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花高速公路刘家院子隧道右洞洞口处于浅埋坡积体中,直接开挖进洞容易导致山体滑坡,造成隧道衬砌开裂。介绍了用抗滑桩处理滑坡体的技术,处治之后山体稳定,保证了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对山岭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温泉  张杰  陈斌 《隧道建设》2008,28(2):221-224
通过对竹林坪隧道出口滑坡段的地质及稳定性分析、隧道与滑坡体的位置关系分析、隧道施工对滑坡体的影响分析,从地表注浆、超前支护、开挖、初期支护、衬砌等方面,对滑坡段的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袁磊  张安琪 《路基工程》2017,(6):205-208
通过对莲花村4组滑坡的变形特征以及岩性结构分析,判定该滑坡为古滑坡的局部残留体牵引式复活。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验算,验算结果表明,在暴雨等不利因素情况下,滑坡变形会继续发展、加剧,滑坡前缘滑动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4.
以旧村泾河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确定滑坡地层岩性与结构特征,分析滑坡成因机理;开展原位直剪试验,分析滑带土的强度特性,预测滑坡稳定性。分析表明:泾河滑坡的滑动机制为前缘施工开挖和降雨入渗引发滑坡前缘局部失稳。前缘新滑坡稳定性差,对拟建高速通行隧道洞口和泾河大桥桥墩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需进行支挡加固,并采取截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姜家梁隧道洞口段滑坡为研究对象,在根据现场调查及地勘资料计算滑坡剩余下滑力的基础上,对两级抗滑桩和接长隧道明洞加抗滑桩两种治理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能保证滑坡体稳定及隧道衬砌结构安全,但接长隧道明洞加抗滑桩的方案施工难度相对较小,施工人员更为安全,并节约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下穿滑坡隧道的开挖施工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隧道围岩位移、应力及初次衬砌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采用中壁交叉法(CRD)进洞对控制开挖施工中围岩位移、应力变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受滑坡体的影响,隧道围岩纵向应力偏大,初期支护承受很大的纵向拉应力,拱顶和拱底处拉应力高度集中,而采用CRD法进洞能及时对开挖部...  相似文献   

7.
成昆铁路德昌滑坡整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忠 《路基工程》2008,(3):198-200
德昌滑坡为一中型堆积体推移式滑坡.成昆铁路从滑坡体中上部以低路堤形式通过.经调查分析,在查清病害的基础上,采用在前缘加载和设置抗滑桩,使滑坡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8.
宝中线堡子梁隧道施工中,由于古滑坡复活的影响,在隧道完成衬砌后发生了较严重的开裂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首次在国内隧道施工中应用奥地利迈式钻进注浆锚杆和M400型迈式泵,以及采取深孔注浆加固围岩和衬砌,达到整治隧道衬砌变形开裂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夏洪峰 《路基工程》2013,(3):180-185
因山体坡脚修建厂房切坡开挖,导致雨泉沟隧道出口山体扰动形成滑坡,并导致隧道衬砌大面积产生裂缝,严重危及铁路运营安全。结合极限平衡分析原理的Janbu法和Monte-Carlo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可靠度方法,以雨泉沟滑坡为实例,采用该方法对原边坡、病害边坡、治理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安全系数法,较难反映雨泉沟滑坡处于滑动失稳破坏发展阶段的实际状况,而可靠度方法的分析结果与滑坡的实际状况更为吻合,即病害边坡处于危险状态,治理后的滑坡已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滑坡形成的背景条件的基础上,对滑坡的性质、稳定性和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峙峰山滑坡属工程滑坡。施工不当、前缘深挖、弃土填于滑体中部增加了滑体荷载,破坏了自然排水系统,雨季大量降雨渗入滑体,软化了滑面,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