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路工程测设中,当交点转角过大,交点距中线位置过远;地形复杂,外距和切线丈量有困难;或交点难以达到(如障碍物、悬崖或河、塘等);或交点上不能架立仪器等,常用虚交点法测设平曲线。在山区公路测设中更为广泛。 虚交平曲线通常用切线支距法、偏角法、中央纵距法等方法进行详细测设。但  相似文献   

2.
谭国祥 《公路》1990,(3):45-46
在公路测设中,一般采用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进行缓和曲线的测设,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但在测设过程中均不够简捷,尤其是在恢复定线和施工测量中更为不便,因为切线支距法中的 X 值为零数,y 的方向常用十字架定出,难以控制准确,左右偏差较大,同时在量距中也不便。用偏角法架设仪器较麻烦。因而笔者用一种较简单而又适用的弦长斜距交会法来代替。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中桩测设实际情况,应用红外测距仪和PC-1500计算机,编制切线支距法、偏角法和极座标法测设中桩的计算程序,供参考。在有红外测距仪的配合下,极座标法是较好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提高测设精度、加快测设进度,减少拉链累计误差,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中桩测设。一、程序的使用功能、程序框图和源程  相似文献   

4.
用全站仪坐标法测设带缓和段平曲线,解决了用传统的支距,偏角等方法测设中线时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精度,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为公路测设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在公路路线的测设中常遇到大半径长曲线的施测工作,按常规的偏角法,支距法或弦线偏距法尤其不足。 本文测设方法,采用分段施测,逐段闭合;先整体后局部。把大半径长曲线分段为200m-300m为宜,找出曲线的分段点;然后根据道路沿线导线点放出分段点;最后在相邻的分段点内,利用分段点放出各加密点。这既保证了测设质量,又加快了测设速度,具有十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布设虚交曲线的必要性,同时运用平面几何分析了虚交平面情况,另外对照切线支距法并结合实例提出了基线支距法的观点,以供测设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圆曲线的测设方法较多,主要有直角坐标法(如切线支距法)、极坐标法(如偏角法)、角度交会法、解析坐标法等。诸法各有长短,一般前两法较常用。本文介绍三种新的测设法。新方法较现有的测设法简便。详述如下。一、交点偏角法如图1,J、Z、Y分别为曲线的交点、起点和终点,P_i为曲线上的任一  相似文献   

8.
江帆 《华东公路》1995,(2):19-21
长曲线长外距的公路平面线,采用切线支距法时,往往因纵距较长,难以保证测设精度,本文主要介绍增设一至数个辅助交点的办法,便可解决上述问题,方法简便实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采用复曲线时经常遇到的副曲线(第二圆曲线)半径的确定问题,推导出了副曲线半径的迭代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用切线支距法或偏角法测设中间缓和曲线时其坐标和偏角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有助于现场技术人员进行复曲线的设计和测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的综合测设法,是在切线支距座标系统内,用检座标原理布设曲线点。它是从多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在有补傅计算机配合,采用红外线测距仪的条件下,能大大提高测设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可编程序计算器对公路测量中的缓和曲线,圆曲线测设数据进行编程计算,外业工作中,只需输入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转向角及相应的弧长,便可快速,准确地获得曲线综合元素数据以及偏角法或切线支距法详细设曲线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李林佳 《公路》1996,(1):49-52
依据公路中线测量中常见的平曲线类型,采用CASIOfx-4500函数计算器的程序语言、编制出适应于二级以下公路或不用从标法测设的二级公路的计算平曲线各要素,主点桩号,切线正支距、切线长、外距及反算半径的程序。  相似文献   

13.
道路曲线的测设、放样有多种方法,但大多需要借助经纬仪。该文介绍的弦长纵距交会法可使测设工作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4.
贺国宏 《公路》1989,(11):32-37
一、前言我们知道,公路中线测量一般包括定线、偏角、定中线桩、基平、中平及横断面等的测量工作。传统的做法是按以上测量的分类设立相应的测量组分别地进行工作。在定线中,一般用经纬仪定直线桩;曲线中桩测设中,一般采用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由于切线支距法简单易行,许多中线测量作业组尤喜使用。而在基平、中平测量中,一般用水准仪测量方法。这种分组方法和测量方法主要是根据当时的设备条件而提出来的,它的缺点是分组多,用人多,各组独立工作而又相关,而且受地形、地物影响较大。例如在山地,基平、中平测量常较缓慢;切线支距法也较费力。特别是精度较低,难以达到规范的要求。对于要求较  相似文献   

15.
贺国宏 《公路》1993,(1):33-36
本文提出用0.618法计算每个桩号的横净距值和测设方法,并编制了PC-1500计算机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基本线形及具有不对称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线形。通过计算实例说明该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应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时,为消除声测管斜管对桩基完整性判别的影响,需进行斜管管距修正。归纳整理了投影法、扇形扫测法和神经网络法三种常用的斜管管距修正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程案例中。从简易性、工作量、适用范围、精确度四个方面综合评价三种管距修正方法,针对声测管斜管管距修正问题,给出综合效果最优的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述采用偏角法进行公路曲线测设时 ,由于视线受阻等原因 ,无法用常规方法测设时的特殊测量方法 ,并对其测设原理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8.
最近看到《公路》杂志1983年第7期上登载一篇《垂线外距法布设回头曲线》的文章,看了以后,很受启发,现根据本人在实践中曾用过一种叫“伸头回头弯”的测设方法,觉得比这篇文章介绍的方法还要简便些,特介绍出来抛砖引玉。“伸头回头弯”是以通过双转点之间的基线作为“圆”的割线,其圆心“O”又在基线上,这样布设的回头曲线。“垂线外距法布设回头曲线”实  相似文献   

19.
在一般地方简易公路上,测量较小半径曲线时,多习惯于用切线支距法。此法较简而易行,也可达到一定的准确度。但一般切线支距表中,仅列出X为正公尺数,和与之相应的y值(如,2,4,6,8,10及5,10,15,20……X值及相应的y值)。在地形平坦或坡度变化均匀处,是可以满足测量人的要求的,而在地形起伏变化不均匀处,这些起伏点正是需要测设纵横断面点,以利正确计算土方数量。但是这些测点,不一定恰巧在表中能查到X和相应的y值。这样就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往往形成一人计算数人停工等待,影响整个工作的进度。在此种情况下,计算者多是争取时间很快算完,因而容易产生错误。个人  相似文献   

20.
任意点置镜极座标法测设公路曲线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其测设点位误差大小的检查方法还不完善,本文对其测设点位误差的大小及允许误差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保证测设精度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