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玲 《国外舰船工程》2001,(2):47-48,F003
深弹作为传统的反潜武器,在现代和未来反潜战中是其他武器所不能取代的,不仅要研制适用的新型深弹武器,同时还应对现有的深弹武器功能进行开发,对深弹武器的发展及在反潜战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着重途径了深弹武器拦截鱼雷和掠海飞行导弹的新用途。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空潜对抗中潜艇的生存能力,从航空反潜作战流程和反潜鱼雷攻潜特点入手,分析了潜艇对抗反潜鱼雷所需的能力。从潜艇对反潜飞机的探测和攻击,潜艇对鱼雷的快速报警、对抗器材的快速发射、对抗器材的尺度模拟、对抗器材的软硬综合对抗等方面,探讨了潜艇对抗航空反潜鱼雷的关键技术实现途径,对提高我潜艇防御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鱼雷武器远程精确打击导引模式和技术架构初步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远程精确打击是潜艇使用鱼雷武器攻击肮母编队、大型水面舰艇编队的主要作战模式。本文以远程反舰重型鱼雷武器为背景对鱼雷武器导引模式和技术的框架思路、关键技术、数据融合方法和环境进行了初步探索。利用鱼雷导引数据综合处理装置。建立立足于鱼雷武器的鱼雷导引数据处理体制,强化与舰船作战指控装置间的目标信息沟通、充分利用作战体系、潜艇平台、鱼雷的探测数据进行目标运动分析,从而提高鱼雷武器对目标远程感知和跟踪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鱼雷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性能和协同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前水面舰反潜鱼雷攻击潜艇的发现概率计算方法主要考虑理想状态下的发射时刻敌我态势、鱼雷武器性能和预设定参数等信息,在实际作战中对指挥员进行指挥决策的参考价值不高,不能起到辅助决策的效果。大数据分析计算能够找出各种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和规律性,进而预测不同条件下水面舰使用反潜鱼雷攻击潜艇时的发现概率,从而提高辅助决策的科学性,论文分析了使用大数据分析算法对水面舰反潜武器系统发现概率进行计算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困难,并对计算模型的构建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了 2 1世纪的海上战争特点和潜艇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的基础上 ,对潜艇作战对导弹武器的种类及其主要技战术性能的需求进行了探讨 ,认为对陆攻击导弹、反舰导弹、反潜导弹和防空导弹将成为潜艇未来武器装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潜艇未来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对导弹武器的技战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法国麦屈拉防御公司与意大利奥托、梅腊拉公司共同制订了一项计划,拟联合研制一种从舰艇上发射的火箭助飞鱼雷。这种能在空中飞行的鱼雷,又能在水下潜航的导弹,也有人称之为反潜火箭或反潜导弹。它是从水下摧毁水面舰艇、潜艇以及其他水下目标最有效武器之一。巡航式火箭助飞鱼雷是由自导鱼雷、空气动力运载器、助推发动机和自动控制发射器四个重要部分组成。计划将采用先进的制导系统、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增加发动机功率,以增大导弹的射程,缩短导弹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改进控制弹导能力等,以提高鱼雷的  相似文献   

7.
核潜艇以核反应堆作为推进动力源,可长期潜伏在水中活动,具有比常规动力潜艇远为优越的作战性能和更为广阔的活动范围;核潜艇装备导弹等多种武器,既能完成反潜、反舰和对陆上目标实施攻击等多种使命,又具有陆基战略武器无法比拟的“第二核打击力量”的优点。中国海军于1958年决定研制核潜艇,到1988年,先后研制成功鱼雷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这是中国舰艇研制和建造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8.
火箭深弹是二战时期出现的、将推进火箭与深水炸弹结合为一体的舰载攻潜武器,它的问世将水面舰艇的攻潜作战距离由上百米扩大至数千米,直到战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各国海军舰艇广泛装备的反潜武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具有更大攻潜距离和精确攻击能力的舰载反潜鱼雷以及反潜导弹的发展,美、英等西方国家海军转以自导鱼雷和反潜导弹作为舰载攻潜武器,不再为舰艇配备火箭深弹系统。  相似文献   

9.
潜艇根据动力类型分为常规和核动力两种。常规动力潜艇以柴油机和蓄电池组为动力,噪音较小,隐蔽性较高,但水下潜伏时间较短;核潜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可长期潜伏水下活动,具有比常规动力潜艇更优越的作战性能和更广阔的活动范围。在作战使用上,潜艇可分为战略导弹潜艇和战术攻击潜艇。前者以弹道导弹为武器,主要用以打击敌方的战略后方目标;后者以鱼雷和巡航导弹为武器,主要实施海上反潜、反舰作战,也可攻击沿岸的陆上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美国“海长矛”反潜战远程武器运载器的设计和研制。“海长矛”是封装式的武器系统,可发射导弹和鱼雷,也可以发射深水炸弹。当“海长矛”导弹从水下攻占型潜艇发射时,装有导弹的运载器无控地浮至水面,出水,头盖打开,导弹与运载器分离,进入水中,寻找目标。运载器是带有夹层结构的用石墨纤维湿缠绕的圆筒,分三个组成部分:圆筒,前盖和后盖。运载器可以保护导弹免受自然环境和外界感应因素的影响,它能承受在潜艇上贮存和发射时的冲击载菏。运载器前盖上装行出水传感器。后盖与圆筒的连接设计独特,生产过程简单,成本低。  相似文献   

