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武芳文  赵雷 《铁道学报》2006,28(3):87-91
以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结合重庆地维长江大桥(斜拉桥)主梁受力特点建立主梁能力极限状态方程.运用一次二阶矩法计算主梁关键截面可靠度指标,评价主梁承载能力是否基于安全期内.其可靠度指标随截面承受弯矩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可靠度指标较小,反映出桥梁设计者的目标;同时分析各参数对主梁可靠度的影响程度,在设计基准期内,活载较恒载对主梁的可靠度影响显著.因此,主梁可靠度分析对完善斜拉桥设计理念、运营阶段维护和健康监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既有PC斜拉桥的主梁桥面线形调整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PC斜拉桥运营一段时间后,主梁线形常常发生改变,此时通过索力调整来改善主梁线形是有效的技术途径之一.以国内某PC斜拉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PC斜拉桥主梁线形调整的基本方法.对比分析当前结构状态与原桥竣工线形、索力等的差异基础上,确立了主梁线形调整的目标和索力调索幅度,利用平面杆系有限元计算分析拟定了调索方案,并提出了主梁线形调整的施工控制原则.监测结果表明,通过索力调整来改善主梁线形达到了预期目标,主梁线形调整兼顾了索力、主梁混凝土应力以及塔位的变化,保证了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分析TLJ900t客运专线铁路架桥机主梁不利工况的荷载,设计主梁的结构形式及拼接形式,对主梁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及拼接处的螺栓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4.
组合结构主梁斜拉桥设计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宗余  张强  王应良 《铁道勘察》2007,33(Z1):50-53
简要回顾了组合结构主梁斜拉桥的技术演进,介绍了目前的设计进展和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在该领域的一些开拓性工作。最后指出组合结构主梁斜拉桥将继续保持在中等和大跨度宽桥面斜拉桥领域的优势,在跨度大于400m的多塔斜拉桥领域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流动式架桥机的概况、主梁的结构特点、焊接形式、焊接顺序及如何控制主梁的焊接变形,对主梁预拱和主梁螺栓孔的加工做了简要介绍,对主梁的焊接工艺和整个主梁的组装和加工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掌握了控制主梁焊接变形的有效方法,有效地保证了主梁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铁路大跨度连续刚构柔性拱主梁施工监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新建广珠铁路西江特大桥主桥为依托,探讨了大跨度连续刚构柔性拱桥主梁施工监控的方法,结合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对结构线形、挂篮变形、截面应力进行监测,通过实测数据进行参数识别与误差分析,指导现场施工.实践表明,大桥主梁合龙后线形在设计运行误差范围内,结构受力正常,施工监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在澳门西湾大桥的斜拉桥上部结构安装施工中,主塔及下横梁的刚度不能满足主梁大悬臂施工的要求.介绍了实际施工中采用设置在承台上的临时钢管混凝土桩作为钢支墩来代替主梁支座的受力(以满足主梁悬拼施工),并在主塔的永久抗风支座垫石上安装了临时钢牛腿,在箱梁顶、底板上设置临时横向连接梁等措施,解决了T构大悬臂状态下的抗风问题.  相似文献   

8.
斜拉桥主梁挂篮悬臂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武快速路邯武大桥主梁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法施工,为确保结构受力合理,避免施工中主梁截面出现应力过大,使合龙后桥面线形顺畅、美观,本斜拉桥主梁施工中采用反馈监控方法。通过对施工监控量测得出的实测数据进行仿真计算,得出调整量,纠正偏差,指导后续施工,使最终斜拉桥的线形、内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结构设计中,整体式肋形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由板、次梁、主梁组成,次梁承受左右两边板上传来的均布荷载及其本身自重,主梁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及其自重.在结构计算中,一般将主梁作为次梁的不动铰支座处理,因而会带来计算误差,为此对这种误差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主梁作为桥式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在役主梁进行检测及安全评估.通过对起重机主梁进行综合检测和初步计算,判断钢结构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桥架主梁是否需要整改修复或报废,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并以某单位1台LD5t-13.5A3电动单梁起重机主梁挠度检测为例,对主梁的钢结构使用性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考虑开口形式叠合梁主梁的截面翘曲变形影响 ,推导薄壁梁单元的刚度和质量矩阵 ,建立开口叠合梁主梁斜拉桥的空间动力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桥面系的刚度和质量系统 ,且可以大大减少结构自由度和计算工作量。