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胡荣贵 《汽车运用》2006,(10):24-24
抓好车辆的普查环节 车辆装备现状的普查是强制性保养的基础工作,是实施强制性保养的先决条件。普查一般以师(旅、团)为单位组织实施,要制定车辆强制性保养普查计划,明确普查的内容、时间、方法和要求,同时车辆装备主管部门应根据车辆检查技术要求、车辆完好率指标及车辆技术资料,抽组人员及时进行检查验收,防止漏查。通过普查,摸清所属部队车辆保养现状和存在问题,查清车辆装备技术状况、车公里消耗及储备里程,以及失保、拖保的数量、类别和车种,查清所属维修分队的人员素质、保养设施、机具设备、器材保障等基本情况,切实为制定车辆强制性保养计划、确定保养等级、搞好人员编组、做好器材筹措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做好技术普查准备要准确确定年度车辆装备保养等级,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做好扎实细致的技术普查工作是基础。因此,要区分普查的内容、步骤、方法和责任,积极做好准备。在内容上,要坚持把车辆技术状况、设施配套、职责分工作为普查工作的重点,准确计算和统计出上年度车辆行驶公里数、历年保养次数,掌握车辆装备技术现况;要查清车辆维修保养场所、机具设备完好与配套情况,是否能够提供可靠保障;要区分后勤机关与装备机关、汽车分队与维修分队职责,落实好职责分工,真正做到“质量清、配套清、责任清”。在步骤上,要选好普查队伍,由思想作风好、业务素质强、专业技能精的人员组成普查队伍,并组织搞好普查培训,学习车辆保养相关规定,规范技术状况、单车保养、行驶里程和保养时限,并作好普查数据分析,统一保养计划格式。在方法上,要采取定期与随机相结合、全面与专项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查帐与查物相结合的普查形式,车辆保养计划由分散管理改为统一管理、分级编报审批下达。在责任上,要坚持定人员、定项目、定标准、定时间,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强化普查工作的严肃性,有效预防车辆保养拖保、漏保。  相似文献   

3.
部队在高原寒区执行非战争行动,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具有应急性、精确性、多元性、持续性等特点和气候条件差,道路状况险,预知难;专业模块多,保障单元杂,协同难;行动时间长,保障资源少,持续难;保障力量散,防卫力量弱,自保难等难点。要做好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应采取4项对策。战备工作求实。确保应急行动及时高效。执行非战争行动,从受领任务到部队紧急出动,准备时间短、标准要求高,要确保部队迅速完成车辆启封检修、物资器材装载起运,战备工作必须求实有效。一是保障方案修订求实,配套实用。针对不同作战样式、不同环境任务,必须注重配套保障方案的修订完善。对战备转级、集结部署、远程机动、增强防御、边境反击、撤离战场以及反恐维稳等行动的车辆装备保障工作程序、内容及标准,要依环境特点、任务要求等进行深入的梳理与研究,形成完整的方案体系,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军区针对边防部队装备车辆“散难保、远难供、坏难修”的实际,紧紧围绕提高部队核心军事能力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装备保障能力这一目标,采取军地结合的方法,近期利用2个月时间,组织部分军地巡修骨干对全区近千台装备车辆逐台检查、逐台判定、逐台维修,全面恢复边防部队车辆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5.
刘佑 《汽车运用》2008,(1):55-55
为全面掌握车辆技术性能.加强车辆资料信息管理.根据《装备管理条例》规定和车辆年终普查安排.结合年终车辆普查活动.2007年11月27日.军事交通学院院务部装备处在学院电视电话会议室组织了“车辆登记统计簿检查评比”.各单位分管领导、车管干部共35人参加。评比活动由装备处韩世春处长主持,院务部孙彬南部长到场检查指导。检查评比采取相互检查、逐项扣分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6.
为认真贯彻总部通用装备保障保养整治集训精神,深入抓好部队车辆装备保养整治工作,全面恢复提高现有车辆装备技术性能,更好地保障作战、训练任务的完成,近期,68210部队对所有车辆装备进行了1次全面技术普查,切实做到摸清底数,掌握车辆装备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7.
信息快车     
《汽车运用》2010,(12):52-52
77156部队对跨区演习参演车辆装备进行综合整治 为使车辆装备"三率"保持较高水平,确保部队跨区演习顺利进行,77156部队利用近4个月时间,对担负跨区演习任务部队的千余台车辆装备进行了综合整治。此次整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安全发展为根本,针对部队老旧车型性能不稳、常用车辆使用频繁、跨区演习机动距离远等特点,采取自查与普查相结合的方式,按照“调查摸底、集中整治、检查验收”3个步骤,为部队跨区演习车辆保障和行车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精细保障到位、装备绝不掉队”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滕金一  张军 《汽车运用》2005,(12):21-21
科学构建保障指挥网络 充分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借鉴吸收军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一套具有实战应用价值和数字化、信息化含量较高的车辆装备技术保障信息系统。其系统组成应包括:信息处理系统。由部队现装备和自行研制的地面微波传输系统、激光观测仪、远程诊断系统等组成。主要功能:建立输出和输入端接口,多层面、多途径地收集车辆装备技术保障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归类和分析,及时将结论提供给指挥人员、有关保障和作战单元;指挥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认真普查要严格按照车辆保养的有关技术要求,组织对所有车辆进行一次技术普查,进而为强制性保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普查前,首先要制定年度普查计划,包括普查的内容、时间、要求、实施方法及物资、器材的准备等,同时还应附有车辆检查技术要求、车辆完好率指标要求及整治车辆的技  相似文献   

