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着重探讨血铅浓度与铅机体负荷相关的情况。作者对格陵兰Mamorilik矿山的铅-锌加工厂32名接触者(接触组)和7名勤杂工(对照组)用依地酸二钠钙作络合试验,收集24小时尿,測定尿铅和ALA,并測定了血铅和血清-ALA。结果:接触组工人在接触铅初期,血铅均从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2.
许多工业医师都曾遇到过铅作业工血铅值低于过去的阔值—80微克/100毫升,却表现出有不相称的毒性症状,为此,本文着重讨论可能形成急性毒性危险的血铅水平的“安全”界限。作者对一个正常对照组和三个接触铅组的工人进行研究,每组5人。三个接触组为同一纯铅冶炼厂的工人,其中,一组是无毒性者,血铅水平为50~75微克/100毫升,一组是高血铅有毒性者,其血  相似文献   

3.
测定广西某煤矿接触粉尘作业工人 (0 +)、矽肺病人和非接尘工人的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SOD)和铜蓝蛋白 (CP)的含量 ,发现接触煤尘作业工人和矽肺患者血清中的 (MDA、SOD、CP) 3项指标均高于非接尘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 ;接触煤尘作业工人与矽肺患者血清中 3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接触煤尘作业工人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 ,脂质过氧化代谢可能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两组职业性接触铅的男性工人进行了研究,第一组由31名接触空气中高浓度铅的工人组成,第二组33名工人接触低浓度铅,并对没有接触过铅的10名对照人员,也作了血铅和发铅浓度的调查,年龄均在21~55岁。血铅和发铅浓度,用电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每个接触者采集5根包括根部的头发样品,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生产聚氯乙烯工人的神经学检查结果。共检查200名工人(女性45人),平均年龄40岁(19~64岁),接触氯乙烯平均工龄14年(1~25年)。 200名工人按神经学检查结果分成三组:第一组58人无神经系统主诉和器质性疾病;第二组54人有无力型植物神经系统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62名男性接触二硫化碳工人和40名非接触者通过Farnswarth Munsell 100种颜色的辨别试验,研究慢性接触二硫化碳对视神经的损害作用。接触组:接触二硫化碳工龄6~36年(平均16年),年龄30~58岁(平均43岁)。对照组28~59岁(平均43.5岁),二组年龄分布无显著差别。目前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工人接触二硫化碳和硫化氢浓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铅和镉对混合接触这些金属的工人肾功能方面的交互作用,作者选用尿镉>2μgCd/g肌酐,血铅≥35μgPb/100ml血或尿铅≥50μgPb/g肌酐,或者血铅和尿铅都如此的62名同时接触铅和镉的工人,进行了肾功能及其它有关生化指标的測定,并将本次测定结果与过去对三组工人(铅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食品厂噪声对作业工人血压、心电图的影响,更好地加强管理,保护作业工人身心健康,为积极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食品厂接触噪声的作业场所测定噪声强度,同时对该厂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选取接触噪声岗位的作业人员92名设为接触组,将同厂从事其他非噪声作业人员65名设为对照组。体检项目包括血压和心电图。结果噪声强度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接触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Р〉0.05)。接触组高血压检出率在15~19a工龄段较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在10~14a工龄段较高。结论该厂噪声强度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物理因素)接触限值,该厂噪声对作业人员血压及心电图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职业性过敏性接触性皮炎(OACD)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因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具有致敏作用的化学物质而引起的一种以IV型变态反应为主的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接触部位红斑、搔痒、丘疹和水疱等,发病多较局限。近年来,新化学物质逐渐增多,而部分具有致敏作用,致使OACD的发病情况日趋严重。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外对OACD若干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接触氯乙烯工人患恶性肿瘤的情况,作者首先对7~25年接触氯乙烯劳动环境进行动态观察,同时分析52,000个现场空气样品。其次,分三组对接触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其中,第一组劳动条件最差,氯乙烯在车间空气中的平均浓  相似文献   

11.
作者调查36名无汞中毒史氯碱厂工人,平均年龄为39.9岁,工龄均在10年以上。接触组工人作常规体检,并重点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手震颤。对照组为纸厂和电缆业的工人,其职业技能与教育程度与接触组相似。心理检查有:简短讯问,常规使用的成套测验,识别行为试验(包括词语试验、视智力测验)及从韦氏记忆量表中选的三个测验(数学符号、逻辑记忆、视觉再生)。同时用冷原子吸收法检测尿  相似文献   

