拟器要求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同时要满足虚拟环境沉浸、交互和构想的特征,所以在整体开发的过程中,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场景系统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原有汽车驾驶模拟器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其所存在的缺陷,运用人机工程学及先进的建模软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设计了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穿村镇公路由于警告标志设置不当而造成的交通安全问题,以北京琉辛路密云县不老屯路段为例,根据驾驶员离散驾驶行为理论和心生理特性,研究穿村镇公路警告标志的前置距离,获得在限速60 km/h的穿村镇公路上,预告需要采取停车措施通过危险地点的警告标志的前置距离应在70~90 m之间的结论,并利用模拟驾驶实验测得驾驶员的心生理数据加以验证。认为细化警告标志的设置位置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导驾驶员的驾驶,避免因为信息遗漏和误导造成的驾驶误操作,为穿村镇公路交通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