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线传控制汽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然而汽车在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能源问题。这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这使人们不得不考虑使用替代能源实现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中,电动汽车脱颖而出,成为公认的替代能源汽车研究的主方向。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汽车和电动汽车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瑞 《汽车技术》1998,(5):44-45
1发展的背景与起因从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第一辆汽车算起.到现在我们已拥有5亿多辆各类汽车,汽车已不仅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也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车所需要的燃料问题,也已经摆在人们面前。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发展,车用石油基燃料——汽油和柴油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长,而世界石油资源却日渐枯竭。据统计,当前世界各类汽车总数约5亿辆,世界石油产量33亿吨.按照现在对石油需求量的增长速度计算,预计到2030年世界汽车总数将达到10亿辆,那时车用石油连燃…  相似文献   

3.
许媛 《汽车维修》2012,(5):13-15
汽车工业在近百年的发展中,给人类社会的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但当前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很多,如能源危机、环保危机、安全危机等,汽车的变革之路势在必行。随着具有高效节能、低排放或零排放优势电动汽车的出现,汽车工业重获生机,电动汽车成为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发展的主攻方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4.
汽车工业100多年的发展经历,既是汽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历史,也是社会进步的历史。汽车的诞生使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所以汽车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汽乍这种轻便灵活的交通工具,不仅是社会物质基础的一部分,也已发展成为国家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时至今日,汽车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5.
世界汽车产业对日益增长的石油能源的消耗,将促使世界从能源短缺很快走向能源枯竭。汽车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和地球的温室效应,成为全人类的公害。人类社会和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威胁,发展汽车新能源、开发汽车新动力,成为世界汽车产业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当代融合多种高新技术而兴起的纯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6.
自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在1886年诞生以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大科技进步,汽车工业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工业涉及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而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汽车维修企业,则随着汽车高科技化的发展,而日益呈现出自身的高科技特征.它是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由于环境,能源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动汽车再次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关注的焦点。电动汽车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绿色清洁”交通工具,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已纷纷投主巨资进行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以美国和日本更为突出。我国汽车工业应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抓住机遇,加快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步伐,以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1 汽车的发展极需要维修企业的高科技 自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在1886年诞生以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大科技进步,汽车工业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工业涉及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而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汽车维修企业,则随着汽车高科技化的发展,而日益呈现出自身的高科技特征。高科技特征是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1.今天的汽车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人类进入21世纪,现代汽车工业已进入成熟期,世界汽车生产能力已大于需求总量的20%。世界各大汽车公司为进一步争夺世界市场,不断增加开发投资力度,试图从不断提高汽车安全性、减低能耗、改善乘坐舒适性和扩大功能范围方面继续保持汽车工业的生存,从而推动汽车工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其重要标志是汽车技术向机电一体化迈进,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世界电动汽车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蓄电池技术落后,关键是提高蓄电池民的比能量,比功率,循环寿命,缩短充电时间,提高一次充电续行里程,全世界汽车每年间大气排放的有害气体多在2亿吨,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随着对汽车污染的限制越来越严,研究开发电动汽车成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解决蓄电池的关键性技术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