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年冻土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金钊  汪双杰  台电仓 《公路》2005,(2):124-127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裂缝是青藏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破坏类型,沥青混合 料设计首先应考虑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其次是抗冻水稳性、抗老化性能和疲劳耐久性,高温性能是较 次要的。矿料选择时,需要考虑矿料的强度、抗冻性、级配和酸碱性,对于酸性矿料,应适当添加抗剥落剂,使集料与 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沥青用量、温度控制、保温措施、接缝和施工季节等, 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粗集料粒径对路面碾压混凝土施工性能及路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及路面铺筑试验,考察粗集料粒径对路面碾压混凝土施工性能及路面质量的影响,进行不同粗集料粒径的碾压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技术经济分析,研究提出高等级公路碾压混凝土路面对粗集料粒径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沥青路面整治工程中新旧路面层间联结层提出室内复合试件的成型方法,并通过对影响新旧路面联结层材料的不同集料关键指标及不同沥青胶结料类型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集料粒径规格、不同集料岩性、不同集料处理方式及不同沥青胶结料类型的联结层均随温度的升高,其抗剪强度均呈降低趋势,体现了联结层材料对温度有较强的敏感性,并且联结层所选的集料粒径规格为4.75~9.5 mm、黏附性等级越高、沥青胶结料为SBS改性沥青,其联结层的抗剪强度最优。  相似文献   

4.
路面集料加工和管理存在着较大问题,导致沥青路面质量相对不高,容易出现病害.以太澳高速公路AC20C、SMA - 13用集料为例,进行集料生产、调试再生产、配合比设计、路面性能等跟踪,提出集料加工工艺、集料加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按沥青路面坡道受力的特点,从矿料级配的类型、沥青用量、集料规格、沥青粘度几方面分析,提出用间断级配的矿料修补日常养护中坡道路面的坑槽,拥包等,提高养护质量。  相似文献   

6.
铁矿尾矿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铁矿尾矿料的试验分析和在等级公路路面基层的应用实践,研究了铁矿尾矿料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特性,提出了利用尾矿料作基层集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碎生产再生集料,再用沥青对再生集料进行稳定,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基层,从而实现旧水泥混凝土的再生利用。试验证明,沥青稳定再生集料混合料与沥青稳定新集料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相差不大,再生集料可以用于沥青稳定集料混合料。水泥混凝土破碎而得的旧集料通过再生用于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是合适的,能够胜任道路基层的一系列要求。  相似文献   

