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公路》2005,(6):193-193
近日,由交通等部门共同建设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全面完工,一条世界上最长的穿越流动沙漠的绿色走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公路两侧,是由沙拐枣、梭梭等沙漠植物构成的436km长的绿色走廊。  相似文献   

2.
《公路》2004,(1):135-135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将再兴建一条新的公路 ,从沙漠南缘的和田北上 ,连接新建的绿洲城市阿拉尔以及南疆城市阿克苏。据悉 ,目前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勘察设计 ,该公路力争在 2 0 0 4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2 0 0 5年正式开工建设。这条沙漠公路的建设 ,将有利于全国重点扶贫地区和田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进步 ,有利于南疆各种资源的尽快开发 ,同时也会带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关团场的建设和发展新疆再建一条沙漠公路  相似文献   

3.
《中外公路》2007,27(4):78-78
2007年8月1日,随着最后一段沥青路面铺就,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新疆第二条沙漠公路——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沥青路面全线贯通,预计10月1日正式通车。  相似文献   

4.
总投资4600万元的新疆第二条沙漠公路——和田至阿拉尔沙漠公路养护站、收费站、服务区配套工程现已全面启动,同时,投资600万元的沿路移动通讯站已经竣工,在“死亡之海”建立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据了解,在沙漠腹地修建养护站、服务区和通信站在世界沙漠公路建设史上尚属首次,标志着我国沙漠筑路研究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6):139-139
新疆正在建设第二条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等级公路和田-阿拉尔沙漠公路。  相似文献   

6.
《中外公路》2008,28(4)
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于2007年11月正式通车的新疆第二条沙漠公路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2008年9月1日起开收过往车辆通行费。  相似文献   

7.
《公路》2003,(12)
世界上第一条建设在沙漠中的人工“绿色长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项目 ,日前顺利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这条南北纵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绿色走廊将在两年后展现在世人面前。新疆塔里木沙漠公路南北贯通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是南北疆运输的交通命脉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项目的实施 ,对确保沙漠公路的畅通和安全运行有着积极意义 ,兼具防沙治沙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工程建成后可为我国开发沙漠资源、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屏障 ,并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沙漠绿色走廊。据悉 ,该工程总投资约 2…  相似文献   

8.
《公路》2005,(6):38-38
2005年6月1日,新疆和田地区各族人民载歌载舞,喜迎新疆第二条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等级公路——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开建。  相似文献   

9.
<正>因受寒冬影响,于去年冬季停工建设的新疆第二条沙漠公路——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4月上旬又重新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0月可建成通车。截至去年年底,这条沙漠路基已全线贯通,铺设沥青面层308km,完成防沙工程60%,累计完成投资6.1亿元,占工程概算的75%。本次复工后,施工单位将全线摊铺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10.
沙漠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卫星  李元  韩广华 《公路》2007,(12):115-118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新疆第二条沙漠公路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的特点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情况,对阿和沙漠公路的标志、标线、护栏、景观带及平面交叉口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在沙漠公路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立限速标志牌,提醒司机控制车速,谨慎驾驶;增设景观带,缓解司机的视觉疲劳,改善心情,提高行车安全性;改变部分标志牌颜色,增强警示作用;设置纵坡预告标志和下坡标志,提供纵坡信息;设置柱式轮廓标,方便司机确认行驶区域;对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交通安全工程设计及交叉口渠化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自治区沿黄一级公路树林召-独贵塔拉段绿化设计为范例,探索了沙区公路绿色景观营造理念,详细阐述了沙漠公路绿化设计的原则与目标,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适宜栽植的主要植物种类,为沙漠地区路基绿色景观的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沙漠公路气候特点,结合几条沙漠公路水泥稳定土路面结构层养生方法的实践,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经济合理的养生技术.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新疆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所处的和田河下游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进行区域性公路病害分析,提出公路病害防治对策研究,为公路安全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沙漠地区高速公路风积沙路基压实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国乃至世界在沙漠公路的设计、施工、试验、检测等方面没有较为全面的规程和规范,以指导沙漠路基的施工。本文结合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在室内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榆靖沙漠高速公路、陕蒙沙漠高速公路(半幅)及靖王高速公路(沙漠段)试验路及大型室内试槽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沙漠地区风积沙路基施工压实工艺、方法、压路机的参数等。该研究成果已在陕西几条沙漠高速公路上得到应用,解决了沙漠路基诸多技术难题,为国内沙漠地区公路路基施工规范的编写积累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中国公路沙漠综合状态指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行中国公路沙漠自然区划研究,选取沙丘高度、风沙强度、植被覆盖度、气温年较差4个自然因子来综合量化公路沙漠综合自然指数。基于数字高程数据、气象数据以及SPOT/VEGE-TATION NDVI遥感数据,调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地统计分析等功能,计算了4因子的值,并根据各因子的权重,计算了公路沙漠综合自然指数,并论述了公路沙漠综合自然指数的空间分异性。  相似文献   