11.
由直升机、反潜火箭、海上巡逻机发射的轻型鱼雷以及有线制导的重型鱼雷对潜艇造成了一系列威胁。越来越多的鱼雷正采用高尖端的反对抗措施,以提高其推进系统,使航速能达到60kn。同时。为增加续航力而提高能量储备。采们这些措施是为了使鱼雷能对抗软杀伤拦截武器,同时使其对指定的目标保持攻击力。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鱼雷正变得越来越安静,这就使对其探测变得更加困难,从而缩短了被攻击方的探测范围和反应时间。近程空投的轻型鱼雷也大大减少了潜艇可利用的反应时间。所以,对潜艇来说,必须有一种行之有效的鱼雷防御系统来解决探测的局限性和近程武器防御问题。  相似文献   

12.
携带一定数量直升机的大型水面舰船在进行航空反潜战时可能遭遇对方潜艇对舰导弹的攻击,为保卫本舰安全,需要配置防空反导武器.本文讨论大型水面舰船航空反潜及防空反导武器的优化配置及作战效能,并期望引起相关人士对大型水面舰船发展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潜艇先进武器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迎接各种新的挑战和任务,当今和未来的潜艇不仅需要先进的传感器,而且需要一种更适宜的武器装备。非核动力潜艇的主要武器当前仍然是鱼雷、重型潜一舰导弹和专用的巡航导弹,这些成熟、高效的武器,使潜艇能隐蔽地从海洋深处打击对手,巩固了潜艇的战术重要性。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似乎不会有任何根本性的改变。为了使潜艇能应对冷战后的新任务,新型武器系统正被提出:一种是IDAS,用于对抗反潜直升机和精确打击水面目标、海岸目标的轻型光纤链导弹;另一种是MURAENA,由潜艇升降装置升降的小口径自动炮系统,可用于对抗恐怖份子。  相似文献   

14.
据外刊报道 ,英国海军正在制订一项多方面的工程改进和技术现代化计划 ,旨在为英国核攻击潜艇最终装备战术型“战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铺平道路。英国和美国进行的可行性研究已就用鱼雷管发射封藏式战术“战斧”导弹技术达成了共识。与此同时 ,英国还将引入战术“战斧”武器控制系统 ,以适应英国“战斧”导弹在其寿命周期内的技术现代化要求。英国战斧导弹向战术型转向对保持皇家海军战斧武器计划的长期生命力是至关重要的。按照皇家海军的战斧武器计划 ,一些核攻击潜艇正在进行改型 ,以便用现有的鱼雷发射管发射BlockⅢC型战斧对地攻…  相似文献   

15.
潜艇根据动力类型分为常规和核动力两种。常规动力潜艇以柴油机和蓄电池组为动力,噪音较小,隐蔽性较高,但水下潜伏时间较短;核潜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可长期潜伏水下活动,具有比常规动力潜艇更优越的作战性能和更广阔的活动范围。在作战使用上,潜艇可分为战略导弹潜艇和战术攻击潜艇。前者以弹道导弹为武器,主要用以打击敌方的战略后方目标;后者以鱼雷和巡航导弹为武器,主要实施海上反潜、反舰作战,也可攻击沿岸的陆上目标。受苏联海军的影响,中国从建国起就极为重视潜艇部队的建设。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海军刚组建就制订了“以海军航空兵、…  相似文献   

16.
水中探测技术涉及声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等多学科和专业,它是造船电子行业重要组成部分。以水声探测技术为主的水声装备是我国海军水下作战的重要耳目,它是水下目标探测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水中兵器制导的主要手段。水声装备遍及水面、水下和空中立体空间,广泛应用于航母、水面反潜舰艇、潜艇,猎雷扫雷舰艇、反潜飞机及鱼雷、水雷,成为现代海战中的反潜战、水雷战、水  相似文献   

17.
对潜艇攻击机动目标情况下武器使用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可能的潜射攻击机动目标的武器包括线导鱼雷、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直航鱼雷以及反舰导弹等。分别分析这些武器用于攻击机动目标时所具有的特点,探讨这些武器在攻击机动目标作战背景下的射击使用方法、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等。结果表明,这些武器用于机动目标攻击作战各有所长的同时也都有不足之处,程度不同而已,关键是射击使用中对其特点的科学合理把握,以及通过严格射击训练达成的熟练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显示了巨大的威力,而英美在大西洋上进行的持续四年的联合反潜作战,有效的遏止了德国“狼群”的破交行为,对欧洲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战后50年以来,反潜战的技术装备几乎每10年更新一代,而反潜的基本战术亦在同步发展,在二战末期的空舰立体反潜的基础上,增加了潜艇参与反潜的水下反潜模式,而数据链和新C4ISR系统的普遍装备也使反潜系统对潜艇的搜索及攻击效率有了成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接受海战的历史教训加强新世纪的鱼雷研制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列举了历史上几次鱼雷攻击和海战战例以及当前世界鱼雷发展的基本概况,从而可以看出,鱼雷在攻击航母等水面舰艇、潜艇、岸基设施,破坏交通和执行封锁方面有着其它武器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我国鱼雷研制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打击力量构成中,弹道导弹核潜艇因隐蔽性能好、机动性能高、生存能力强而成为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中坚。隐匿在大洋深处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安全可靠,是最有效的核报复力量,因此世界各核大国都把弹道导弹核潜艇视为战略力量的重中之重。而攻击型核潜艇以鱼雷、水雷,反舰和反潜导弹,对陆攻击导弹为武器,主要执行反潜、反舰、海上封锁和对陆攻击等作战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对付敌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并为己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护航。中国海军目前装备有两个型号的核潜艇,即“汉”级攻击核潜艇和“夏”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