10.
针对部队车辆配备时间长、路况差、任务重、损耗大等实际,为杜绝部分维修车辆与维修项目不符等问题,日喀则军分区装备部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车辆维修“三关”规定:严把车辆检查关;严把车辆送修关;严把车辆回收关。有效地促进了车辆维修管理。  相似文献   

11.
切实从提高思想认识上增强抓车辆安全管理的紧迫感各级党委和领导要高度重视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把预防车辆事故工作作为实现“两个确保”的重点,定期分析形势,查找隐患,做到警钟长鸣。要坚持抓工作先抓思想、抓落实重抓责任,使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五有五到位”(即:党委有安排、各级有责任、任务有分工、检查有标准、奖惩有依据;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落实到位)。要正确处理好积极主动抓与消极被动防的关系,坚决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以及消极保平安的错误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2.
近期,云南省军区针对边防部队车辆装备散难保、远难供、坏难修的实际,按照检验保障能力、提高保障水平、排除装备故障、指导帮带人员的要求,采取军地联动、深入营连、逐辆检修的方法,组织对全区边防部队车辆装备进行了大巡修。  相似文献   

13.
周密计划,预案充分。一是搞好分工,周密计划。结合演习考核中的远程机动保障任务,专门成立车辆装备保障领导小组,对领导小组成员细化分工,明确责任,联合后勤运油部门,对在编在位的所有车辆装备技术状况进行仔细普查,详细制定各类各型车辆装备的检查、维修、保养实施计划。二是区分力量,全面整治。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车辆装备的管理,提高完好率和出动率,71146部队于近期周密计划,组织机关和修理技术力量,对本部车辆装备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普查整治。一是围绕车辆装备安全技术状况和配套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建立了单车技术档案和车辆数据库;二是针对普查中存在的问题,拟制技术整治方案,明确了整治内容、方法和检查验收标准;三是及时组织人员对普查整治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5.
加强保障方案的制定。必须从实战出发,建立、完善高寒山地作战车辆保障预案。保障预案应坚持“与时俱进、全面设想、充分准备、保障高效”的原则。与时俱进,是指必须克服经验主义,充分认识高寒山地作战车辆保障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提高保障人员的职责意识。全面设想,是指在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加速推进和部队车辆装备的不断更新,车辆技术保障人才建设的地位日趋突出,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当前部队车辆技术保障干部队伍现状,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车辆保障需求,以时不我待和科学务实的精神抓好部队车辆技术保障人才建设。数质  相似文献   

17.
热带山岳丛林地客观上存在交通、经济落后,资源匾乏和物资储备难等困难。特别是随着车辆装备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作战中车辆装备数量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高,信息对抗激烈程度不断增加.信息作战中车辆装备保障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热带山岳丛林地作战部队车辆装备保障建设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部队执行高原寒区非战争行动,车辆维修器材保障具有临危受命急,车辆维修器材筹运紧;非常损耗多,车辆维修器材需求大;险存而道远,车辆维修器材补给难;新旧车型杂,部分车型维修器材筹措难等难点。这就要求在器材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汽车运用》2009,(9):53-53
日前,69220部队集中利用2天时间,对车辆助理员和修理连(所)长进行了通用车辆装备规范化维修观摩集训。集训系统规范了车辆装备保养和维修工艺流程,观念新、内容实、标准高、信息化含量多,体现了“两个规定”思想和车辆维修改革精神,体现了“数字化”检测、“机械化”维修和“信息化”管理的现代维修理念,为全师车辆装备规范化维修工作树立了标准,有效推动了部队车辆装备保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坚持统筹协调,健全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机制科学统筹是科学发展观蕴含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也是做好车辆装备工作的内在要求。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保障训与训保障融为一体,指挥、管理与技能密不可分。只有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装备保障训练机制,才能统筹协调好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工作,从而形成合力,促进车辆装备训练全面发展。当前,部队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工作的工训矛盾突出、训练落实难、新技术和新车型训练开展难、训练层次不高、偏训漏训、系统性不强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车辆装备保障训练与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应按照“加强统筹、拓宽渠道、逐级分训、分散培训”的原则,突出训练的层次性、统一性和实效性。建立院校、工厂、军区培训基地、部队等训练为一体的训练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分层进行训练,提高训练的效益。一是建立训练管控机制。运用目标管理科学,加强车辆装备保障训练管理控制,确立以提高整体保障训练水平为主要标志的总体目标,并围绕这个总体目标,横向按照技术、管理、战术等要素分别区分具体指标,纵向按车辆装备保障各专业层层分解,形成机关、营、连、排、班直至每个官兵的具体质量指标,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指标的严密的训练目标管理体系。二是建立训练统筹协调机制。加强车辆装备保障训练的领导,进一步明确各级车辆装备机关在训练中的计划、组织、指导、保障等方面的职责。积极协调训练中的各种矛盾,及时解决训练中的困难,确保训练扎实开展。要加强训练的计划,针对部队训练的现状和实际,科学拟制年度训练要点和年度、阶段、月、周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正规有序。三是建立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