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李伟  郭芳山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2):162-165,175
试验以阿拉山口市温泉县G30公路建设项目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设置反h型桩的陡坡路基典型数值模型。研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陡坡路基造成的影响因素,其中主要分析了在不同车辆行驶速度、载荷及数量对陡坡的影响。通过ABAQUS有限元试验,结果表明:一辆空载汽车以20 m/s的行驶速度行驶下对陡坡路基的影响效果最小,陡坡路基所受应力应变及加速度均处于最小;当三辆满载汽车以28 m/s的行驶速度在该段路面行驶时,汽车对陡坡路基造成的的应力应变及加速度最大,同时将会对陡坡路基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祝辉 《路基工程》2022,(6):170-174
在山区道路建设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大量的陡坡高路堤,针对其破坏模式,合理选取潜在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是陡坡高路堤稳定性分析的关键。以重庆市巴南区某主干路K0+480~+680段陡坡高路堤为例,探讨山区陡坡高路堤破坏模式、潜在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取值及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Plaxis程序建立了土工格栅加筋陡坡路堤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陡坡路堤边坡坡比、路堤高度、筋带间距及筋带参数等因素对陡坡路堤稳定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加筋陡坡路堤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加筋陡坡路堤不但能降低路堤的总竖向沉降量,减小路堤的侧向位移,确保陡坡路堤稳定性,还能显著提高路堤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4.
对山区公路陡坡挡土墙设计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昌锐 《公路》1999,(9):18-21
分析山区公路陡坡挡土墙坏的原因,提出陡坡挡土墙设计的不能仅考虑墙后主动土压力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质及水文等不利因素,对墙后土体下滑的可能性进行验算,计算滑坡推力,并以这两种力进行比较,找出对挡土墙作用的最不利因素,从而对挡土墙的稳定性,强度及基底等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5.
山区高速公路陡坡上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结合湖南某山区高速公路陡坡上路基工程的特点,深入探讨了山区陡坡上路基破坏机理与破坏模式,在综合运用极限平衡分析与离散单元分析方法基础上,探讨了山区陡坡上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并在深入研究高速公路路基支护型式与支护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山区高速公路陡坡上路基采用反压护道加固路堤、挡土墙加固路基、土工格栅加筋法加固路堤等治理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山区道路建设中,经常遇见高填陡坡路堤,对其工程处理措施一般采取沿基底挖台阶处理,虽对其处理有效性已通过大量工程映证,但对其稳定性分析计算模型却不够清晰。以重庆市某主干路形成的高填陡坡路堤为例,探讨基底挖台阶处理后的高填陡坡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合漳龙高速公路加筋陡坡路堤的工程实例,简述了加筋的机理,加筋陡坡路堤的设计计算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层间不利状态对长大陡坡路面结构层性能影响,通过滑动模型分析面层、基层与底基层层间不利状态,在层间不同接触状态下对路面应力和弯沉的变化,并结合室内试验评价黏结层力学性能和抗反射裂缝能力,最后通过试验段对长大陡坡路面层间黏结材料进行跟踪观测。研究表明:面层和基层为部分连续或完全滑动状态下,层间的剪应力发生了突变。面层厚度越薄,路基和路面最大剪应力越大。跟踪试验段观测表明:长大陡坡路段应力吸收层能够很好地抗反射裂缝,延长半刚性基层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当哈尔滨市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两轴四环十二射”路网格局已初具规模时 ,陡坡路段的使用状况却未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本文从路网整体效率的发挥和行车安全等角度分析了陡坡路段的重要性及其对交通的影响 ,分析了陡坡路段路面破损的原因 ,并从建设与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改善陡坡路段行车条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双永高速公路典型傍山陡坡桥梁的桥墩桩基计算,阐述了在高速公路傍山陡坡桥梁的桥墩桩基设计中应根据桥位桥型结构、地质状况、地形结构以及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为山区高等级公路傍山陡坡桥梁的桥墩桩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