8.
李华 《公路》1990,(2):19-24
一、前言近几年来,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较快,对材料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对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材料包括水泥、粗细集料、外掺剂、填缝料等,其中水泥是基本和主要成分,用量很大,专供路面使用的水泥有待开发;外掺剂是水泥混凝土五大组分之一,使用外掺剂已被公认为是提高水泥混凝土强度、改善和易性、节约水泥的有效途径,但在路面工程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应用很少;填缝料则是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正常使用的重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除对材料、混合料进行质量检测,并验证其是否达到相应要求外,最重要的是对各工序的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控制。文章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集料、沥青结合料、混合料与竣工路面以及施工的各个工序的质量管理与检测,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碎改造,可通过对旧板块轧制加工获取再生集料用于水稳基层。从水稳基层的性能要求出发,对相同试验条件下全天然集料、全再生集料及再生料(0.6 mm以下天然料替代)3种方案的混合料性能进行试验比较,分析其力学特性及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集料能够符合基层施工的质量要求,稳定混合料性能满足工程路用要求,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集料质量是保证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建立健全集料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集料质量是建设过硬质量的公路工程基础保障。通过对连霍高速洛三段改扩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集料管理制度的应用,从源头把控,注重过程抽检,结合现场施工实践,论述了集料管理制度在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细粒式露石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石混凝土路面除具有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高、稳定性好以及耐久性好等优点外,还具有降噪、提高路面抗滑力及耐久性等优良特性。该文在考虑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兼顾路面抗滑性及降噪性,针对粗集料类型、颗粒大小、级配以及缓凝剂类型、用量、浓度等进行露石混凝土路面关键技术研究;并通过混凝土贯入阻力确定路面最佳刷洗时间。结果表明:路面最佳刷洗时间为混凝土贯入阻力在100 MPa左右,且养生时间不超过30d;露石路面最大集料粒径宜为13mm,且13.2~9.5 mm之间粗集料含量应占集料总质量的30%~40%。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是中国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类型,车辙病害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分析沥青路面车辙影响因素及其程度,该文针对不同沥青混合料类型、不同路面构造类型进行了室内车辙试验,影响因素包括结合料类型、集料级配类型、最大粒径、上下面层混合料类型等。试验结果表明:沥青针入度、集料级配、沥青混合料物理性能对沥青混合料抗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比较接近,防治沥青路面车辙需要从沥青材料、矿料级配和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等方面采取综合处置措施。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对沥青路面结构整体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大于下面层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在沥青路面产生的永久变形(车辙)中,上面层混合料仍具有重要影响,但下面层混合料的影响程度上升。因此,在进行路面抗车辙能力设计时,既要考虑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又要考虑路面结构组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辉绿岩SMA配合比的设计、试验、施工工艺、路面质量进行研究,分析辉绿岩集料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SMA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并结合其在实际路面的应用及施工后的质量检测,证明辉绿岩用作SMA集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集料的构成、棱角和表面纹理等形状特征,对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棱角和形状会影响集料之间的嵌挤锁结,造成路面车辙。集料粗糙的表面纹理减少了疲劳裂缝,提高了集料和胶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该文运用集料成像系统(AIMS),分析了3种不同料源集料的形状特征,研究形状特性在HMA设计和力学性能上的影响,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HMA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集料虽在矿物组成上存在差异,但仍具有相似的形状特征;集料表面越粗糙,混合料抗疲劳性能越好;集料棱角性和表面纹理越好,混合料越不易发生集料离析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京台高速公路山东德州段路面维修工程,研究了采用二灰碎石铣刨料做路面刚性基层材料的问题。室内试验研究了二灰碎石再生集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二灰碎石再生集料基本满足高速公路基层骨料的质量标准。以二灰碎石再生集料作为骨料,进行水泥混凝土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并试验研究了二灰碎石再生集料刚性基层材料的力学特性、疲劳特性、收缩特性和材料耐久性。研究认为,二灰碎石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良好,可以做沥青路面基层。试验路段经3年的运营,路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矿料间隙率作为沥青混合料主要体积指标之一,对沥青混合料合理的体积组成设计及优良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查阅、汇总和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矿料间隙率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最小值标准的发展历程及其与沥青膜厚的关系进行了综述。认为基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现有矿料间隙率最小值标准不太合理,今后应对集料特性、集料级配组成以及沥青膜厚与矿料间隙率的相互关系开展进一步研究,并应结合实体工程路面混合料的性能,建立更加合理的矿料间隙率标准或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集料破碎率指标,评价了SMA路面不同取料工艺和翻松设备对原路面旧料级配的影响。首先,对施工前期旧料评价时所采用的钻芯和整取两种取样工艺造成集料破碎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对施工过程中翻松设备对再生车道边部和中间两个位置造成的集料破碎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铣刨和耙松两种翻松设备造成的集料破碎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整块取样较钻芯取样方式对集料的破碎相对较小,翻松设备对边部位置的集料破碎相对中间位置严重,不同的工艺对集料的破碎率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杨三强  黄士周 《中外公路》2019,39(2):236-239
为快速解决与修补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的麻面、龟裂等问题,采用高黏性改性沥青和碎石为原材料制成的新型路面养护薄层修补料修补路面,不仅高效快速而且不会对交通造成任何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方案1的总体性能优于其他方案,聚合物改性沥青薄层修补料所用的改性沥青采用方案1的配比设计,研究得出集料采用S12、S14级配碎石;通过薄层修补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可知,经薄层修补料处理过路面相对于原路面在平整度、构造深度、摩擦系数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改善与提高;对薄层修补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可知,薄层修补料结构层与原路面结合良好,黏结紧密,构成了完整的一体结构,薄层修补料与沥青混合料路面的黏结力平均值为5MPa;使用探地雷达对路面进行探测可知,薄层修补料与原沥青混合料路面挤嵌良好,形成了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火山灰路面基层路用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解决火山灰分布地区道路工程中传统路面基层原材料的短缺问题,依据火山灰材料的颗粒组成及化学成分,将其用作路面基层的集料、结合料。对不同配合比的火山灰路面基层混合料进行不同龄期的强度、抗收缩性能、抗冻性能及抗疲劳性能试验,通过和二灰碎石及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的比较来确定火山灰路面基层的控制参数。同时对不同龄期的火山灰路面基层混合料进行XRD测试,结合测试结果分析火山灰稳定基层的反应机理。路用性能试验和反应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火山灰路面基层是一种有潜力的基层材料,火山灰混合料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可用于指导火山灰材料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