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可能性,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基础,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题进行了宏观解读。  相似文献   

2.
规范与描述对当代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作为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其建构具有基本的规范性,需要对其进行合理限度的规范的定义、解释和论证。在规范的限度之外,正是具体生动的描述的定位得以合理存在的生长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需要保持规范和描述的有机统一。规范确定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等,描述则使研究过程保持具体和生动的史实资料细节的充实及语言的丰富性与思想性,在具体阐述层面发挥重要作用,避免抽象空洞的简单化论理。规范和描述的有机统一,形成相互补充、渗透和制约的态势,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实质性建构的两大路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为自己自觉设定的实践志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理论志趣的实践体现。新哲学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理论志趣和中国共产党人“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之下所进行的学术探索。  相似文献   

4.
政治哲学的本质就是对所有政治活动及其对象化形式之合法性(legitimacy)与正当性(justification)的理性设计和实践模构.超越政治哲学之"门派纷争"狡黠,问 题更在于一种"实践生成论"基础上的政治哲学所探讨的具体问题的厘定.深入开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创新研究,当是走出现行政治哲学的藩篱从而实现其视域转换的必然趋势.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实践创制,说到底就是当代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的建构问题.而其"政府主导性"(非自发性)和"官民双重性"的特质亦决定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具有一系列迥异其趣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任何理论体系都以特定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研究对象.规律是客观存在和自成体系的.对客观规律的主观认识即思想.思想的逻辑化便是理论.规律、思想、理论在内容上相通,但在方法上各异.这就是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由正确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思想构成的理论体系,其在整体上不外乎...  相似文献   

6.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是指马克思在其相关著述中,对人的基本生存境遇及其趋势进行整体性批判与反思的学说。作为当代中国审美意识形态的主导与核心,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包括中国哲学和美学在内在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创新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行动指南,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结合民族工作的历史情况和现实需求提出的要求。这一论题具有哲学上的理论依据,也在实践中焕发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联合体”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根基,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大一统”和“家国同构”的哲学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哲学源流;现代政治哲学“权利与共同体塑造”的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哲学原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哲学基础。要深刻揭露和深入批判资本主义错误思潮、“传统文化中的‘大民族主义’思想”和西方错误的政治哲学立场等危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观念。要在马克思主义“联合体”塑造的制度实践与文化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文化实践与经济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繁荣的治理实践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基础从观念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9.
重构中国哲学:前景、可能与资源清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目前中国社会广泛流布的哲学主潮大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国哲学及西方哲学三大部分。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相互碰撞与激荡之后,三者必然会在一个崭新历史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完成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三次的思想大融合。在重新整合这三个部分的中国哲学重构过程中,西方现代哲学理性分析、批判创新的气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的方法论总结。传统中国哲学始终与生活世界、人生体验相联系的品格都将成为可充分利用的哲学资源。不可否认,重构中国哲学也将面临着来源于社会基础、主体内容承接、话语转换等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在本质上,中西激荡、内外交汇的最终结果应该是一个由现实实践、社会历史作出选择的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培养大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为重要视角,全面剖析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发展历程及其特征,探索其对于当代人们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挖掘其内在的潜力与价值以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联,并创新提出四种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对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的解读和领悟,都应当联系孕育它的时代条件,特别是当时的文化背景才能实现。着力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文化含量,充分展示和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多重文化元素,使哲学教育具有浓郁的文化韵味,是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之效果和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西方的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和价值观正在冲击、动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地位,对高校“两课“教育带来了新的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高校“两课“教育要与时俱进,实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创新,不断提高“两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经济哲学是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该文对经济哲学构建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概论性研究,主要包括经济的实质和特征、经济哲学是最高层次的经济理论、经济哲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特点、任务、方法、经济哲学的学科分支、经济哲学的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然而对此理解却存在着一些争议,特别是在其价值认识上尤为突出。本文依据价值哲学的基本观点,从批评现行的价值概念出发,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价值内涵、价值构成、价值意义。通过这些分析,可以使我们真正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这样既能够帮助人们树立起追求自由的信念和勇气,又能够办人类最终解决个人、社会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的价值的自我超越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出"用智慧启迪智慧"的教学思路,认为在哲学教学的内容上,应实现三个转换:把一般的哲学知识转换为哲学智慧;把世界观的学问转换为学生的生活智慧;把"时代精神的精华"转换为学生的主体精神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6.
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已进入中国文艺美学历史传统,回望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中国化历程,其中沉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仍值得我们深入思索。本文试图将其作为一个既往的文艺思想史文本加以解读,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考察它的生成理路,分析它的成败得失,以切实把握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  相似文献   

17.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必要补充。场域理论可以作为研究我国现阶段法官审判行为的分析工具。现阶段我国法官处于"法律场域"、"权力机构场域"、"传统文化场域"、"社会生活场域"等多重场域中,而"多重场域彼此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场域中个体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当多重场域的影响与法官的审判行为发生冲突时,法官的审判行为就具有了选择的可能,这种经过选择的审判结果往往是偏离法律规范的,而隐藏在背后主导法官审判选择行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惯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