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怡 《水运管理》2006,28(2):26-28
从滞期费争议所涉及的滞期费的性质、装卸时间起算的认定等几个重要方面着手,援引英美法体系下关于滞期费的理论和立法精神,结合案例阐述航次租船业务中与滞期费相关的一些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
航次租船合同最重要的条款之一是关于装卸时间内容的规定。装卸时间条款的内容主要包括装卸时间的计算方法,装卸时间的起算和止算等内容。装卸时间的统算有三种方法:装卸时间共用、装卸时间抵算和装卸时间均算。装卸时间的计算,与滞期费、速遣费的计算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初次接触航次租船合同的人来说,对滞期费、速遣费和装卸时间的计算方法的理解比较困难,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装卸准备就绪通知书对于装卸时间的起算以及最终结算滞期费或速遣费起到重要作用。此文就船长递交装卸准备就绪通知书的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滞期费、速遣费是大部分外贸企业以及港口从业者在实务中经常遇到的,但是上述费用还会涉及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认定进而影响海关税的缴纳金额,是很多从业者都不了解或知之不详的进口大宗散货贸易中经常会存在滞期费和速遣费情况,在航次租船合同中,大宗散货实际卸货时间一般自船舶提交"装卸准备通知书"(NOR)后12个或24个小时起算,直至卸货后水尺测量完毕为止。运输合同对装卸时间进行规定,如果装卸时间终点晚于合同约定卸货时间则产生滞期费,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将货物全部卸载完毕,致使船舶继续在港内停泊,使船东增加在港费用支出并遭受船期损失.  相似文献   

5.
关于航次租船合同下滞期费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微徨  谢飞  范金林 《中国水运》2007,7(12):244-246
本文着重从滞期费条款在航次租船合同(程租合约)中的重要性和滞期费的法律性质两个层面来分析程租合约下的滞期费问题,并讨论滞期费争议的法律适用问题.一方面,对滞期费重要性的阐述是通过滞期费请求权人及其相对人两方主体分别展开的,滞期费的重要性在航运实务中得以深化.另一方面,将滞期费的法律性质定位在附加运费上予以分析,从滞期费作为延续的运费、追加的运费、补充的运费三个方面来论证附加运费说,贯之于诸如装卸时间作为航行例外、滞期时间视为船舶处于"静止航行"状态、滞期费与运费同属服务性费用以及滞期费与滞期损失的区分.  相似文献   

6.
本书是杨良宜先生编著的新版《航运实务丛谈》的第四册。前三册:《提单》、《外贸及海运诈骗、货物索赔新发展》和《租约》已相继在本刊上介绍。 《滞期费》由正文及20个英文附录组成。正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滞期费各个方面的问题。它以装卸时间《Laytime》为主轴,论述了装卸时间的基本概念;装卸时间的起算,  相似文献   

7.
高莉丽 《世界海运》2006,29(5):51-53
滞期费问题是航次租船营运业务中比较重要的环节,相关原则与规定是调整航次租船合同法律的精髓。不仅是航次租船合同会涉及滞期费的问题,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只要涉及租船业务,就要面对船舶滞期费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远洋运输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航运市场不景气,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向航运管理要效益是每一个航运业管理人员的职责。滞期费在所有运费收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滞期费的计算又是船舶营运业务中最繁琐、最复杂的1个环节,必须把握住装卸时间的起算、止算以及中断、装卸期限的确定和滞期费计算依据的运用,才能达到节约开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事》2020,(3):31-34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不断蔓延,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港口都开始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措施。这难免会给租船合同的履行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并且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相关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多。本文集中于实务中可能出现的安全港、停租、装卸时间和滞期费等问题,梳理其中可能产生的纠纷并给出适当的解决办法,以期承租双方能够顺利解决纠纷、妥善拟定合同条款。  相似文献   

10.
陈小萍 《世界海运》1999,22(5):36-37
“装卸时间事实记录”是计算滞期/速遣费的重要依据,而滞期费的收入对船公司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鉴于目前繁忙的海上运输使得世界上很多港口的压港现象日益严重,本文试验图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事实记录”的真伪所带来的后果,提醒航运界同仁谨防“事实记录”非事实,以免公司的经济利益曹受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