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连续重整再生单元还原区高温工况下对夹式止回阀泄漏的问题,对该法兰连接系统的主要部件(垫片、螺栓、阀门)连接形式进行了分析。其中,从垫片填充材料——柔性石墨因高温氧化而造成的热失重、高温回弹性下降等分析了高温工况下柔性石墨缠绕垫失效原因;从高温蠕变松弛、脆断及预紧力等方面分析了螺栓失效的原因;从对夹式止回阀的连接特点分析了该连接形式用在高温工况下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了阀门失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某气田L360材质埋地集输管道2年发生4次泄漏。文中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硬度分析、拉伸性能分析、冲击韧性分析等综合测试方法,从材料质量、使用环境等方面分析管道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被测管道材料C、Si、S元素超标;介质中含有氯离子,造成管道出现应力腐蚀开裂。不合格的材料和使用环境中的氯离子综合作用导致了管道失效。  相似文献   

3.
文中从失效波纹管的化学成份、力学性能、显微组织、裂纹与断口及腐蚀产物等方面进行检测,并结合波纹管工作状况对波纹管进行应力计算及检测结果分析,探讨高温烟气膨胀节爆裂失效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某奥氏体不锈钢有缝弯头在进行爆破试验中,未达到标准规定压力提前发生爆破开裂。文中主要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弯头断口处和远离断口处的金相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观察,通过光谱分析和材料拉伸试验对弯头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评估,结合弯头加工成型的实际工艺情况,对弯头提前失效的原因进行综合的分析。材料本身存在缺陷及夹杂物导致了弯头的失效。  相似文献   

5.
水套加热炉烟气系统腐蚀的原因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卧89井水套加热炉的烟气系统为对象,调查了烟气系统的腐蚀情况,分析了烟道被堵塞导致回火的原因,从理论上推导分析了天然气在炉膛内的燃烧过程,烟气(燃烧余气)在烟气系统中的排放过程,并结合设备维修和技术改进的现场经验,确定烟气系统的腐蚀原因为氧腐蚀和二氧化碳腐蚀,纠正了四川天然气田生产中设计水套加热炉只考虑硫化氢腐蚀,忽略烟气中二氧化碳腐蚀的论点。解决方法是提高烟气的排放温度以减少冷凝水量,采用抗二氧化碳腐蚀的钢材和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复杂地应力红层泥岩隧道持续底鼓特征及底鼓原因,以某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变形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隧底围岩位移监测等方法对底鼓变形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钻孔取芯岩样分析、地应力测试、围岩膨胀力测试、岩石蠕变试验、数值模拟分析等手段对可能导致隧道底鼓的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控于近水平层状泥岩以及复杂地应力,隧道部分段落呈现出底鼓时间“不收敛”、底鼓段落“不连续”、底鼓程度“不均衡”的三大特征;隧道岩层产状近水平,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属于软质岩,未达到膨胀岩判定标准,具有中—低蠕变特性,隧址区地应力场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水平应力在9.5~13.73 MPa之间;隧道开挖后,局部应力集中导致围岩发生蠕变,当蠕变产生的形变压力过大时,仰拱局部进入塑性状态,隧道即产生底鼓。  相似文献   

7.
文中以弥陀输气站21#双作用节流截止阀失效为基础,分析生产运行工况,模拟气体流向和流态,分析失效过程。结果表明:高速天然气流过阀门时,因流道发生改变,在下阀腔内形成涡流,对阀门底座法兰与阀体密封面形成冲刷,导致阀门失效和天然气泄漏。根据失效原理制定预防控制措施,防止失效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8.
文中根据金属软管的结构特点,通过对金属软管中的波纹管、金属编织网套和接头常见失效模式的介绍及失效原因的分析,阐明了金属软管在设计与选材、成型、焊接、热处理、安装、密封、运输、使用环境、内部介质等方面的失效原因,有助于科技人员根据失效模式的表象分析出具体的失效原因。  相似文献   