16.
蒋秋林 《摩托车》2007,(5):35-38
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平均海拔780~1300m,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东西长约1000km,南北宽约400km。塔克拉玛干又称"死亡之海",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也是世界上最为干旱的地区之一,维吾尔语译为"进去出不来"。和田河由南向北流经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再注入北部的塔里木河,在沙漠中形成一条全长450km的绿色长廊,是连接沙漠南北的捷径通道。新疆车手蒋秋林只身沿和田河纵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经历了沙尘暴、陷车、缺水等意想不到的磨难后,深切地领悟了"死亡之海"的真谛,领略了大漠绿洲蕴藏的无穷奥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路沙漠自然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满足公路工程建设的多样性、层次性需求,揭示沙漠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进行中国公路沙漠自然区划。结合沙漠地区公路建设及区域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基于一般区划原则,提出了采用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相结合、主导指标和辅助指标相结合的公路沙漠自然区划方法。形成了以沙漠综合状态指数为主要指标;以沙丘高度、风沙强度、植被覆盖和气温年较差等自然环境要素为辅助指标的公路沙漠区划指标体系。制定了中国公路沙漠自然区划的分区方案,并采用地理位置 强度 名称的3段命名方法,将中国公路沙漠区划为3个区:东部弱中强度影响区,中部中强强度影响区,西部中弱强度影响区,进而得出中国公路沙漠自然区划图。  相似文献   

18.
沙漠公路景观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漠地区景观单调,容易使旅客和司机感到厌烦,使司机产生急躁情绪,成为交通事故的隐患。本文从观察心理和人对景观的反映角度出发,根据沙漠公路景观评价的特点,采用了模糊评价方法,选定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公路景观,景观的美观性与协调性,景观变化的节律性、连续性作为评价因子,确定了沙漠公路景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权重分配矩阵及模糊评判矩阵,并用视觉分析对模糊评价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通过4条沙漠公路(塔-且沙漠公路、轮台-民丰沙漠公路、G218铁干里克-若羌、塔1-塔4)的视觉评价分析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一致,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风沙对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洪烈 《公路》2006,(2):77-79
在沙漠地区筑路,其自然条件、施工工艺与一般地区有很大的差异,风沙影响增加了工程造价,但现行计价依据中未考虑风沙对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十一五”期间及今后将会新建、改建多条沙漠公路,有必要对风沙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通过对沙漠地区筑路技术及工艺叙述,分析了风沙对人、机械、工程施工、工程实体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测算沙漠地区筑路工程定额、增加风沙地区筑路费用定额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6年3月1日,2006中坤环塔汽车摩托车越野赛全国推介会(北京站)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行。从这次会议上获悉,即将在祖国大西北举行的这项越野赛事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等单位主办、新疆中坤汽车摩托车俱乐部等单位承办的,整个赛程将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全程约4500公里~5000公里,共分7个赛段,赛段类型包含了沙石路、沙漠公路、沙漠腹地、戈壁滩,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越野赛事。据悉,这次越野赛将在5月1日正式开始.参赛车手将由乌鲁木齐出发,经库尔勒、若羌、且末、民丰、和田,穿过和田河到达阿克苏,最后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