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当前汽车工业正处于科技创新的时代,人们认为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将比过去一百年看到的科技创新还要多。现在科技创新的成果不断出现,可以说日新月异。所以,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汽车科技的进步将会由量变到质变,将发生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我们已经过了五年了,到底现在已经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我想就这个问题向大家介绍下些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2.
《时代汽车》2014,(1):59-59
几次请我没有来,原来以为汽车博物馆不外是陈列汽车,我没有想到是这样。今天来看了以后,我觉得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汽车博物馆,技术的含量比我过去在国外国内看到的任何的汽车博物馆都高!全世界大的汽车博物馆都看过,看过奔驰博物馆、法国国家汽车博物馆、宝马的、福特的……你们很了不起!这个博物馆既有它的历史价值、文物的价值,也有科技价值,这是我没想到的。  相似文献   

3.
陈杰 《轿车情报》2014,(6):212-215
我们中国媒体一行受奔驰的邀请前来参加日内瓦车展,在开展前夕,我们顺道来到奔驰的老家斯图加特,据说这个城市的人们50%的工作与奔驰有关,汽车工业是这座城市的支柱型产业。而为了探寻汽车文化,我们一行驾驶着AMG车型前往了位于梅赛德斯中心的奔驰汽车博物馆,从128年之前奔驰造出世界上的第一辆汽车,到今天搭载众多前卫科技的新产品,这座博物馆不仅向我们讲述了人类与汽车结缘的这100多年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奔驰品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阅读奥迪史     
一座汽车博物馆也许并不能被称之为艺术,但当其中各时期的车辆排放在一起,人们看到的明明就是一幅汽车艺术经典画面!在德国有两个奥迪博物馆,一个小博物馆在"奥迪之父"奥古斯特·霍希的出生地科布伦茨市;另一个博物馆在奥迪公司的总部因戈尔施塔特。位于德国南部的因戈尔施塔特是一座汽车工业城;而奥迪博物馆就是奥迪汽车波澜壮阔百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中国进入汽车社会的时代特征 汽车社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象征,是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标志,是反映综合国力的一个体现。对汽车社会的数字化表述,在圈际上是用汽车的社会保有量、千人拥有量、人均GDP达到的水平和R值来表示。中国的汽车工业经历了半个世纪,同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比较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从19世纪末汽车诞生到1901年中国引入第一辆汽车并没有经过太长的时间,类似福特T型车这样的全球经典车型也没有错过在东方大国露脸的机会。然而尽管中国人从不缺少对汽车的热情,中国的汽车工业却开始的非常晚。当新中国成立后,标志中国汽车工业开始正式起步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落后世界半个多世纪之久。经过了几十年漫长的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一次较大变化,第一批开拓市场的合资企业为市场注入了活力,尤其是轿车的生产从此上了一个台阶。这无疑为今后汽车进入日常生活,走入家庭奠下了第一块基石。此后中国生产的汽车品牌越来越多,与世界同步程度越来越好,备受瞩目的自主品牌也在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顾国产车的过程可能会让人觉得亲切而朴实,也许许多人已亲身体验过其中的部分车型,那么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下这些国产车的辉煌,希望能够找回久违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简单的建筑物,但是却承载了一百多年的汽车历史;这是一座豪华的宫殿,它承载了梅赛德斯-奔驰一百多年的汽车文化,这就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博物馆——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国际汽车工业的技术革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世界汽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新、技术发明大量涌现。预计从21世纪第1个1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人们看到的技术创新将比过去100年还要多。汽车工业的科技进步将由量变到质变,发生新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以来,汽车制造能力一直是一个国家的制造国力的体现,至今为止,似乎还没有哪一个单项制造业能够如汽车制造这样高度总结一个国家的冶金、电子、化工和机械制造工业,它所集合的工业制造能力,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战略能量储备。在上个世纪爆发的世界大战,可以看出汽车制造国的军事实力。甚至可以说,汽车制造国挑起并主导了战争的发展,而汽车的战斗形式由坦克、装甲车来体现,在汽车生产线上,还源源地产出歼击机和轰炸机:在那个时代,可以设想不会有哪一个国家试图限制汽车工业发展,而是千方百计去获得与推动。  相似文献   

10.
二、21世纪初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第一,从产业规模、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看,中国汽车工业目前仍然是一个从整体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关税税率的降低,非关税保护措施逐步撤除,汽车进口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2)。  相似文献   

11.
吴贤明 《汽车情报》2007,(24):24-29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前的汽车整车进口阶段。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散件组装阶段。三是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汽车工业起步发展阶段。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起步的标志是1985年设立宝腾(PROTON)汽车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马来西亚汽车工业日趋成熟。马来西亚国产车从造型设计、规模化生产以及零配件的生产配套均已实现国产化。国产车的产能和销量在马汽车工业中占绝对比重。  相似文献   

12.
朱俊 《城市车辆》2008,(5):56-60
1汽车已经进入了电脑控制时代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微机在汽车上应用后,给汽车工业带来划时代的变化。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本着“科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迎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以及能源和环保的因素,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将当今科技的最新成果应用在汽车上,使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当前,汽车微机技术、优化控制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已经在汽车上广泛地应用,可以说,今天的汽车已进入了全面微机控制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彭德豹 《汽车维修》2004,(10):22-23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微机在汽车上应用后,给汽车工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将当今科技的最新成果应用在汽车上,使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可以说,今天的汽车已进入了全面微机控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能源危机出现的同时人类环保意识也不断加强,追求健康、环保的汽车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21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开发“绿色”汽车将成为未来我国汽车工业一大突破口。因此,本文提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汽车新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絮 《世界汽车》2009,(1):92-96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不寻常的30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20世纪70—80年代艰难的自主摸索、80—90年代的大范围合资和90年代-21世纪初的自主群飙3个阶段。面对纷繁的中国汽车企业,广大消费者可能一时无法弄清汽车企业之间的归属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全球14.3%的温室气体来自汽车工业。这是拜耳材料科技汽车业务部门给出的数据。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汽车工业低碳发展的革命性课题。而塑料以其重量轻、设计灵活、制造成本低、性能优异、功能广泛等特点,使汽车在轻量化、低排放、安全性和制造成本等多个方面获得突破,从而成为21世纪汽车工业最  相似文献   

17.
汽车产业政策出台之前,世界汽车工业掀起了向亚洲“四小龙”和巴西、墨西哥转移有第三次浪潮。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了四十余年,但产销量仍徘徊在100多万辆,千人轿车保有量仅0.5辆。在这种情况下,希望用一支“产业政策”的强心针拯救一个产业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工业已走过了百余年,时间的车轮记载着这一切。我们无法经历这一切,但上海汽车博物馆却将汽车工业的风雨历程再现,走进这里我们可以尽情领略汽车工业的百年风采。  相似文献   

19.
燃料电池及其相关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一直是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消耗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同时,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因此,寻找新型能源和可替代能源、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各种低排放或零排放汽车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以及工业界关注的焦点。被誉不可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科技之一的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无污染、无噪声的汽车动力源。燃料电池汽车将是21世纪汽车工业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科技总水平和能力的体现,它是一个集金属材料、机械、电子、信息控制、化工工程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将是我国的一个支柱产业。最近十年我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笔者所在的公司汽车销量也得到了迅猛地提升,从小批量,多品种已经发展到年产超过3万辆的能力。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说我们推行的新的涂装车间管理办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在这里把它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作一介绍,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同仁们给予关注和斧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