9.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信息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电子设备或产品的整体性能及安全水平。随着各种新的电子材料和复杂元器件的广泛开发及应用,对元器件的可靠性要求变得更为严苛。开展失效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验证及模拟失效现象,找出电子元器件的失效原因,挖掘其失效机理,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防止失效的建议措施。失效分析在提高和保障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设备或产品的成品率,减少故障发生。目前,我们在失效分析技术的人员技术、设备能力等方面不断进行努力和突破。为全面支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产业需要和失效分析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失效分析技术水平。本文探讨了有关失效分析的发展历程、常见失效模式及失效分析程序,并指出当前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技术面临的挑战,旨在不断完善并提高失效分析技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就大庆榆树林油田榆二联至宋一联段输油管线穿孔失效进行分析。通过现场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系统有效性调查、杂散电流的测试、土壤电阻率的测试、穿孔点的防腐绝缘层的勘察及地貌特征勘察,发现导致该区域管道频频腐蚀穿孔的原因是大量杂散电流的存在。另外,该处管道受到的土壤应力的不同和黄夹克层的损坏也相应地加速了管道的腐蚀穿孔。就导致该处管线失效的原因及补救措施提了一些建议,经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台汽轮机主蒸汽疏水管爆管事故,通过宏观检查爆口外观、分析管材成分变化、分析金相组织变化、检查弯头减薄、检查强度变化等,分析了疏水管爆管失效的原因。确定材质劣化和介质冲刷严重造成管壁减薄是疏水管爆管事故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原油加热炉炉管腐蚀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根据直接式原油加热炉炉管温度分布及炉管腐蚀产物的特点 ,分析了加热炉炉管腐蚀产生的原因 ,探讨了加热炉炉管腐蚀机理 ,结合加热炉炉管腐蚀部位、挂片试验和检测数据 ,提出了预防加热炉炉管腐蚀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厂焦化装置 1#焦化炉注水炉管的材质、燃料、烟气组分、过剩空气量、组织、外表面垢样组分分析 ,以及温度场、流场烟气中的SO3的浓度场等的分析 ,确定了注水炉管温度较低段腐蚀为硫酸露点腐蚀 ,注水炉管高温段管壁外表面的复盐腐蚀形貌本质属性为高温硫腐蚀以及碱金属腐蚀。找到了造成注水炉管失效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预防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模型环道蜡沉积装置测试段流场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 :因为测试段管外壁冷却水的作用 ,近壁处油温会下降 ,越靠近管壁 ,温度下降越多 ;测试段流场发生了畸变 ,近壁处流速减小 ,管中心附近流速增大 ;近壁处油温下降及流场畸变造成管段压降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影响双抗型钢管的抗氢诱导裂纹和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的产生因素,对某双抗型钢管采用双V型坡口形式,通过不同线能量下手工电弧焊工艺施焊后,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焊接裂纹性能、最高硬度、金相组织进行试验分析。采用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发现钢管焊缝试样的硫化氢应力腐蚀裂纹大多沿着粒状贝氏体晶界和焊缝组织不均匀部位分布,并且硬度越高,裂纹敏感性越高。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某预应力连续梁桥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分析了混凝土弹性模量、混凝土容重、预应力、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对该桥主梁线形控制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斜拉桥预拱度设置的影响因素较多,文章以东合大桥为例,通过GQJS有限元计算及现场实测,分析了收缩徐变、张拉龄期、弹性模量、容重、温度等因素对预拱度设置的影响,并阐述了斜拉桥施工监控中预拱度设置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8种不同化学成分的J55钢,通过组织观察、性能检验等,分析、研究了化学成分对ERW油井管用J55热轧钢带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试验钢的焊缝质量均良好,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碳含量为0.10%时的组织为铁素体加极少量的细珠光体,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珠光体的量增加,当碳含量增加至0.18%,为铁素体加珠光体组织;随着碳含量的增加,抗拉强度明显增加,屈服强度稍有增加,冲击功下降;当加入0.01%~0.04%V时,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明显增加;添加一定的Cu、Ni时,强度增加,特别是屈服强度明显增加,冲击功稍有降低;钙处理钢的纯净度明显地高于稀土处理钢,其管坯超声波探伤合格率明显提高;随着硫含量的降低,冲击功明显增加,经深脱硫的钢超声波探伤合格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制氢转化炉下猪尾管断裂失效分析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分析制氢炉上、下猪尾管在操作工况下由内压和高温分别引起的变形及其应力分布,确定下猪尾管危险截面,找到导致其断裂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对制氢炉炉尾管进行改进,让上猪尾管承担一定的应力.最后,对改进后的制氢炉结构进行设计强度校核,以确保制氢炉长周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不同温拌改性沥青材料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文章对掺加温拌改性沥青材料Sasobit和材料A后的沥青胶结料进行了针入度、软化点、粘度试验,并对分别掺加了这两种材料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基质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车辙试验、弯曲蠕变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基质沥青相比,改性沥青胶结料的针入度、粘度降低,软化点提高,且Sasobit的改性效果更好;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相比,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有较大改善,且不降低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及路用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