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的第一场雪来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晚些,但是2005年物流快运业的第一场“雪”来得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早些。随手翻杂志、报纸,冲入眼帘的全是四大巨头在中国抢滩布点、进行收购兼并的大篇幅报道,可以说我们的物流媒体满眼充斥着四大巨头的刀光剑影。所以说这场“雪”来得比任何一年都早。  相似文献   

2.
华美贵族     
Ocean.  L 《游艇业》2013,(1):108-108
长盛不衰的佩斯利涡纹印花在这一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加醒目,设计师将这一元素夸张放大,并结合以艺术的手法全新演绎,运用到外套、衬衫、丝巾,甚至袜子之上,搭配以天鹅绒、丝缎等光泽面料,极尽华美高贵。  相似文献   

3.
在工业化高度集中的今天,企业只有依靠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存得席之地.而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生产、流通各个环节都面面俱到,因此,企业将资源集中到主营的核心业务,将辅助性的物流功能部分或全部外包不失为一种战略性的选择.所谓物流外包,即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而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3PL)运作,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据统计,第三方物流占总物流服务份额的比例德国为23.33%,法国为26.9%,英国为34.4%,意大利为12.77%,西班牙为18%,欧共体国家平均为20%左右,目前其需求仍呈增长趋势.据IDC公司做出的调查与预计,未来几年中,欧盟国家物流服务市场将以年均3.3%的速度稳步增长,至2005年将达到613亿美元.其中,物流业务外包市场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05年达到539亿美元,年均增幅为13.1%.IDC的研究报告还预测,全球物流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市场将从2002年的1558亿美元扩大至2007年的2765亿美元,五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2%.相比之下,中国第一方物流(生产企业)和第二方物流(销售企业)在整个物流产业中的比重比发达国家高得多.随着生产、流通领域竞争加剧,第一方和第二方选择第三方承担物流服务的情况将会更加普遍,这也说明国内物流外包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安飞 《中国船检》2008,(8):20-22
安全问题,是奥运会的晴雨表,是所有奥运会主办国要面对的核心问题。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安全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奥帆赛作为奥运会唯一在海上举行的赛事活动,海事安保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协作配合,是一场纵横交错的“主体战役”。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对WTO承诺的落实,当国际货运代理巨头TNT、UPS都与中国当初的合资伙伴分道扬镳而成为其竞争对手之时,国内众多的中小货代企业开拓国际业务显得更加困难.2005年6月9~11日,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FA)和WCA物流网络有限公司在大连举办的第二届中外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为中小货代企业接通了通向世界的"网络",以促物流之通畅.来自中国各省、市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800余人参加了这一盛会,其中国外的企业代表超过了400人,在浓重的国际化色彩的背后,显示出国际企业强烈的抢滩欲望,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6.
吕航 《中国船检》2002,(2):23-25
2001年是我国物流业迅猛发展的一年.该年度,"物流"作为要大力发展的新型服务业之一,而被列入"十五"规划中;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在上海召开现代物流工作座谈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国家经贸委还出面制定"建立现代物流工作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物流标准化工作得到推进,<物流术语>出台.可以说,无论是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导向,还是业内企业的经营运作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贯彻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第一年,我国物流跨越起步期,进入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从物流运行的基本数据来看,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预计可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幅虽比上年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物流现状与评价(一)中国制造业企业物流现状1.制造业物流快速增长1991年以来制造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23%以上。2.制造业物流是社会物流需求的绝对主体制造业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比例为70%左右,且在不断上升。2005年为74.7%,比上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正以马士基为代表的航运企业纷纷选择从线上订舱为切入点,这是否会颠覆航运业传统的物流模式,从而带来物流业革命性的整合?2017年伊始,航运物流圈吹来一股清新风:马士基、以星航运、达飞轮船、中远海运相继进驻阿里巴巴"阿里物贸平台",全球航运巨头与全球电商巨头联袂合作物流平台,一时颇引外界关注。无独有偶,1月10日,招商局集团与腾讯公司正式签订"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2月16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对WTO承诺的落实,当国际货运代理巨头TNT、UPS都与中国当初的合资伙伴分道扬镳而成为其竞争对手之时,国内众多的中小货代企业开拓国际业务显得更加困难。2005年6月9~11日,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FA)和WCA物流网络有限公司在大连举办的第二届中外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为中小货代企业接通了通向世界的“网络”,以促物流之通畅。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五大特点 2005年是中国物流业有突破性进展的一年. 突破性进展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物流是现代服务业,要大力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有些城市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为全国物流发展,打造全国物流中心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助力.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晓东认为,振兴物流业就是要培育出一批在管理上、技术上、规模上都堪与世界巨头比肩的优秀物流企业,使物流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关于港口开展第三方物流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简称TPL)是相对第一方即买卖合同中的卖方,运输中的托运人,或第二方即买卖合同中的买方,运输中的收货人而言.它是根据第一方、第二方的委托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因此,可以将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定义为:"本人不拥有任何商品,但为客户提供运输、储存、加工、装卸等服务,并收取费用."由于第三方物流必须与客户订立服务合同因而也将第三方物流称为"合同物流(Contract Logistic)".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2月18日,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货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这是中远集团货运体制的一次历史性整合.中货系统公司的组建,标志着中货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以统一的品牌,走向市场,艰苦创业,爱国奉献历程的开始.10年过去了,中货人以奋斗获得了发展,以开拓创造了荣誉:2003年以来,被中国银行审定为AAA级资信企业;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国际货运代理海运50强第一名;先后被授予"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中国物流市场安全快捷诚信AAA企业"、"2005年度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第三名"等多项称誉.中货人10年探索拼搏的恢弘壮歌与纵横捭阖的神韵风采,就在这一个个荣誉的背后迥绕着、蕴涵着.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开局之时,中国物流业又一艘"主力舰"在上海整装启航.历时近一年筹谋、整合与重组,东方国际物流集团终于站在新年的门槛上,以崭新的姿容正式登台亮相.适逢集团成立之际,记者采访了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根.  相似文献   

16.
2005年9月21日,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航空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这次航展有来自22个国家的175家航空企业参展,无论就展览面积和展品的可观赏性上来说都比上届北京航展略有提高.当然,同任何一届航展一样,本国厂家都抢了头彩.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全球金融和实体经济动荡的一年,DNV及其客户面临日益复杂的风险环境.对来自于技术,和业务等领域风险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迫切.而在不久前刚刚公布的DNV 2008年的财报上,DNV2008年总收入逆市增长19.4%,净利润达到5.38亿挪威克朗.  相似文献   

18.
御风而行     
《游艇业》2009,(12):14-14
当北京下2009年第一场雪的时候,我人正在深圳的大梅沙海面上,跟蓝高中国队的水手们一起等着中国杯第一场顺风/逆风比赛开始的哨声。安静的大海让人心情格外平静,此时此刻,什么都不要去想,静静地坐在帆船的后甲板上,脱掉鞋子,享受一次天然的足底按摩……  相似文献   

19.
11月22日,小雪,中远物流人迎来一场瑞雪--由交通运输协会等八家专业行业协会组织的"第二届中国物流百强企业"评比在京揭晓,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再次名列榜首,这是中远物流连续两年被评选为中国物流百强榜首企业,再一次印证了其在国内现代物流行业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水运管理》2007,29(5):40-40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2006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8414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同比2005年增长13.5%,增速比2005年上升0.6个百分点,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3%,比2005年下降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