12.
噪声健康监护与噪声损伤的因素分析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职业病科(200081)杨文草王培安顾芝芳为了解接噪工人听力损伤的发病情况,探索相应预防措施,我们对接触85dB(A)~110dB(A)噪声的512名工人进行了噪声健康监护检查。其中男性307人,女性...  相似文献   

13.
铅对生化配合基有强烈的亲合力,因此它可以作用于酶,并置换其必需的金属,调节其合成和阻止它与萃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生化变化可导致接触动物和人类肾脏线粒体和内浆核网结构的改变。人类肾脏对慢性铅接触的反应可分成很多期;而核内包合体似乎只存在于第一期。 Dingwall-Fordyce和Lane(1963)的研究曾报告在蓄电池工厂严重地接触铅的退休工人很多死于脑血管意外。可惜这个研究没有报导关于肾脏病或高血压的发病情况。而其他研究则指出工人接触铅可引起肾脏病和高血压,但对接触情况未作详细说明。只有在注意监视管理的工厂,工人(虽然比非接触者吸收较多的铅,)可以避免发生肾脏病和血管改变的危险。 Sandstead等(1970)曾报告在9名铅中毒(其中一人患高血压)病人发现血浆高血压朊原酶活性降低和醛甾酮分泌减少。据此,虽然在铅接触者由于高血压或肾脏病可使血浆高血压朊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生产性三氧化二铝(含三氧化二铝量99%以上),矽(含游离二氧化硅70~80%以上)和煤(含游离二氧化硅2~3%)三种不同性质的粉尘对工人小气道的影响,评价其对工人肺功能损害的程度。我们选择了三组分别直接接触这三种不同性质粉尘3年以上的工人,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加铬砷酸铜木材防腐工人,以其尿中砷、铬、铜含量评价职业与接触关系。调查89名木材防腐工人和232名不接触砷的对照组。采尿分析的结果:尿铬为41μg/l,铜为191μg/l,而对照组铬为63μg/l,铜为221μg/l,经过校正后统计分析,接触组尿砷78~122μg/l,高于对照组(72μg/l),有显著差异。虽然木材防腐工人尿砷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长期接触四乙基铅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我们对西宁地区(海拔2260米)100名乙基汽油作业(油库)工人的健康状况和劳动卫生学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00例接触组均系西宁地区从事卸油、发油、计量的油库工人。其中男72名,女28名。接触毒物工龄在1~24年,多数在5年以上。正常对照组50例是不接触任何毒物的部队战士,年龄在18~22岁。健康状况检查项目和方法,均按全国四乙基铅中毒诊断科研协作组统一规定和要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简要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314名长期接触低浓度铅的熔炼、铸锭工人,按年龄分为4组:20~29岁有82名;30~39岁有112名;40~49岁有97名;50~55岁有23名。接触铅工龄短者7.3年,长者19.3年,平均14.1年,在这些工人中进行血清酶活性和血、尿中含金属量关系的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职业性暴露于电磁场和白血病、脑肿瘤之间的联系,瑞典对所有有关“电的职业”的133687名工人做了19年随访,计算肿瘤发病率和SMR(标准化死亡比)、电/电子工程师,技师的肿瘤SMR为1.3;电报/电话业为2.1,机械工业为2.6。调查中发现白血病33例,其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占20%,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占15%,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占2%,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占32%。电/电子工程师、技师,电报/电话业,机械工业的白血病SMR增加,以CLL为主,SMR为1.7,其中机械工业为4.8;电力线护线工为2.0;发电站为2 8。而矿工以AML  相似文献   

19.
尘肺是严重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职业病之一,在各类尘肺中,矽肺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为了探讨矽肺的发生、发展情况,做好矽肺的防治工作,确保工人身体健康,我们兹将1976年矽肺普查以来管内经柳州铁路局职业病诊断小组集体讨论定诊的16例晚发性矽肺发病情况回顾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发病情况自1976年矽肺普查以来,我们共检出晚发性矽  相似文献   

20.
最近认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及六甲撑二异氰酸酯(HDI)有交叉过敏。调查24名工人,均接触过TDI,其中14名接触过MDI和6名接触过HDI。16名工人对TDI过敏,其中8名工人包括4名以前未接触过MDI的对MDI有过敏反应。9名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