采用提出的薄壁主梁模型计算一座斜拉桥的动力特性 ,计算结果与实桥测试良好吻合 ,表明本文方法和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青云大桥主桥为(46+88+280+88+46) m的"鱼"状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上部结构设计为双边混凝土主梁+钢横梁+预制桥面板的新型组合结构,边主梁外侧增加了4. 5 m宽的薄壁翼缘板,带翼缘板的该种组合结构梁体为世界首例,常规的上行式牵索挂篮不能适应本桥悬臂浇筑施工。本文结合青云大桥主桥施工实践,介绍了双边混凝土主梁+钢横梁组合结构悬臂施工的下行式牵索挂篮设计及施工工艺,成功解决了斜拉桥带宽薄翼缘板混凝土边主梁悬臂浇筑施工难题,对今后类似主梁结构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桥址处地形、地貌、线路条件等要求,福厦客专乌龙江特大桥孔跨布置为(72+109+432+56+56)m,该桥中跨主梁采用钢箱梁,边跨部分区域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是国内外最大跨度四线铁路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采用双主梁+密横梁体系,钢混结合段采用梯形填充混凝土前、后承压板式钢-砼接头构造。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结构刚度变形以及主梁的受力开展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桥主梁强度、刚度及抗风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静、动力特性。该桥型结构优美经济,可为今后桥梁设计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商合杭高铁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为世界首座高低矮塔公铁两用斜拉桥.因跨度大、重载线路多、塔矮索平等因素,大桥采用了强箱弱桁组合结构钢主梁.根据主梁结构特点和安装难点,提出除主塔墩顶节段外,其余节段采用悬臂架设的总体安装方案.区别于同类常规的悬臂架设技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钢主梁安装采用800t变幅式架梁吊机站位于上层公路梁、先...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矮塔斜拉桥主梁局部受力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工程颍上特大桥在主梁斜拉索锚固区采用相比于隔板更为轻巧的横梁结构。针对这种新颖结构,为更好地了解其受力特性、优化构造细节,建立中支点至中跨跨中间的1/4主梁模型。模型考察主梁横梁局部应力,得到增设倒角可降低此处横向拉应力的结论。同时还关注腹板剪力分配,得到在无索区段中腹板承担较大剪力,有索区段相反的结论。最后通过索力作用下桥面板纵向应力分布模式,显示出索力在桥面板的传力路径,为结构局部优化、横向分析及结构配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桥梁建设的迅速发展,斜拉桥越来越受到社会青睐。主梁是斜拉桥的关键部位,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全桥的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斜拉桥主梁施工方法应根据施工技术设备和现场环境条件,结合桥梁结构特点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该文以四川达州金南大桥为例,介绍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双塔斜拉桥主梁0#~1#段、标准节段和合龙段等施工关键技术。其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主梁合龙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少高速航海路连接线南水北调大桥辅线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组合梁桥为实例,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桥梁施工阶段的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技术探讨主梁合龙顺序、边跨现浇段满堂支架拆除时机和主梁中跨合龙段顶推力的优化调整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先合龙边跨主梁,然后拆除边跨现浇梁段满堂支架,最后合龙中跨主梁的桥梁合龙方案对桥梁线形和结构后期受力有利;在一定变化范围内,顶推力、温度变化均与顺桥向位移成线性关系,拟合计算结果可以得出顶推力与温度变化关系的计算公式,根据该公式可以对设计顶推力进行优化调整。论文所得结果指导了该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主梁合龙施工,并对类似桥梁主梁合龙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香港九广西铁高架桥施工场地狭小,主梁整体预制可能性较小,设计采用组合拼装主梁方案.介绍在CC213合同段采用Ⅱ型架桥机拼装主梁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高日胜 《铁道货运》2009,(7):44-46,49
沈阳铁路局管内C型门式起重机主梁频繁出现开焊现象,严重影响作业及人身安全。针对C型门式超重机主梁的结构特点,分析主梁开焊原因,提出修复方案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具有不同直腹板厚度(25、30、35、40、45 cm)的5个箱形主梁有限元模型,分析其空间应力分布特点,归纳出斜拉桥中此类双箱单室倒梯形截面的薄弱环节及斜拉桥箱梁在不同直腹板厚度下的应力变化.考虑到梁段以外附近区域的作用,在其两端截面上施加由平面杆系结构分析所得的端面内力,另外,索力和预加力(梁纵向、横隔梁横向、斜腹板竖向)也施加在相应的位置,分析不同工况下箱形主梁在施工荷载、自重、索力和预应力作用下的空间应力效应.通过对以上工况计算结果的静力分析,归纳出斜拉桥中此类双箱式截面的应力分布特点,并给出直腹板厚度的合理化建议.分析表明,直腹板厚度为40 cm左右时,主梁的应力分布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