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时代》2006,(10):i0004-i0030
F1(Formula One)大奖赛来到中国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从2004年9月始,这项运动便深深的影响了更多中国人的生活,也让更多的车谜对这项极至的汽车运动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为全国唯一一本全球采访F1大奖赛的杂志。在2006F1大奖赛中国上海站到来之际.携手东芝电视.不遗余力的为广大车迷和读奉献出这一本F1专刊,让您对F1一次性入门.并通过我们的镜头,了解到更加精彩的F1大奖赛。[编按]  相似文献   

2.
人间四月天,春花烂漫时。2009年F1中国大奖赛首次从往年的十月提前到四月举行。在这迷人的季节,想像着一辆辆F1赛车在充满花香的空气中呼啸而过,该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  相似文献   

3.
《轿车情报》2006,(2):118-118
在新年到来前,上海市旅委和上海国际赛车场经营发展有限公司趁热打铁,全面推出2006年中国石化F1中国大奖赛的票价方案,和以“快鸟先飞”为主题的3大票务销售优惠政策,同时努力打造上海的F1精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史明 《车时代》2009,(11):226-229
2008年的新加坡分站赛风波让F1大奖赛遭遇了一次考验,2009赛季的新加坡大奖赛依然催人奋进。其实F1大奖赛就像飞速旋转的车轮,人们真正在乎的,永远只有未来。  相似文献   

5.
快报     
《轿车情报》2010,(2):168-169
车迷享受多项优惠2010年F1中国大奖赛对外售票 随着舒马赫正式宣布2010年与新奔驰GP车队签约重返F1赛场,整个F1赛车界顿时对明年的新赛季充满了期待和遐想。近日,F1中国大奖赛的赛事运营方久事赛事正式对外公布了2010年F1中国大奖赛票务方案并开始接受预订。  相似文献   

6.
《轿车情报》2005,(10):130-131
即将到来的2005中石化F1中国大奖赛。令不少车迷们翘首以盼地准备着观看一场精彩的比赛。当然.大牌车手们会陆续来到.展示漂亮和凌厉的驾驶线道。另外。据说,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的一些人员也将来到上海。显然.人们不会不喜欢F1比赛。  相似文献   

7.
缠斗到底     
张鑫  于明 《车时代》2010,(6):228-233
雨中的惨烈缠斗 F1中国大奖赛注定是一个充满纷争的战场,从2004年到2009年的6年中.6场F1中国大奖赛分站冠军的头衔总是被不同的车手夺得。巴里切罗、阿隆索、舒马赫、莱科宁、汉密尔顿、维特尔,这6位曾经登顶F1中国大奖赛的车手没人能够蝉联上海赛道.  相似文献   

8.
花过去一半的价钱就可以购买到新赛季的F1中国大奖赛门票!这不是梦想,而是事实!随着2009 F1中国大奖赛票务启动仪式举行,久事赛事宣布新赛季F1门票首次实行大幅度调整。  相似文献   

9.
张鑫 《车时代》2009,(9):240-243
布朗GP和红牛交替称霸F1大奖赛,这样的画面已经让关注了F1半个赛季的车迷感到审美疲劳了.终于,在09赛季的匈牙利大奖赛上,曾经的红魔和银箭两大豪门重新找到了感觉,  相似文献   

10.
《轿车情报》2004,(10):112
9月15日,梅赛德斯-奔驰作为迈凯轮-梅赛德斯车队发动机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在上海天马赛车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F1互动体验活动,在F1中国大奖赛正式开赛前.让人们领略了世界一流的F1团队合作概念与实战演练。先行展示出了一个速度与激情背后的F1世界。  相似文献   

11.
F1中国大奖赛平淡的落幕了,最后的冠军最终还是留到了收官的巴西站。纵观整场比赛,除了法拉利两位车手在赛道上理所当然的让车之外,没有任何让人回味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刘兆才 《世界汽车》2009,(6):112-117
2009F1中国、巴林大奖赛 要想赢得F1比赛,赛车的性能、国手的技术及比赛策略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在中国和巴林大奖赛上,红牛和布朗车队的胜利再次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由阿联酋的国家航空公司——阿提哈德航空冠名赞助的一级方程式赛车F1阿布扎比站大奖赛即将于2009年11月1日首度激情上演,为加快步伐迎接这一盛事的到来,阿提哈德航空将其一架宽体空中客机喷绘上了形象鲜明的F1制服图标。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运动》2012,(1):101-101
来自红牛车队的维特尔在2011赛季书写了属于他自己的传奇记录,提前四轮便锁定了2011赛季F1大奖赛年度车手总冠军,成为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卫冕冠军。不过维特尔在2011赛季的表现是F1历史中最出色的吗?  相似文献   

15.
张鑫 《车时代》2010,(7):212-215
F1摩纳哥大奖赛是一场特殊的比赛,狭窄的赛道让超车变得异常困难,车手的疏忽更容易导致撞车事故。即便困难重重,势头正劲的红牛车队还是用包揽冠亚军的完胜终结了摩纳哥的比赛,F1大奖赛的“红牛时代”正在袭来。  相似文献   

16.
关超 《汽车时代》2009,(5):76-76
爱国者作为最早进入F1的中国品牌,当年的决定着实让不少国人为之一惊。因为,虽然中国大奖赛已经如火如荼地举办了3年,但F1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还像是看着热闹看不懂门道的“西洋镜”。  相似文献   

17.
汪秋梅 《汽车杂志》2004,(11):206-207
与以往分站赛不同.第五届银声杯上海站的获胜选手除了能捧回金色的大奖杯外,战利品竟然还有一张F1中国大奖赛门票。众所周知F1首次登陆中国.坊间早已流传上海F1门票是千金难求!银声公司之所以能大手笔邀请参赛选手齐赴F1盛宴,自然是仰仗了他们背后的赞助商松下公司。而松下公司是F1丰田车队的赞助商,显然是要借F1这项烧钱运动,让它的经销商亲眼目睹一下松下公司的实力与财力!  相似文献   

18.
《轿车情报》2008,(2):157-157
荷兰籍华裔车手董荷斌近日与GP2系列赛的Trident车队签下了2008年的新合同,并且与上海国际赛车场达成了合作意向,本赛季两者将全面合作,共同推广F1中国大奖赛。 据悉,上赛场的标志将出现在董荷斌的头盔和官方网站上,而且董荷斌也将在今年的比赛间歇来到中国推广F1中国大奖赛。  相似文献   

19.
东临 《轿车情报》2003,(5):98-103
这是一个让人愉快的F1大奖赛。当芬兰小将雷冈宁在第56圈以近40秒的优势瞬间冲过终点线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汽车运动公关经理Wolfgang Schatting一脸欢欣鼓舞的神采,为这场漂亮的马来西亚F1大奖赛画卷勾勒了别致的神韵。  相似文献   

20.
东临 《轿车情报》2004,(10):114-115
9月的第一个周日.约30余人组成的访普利司通公司的中国媒体代表团搭乘日航班机,飞往日本东京。这次活动的体验观摩,主要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轮胎的试验场、研发和制造以及相关技术等。当然.再加上9月26日中国大奖赛的到来.这更是我国媒体较多地了解有关F1比赛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