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我国铁路轨道设计技术标准的历史和演变过程,并将我国轨道主要技术标准与德国采用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文中重点比较了客运专线和提速线路有碴轨道、无碴轨道的铺设标准,无碴轨道扣件设计参数、混凝土道床及过渡段设计原则,同时还对无缝线路设计标准、设计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德国铁路行业分规程RIL800.0110(线路的线形),即德国联邦铁路工程技术标准,制定于1999年9月1日,涵盖高速铁路、客货共线铁路、货运铁路、市郊客运铁路、短途货运及联络线等各类铁路的线路设计基础数据,是德国线路设计的基础。就其线路主要技术标准的计算参数的确定与中国现行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德铁路轨道技术标准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德国在铁路轨道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方面有较为先进的经验和完善的技术标准.而我国正处在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初期,对中德两国铁路轨道技术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取长补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完善我国铁路的轨道技术标准可起到借鉴作用.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对比表明:中德两国铁路轨道技术标准均是基于本国国情、路情及工程实践而制定和颁布的,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德国的铁路轨道技术标准较为完善,可为完善我国的铁路轨道技术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铁路线从运输性质上基本可分为客运专线、客货共线和货运专线铁路。适应于客运专线的技术标准是以运行动车组来确定其基本设计参数的,适应于客货共线的技术标准是以运行机车牵引车组来确定其基本设计参数的,货运专线铁路设计参照了客货共线铁路的技术标准,对于机车牵引客车车列的联络线技术标准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结合现行《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006)和西宁站改造及相关工程的实践对客车联络线纵断面技术标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为完善我国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技术标准,结合《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及德国铁路行业标准《土工建筑物和岩土工程设计、建设和维护》(Ril836—2013),从设计理念、计算荷载、路基结构、路基填料、压实标准、工后沉降标准6方面展开对比分析,提出中德高速铁路路基设计主要技术标准的差异性。研究结论:(1)中德标准中大部分要求是等同的,但在局部内容上设计思路存在差异;(2)中德主要技术标准参数取值基本等同,中国标准仍存在补充完善之处;(3)德国标准的保护层设计理念可用于我国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设计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6.
市域铁路设计速度为100~160km/h,采用宽体车和窄体车2种车型,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线路技术标准应与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相协调,线路平面设计标准应体现市域铁路特点。结合国内外市域铁路平纵断面标准研究成果,通过优化超高参数、参考行车v-s曲线并针对不同车型进行技术参数分析,提出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取值、线间距及其加宽值、长大坡道标准和竖曲线设置条件等设计技术标准。该标准适应我国市域铁路实际情况,在关注旅客舒适性要求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动车组的技术条件,与现行铁路线路设计标准相比具有一定创新性,充分体现了市域铁路特点,且技术经济性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铁路》1998,(4):29-33
介绍了德国有线提速改造的原则和措施、线路固定设施和有关技术标准,对德国应用摆式车体及德国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配合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我国在既有线提速改造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有待研究的课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铁路的提速和客运专线的建设,必须采用百米定尺钢轨。本文主要介绍了焊轨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工艺流程、生产能力、主要设备选型及设计参数选取、工艺平面布局、线路布置等内容,可为正在进行的焊轨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本文以埃塞俄比亚至吉布堤铁路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工程实践为基础,介绍该国经济特征、既有铁路现状、铁路技术现状和铁路运输保障系统等对铁路主要技术标准选择影响,以勘察、设计中东非高原台地斜坡地貌特点、工程设置方案、选线的技术难点和选线的技术思路为实例,论述埃塞俄比亚高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选择过程,提出东非高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选择方法及高原台地斜坡铁路选线技术和原则,以指导高原台地、台地斜坡铁路选线和铁路技术标准在不同气候、环境和地貌区的应用。研究结论:(1)东非高原台地斜坡铁路选线以长段和完整地貌进行为宜,并以线路长度、工程类型、工程量、曲线个数、设站个数等参数为比较重点;(2)工程类型的选择在确保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条件下,以当地便于实施且造价低优先;(3)工程措施需避免高填和深挖,以减少工程量,以穿越高原台地局部洼地时洪水位标高控制线路标高,雨季积水路段以侵水路基和平衡左右水位涵洞等一些适合非洲高原气候、环境和地貌区的原则为主。  相似文献   

10.
时速140km地铁线路主要技术标准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内设计时速超过100 km的地铁线路暂无相关规范标准。通过分析对比国内主要铁路及地铁设计规范在线路技术标准方面的差异,借鉴国内建成线的经验参数,以速度目标值140 km/h的地铁线路为例,选取合理的最大超高值、允许欠超高值、超高时变率、欠超高时变率及超高顺坡率,计算出不同曲线半径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值,并参考地铁设计规范计算出站端及区间竖曲线半径值。最后总结得出时速140 km地铁系统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1.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线路平纵断面主要技术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迫切需要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无砟轨道线路平纵断面的主要技术参数,以便作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提供技术参考。研究结果:研究提出了无砟轨道线路平面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夹直线及圆曲线最小长度、最大坡度、最小坡段长度、竖曲线半径等主要技术参数的建议值以及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12.
遂渝线路基上双块式无碴轨道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瑞谦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3):21-24,83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发展,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无碴轨道铺设施工技术,总结无碴轨道施工和维修的技术标准,已成为我国铁路发展的当务之急。 研究方法: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是国内首次尝试在路基上成区段铺设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中根据设计要求,从实践出发,不断探索和完善施工工艺,研制改进工装设备,从而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了施工科研任务。 研究结果:动车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试验段的成功建设对我国无碴轨道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进行了重点总结,包括控制测量、道床混凝土施工及裂纹防治、低弹模混凝土摊铺、轨排组装与精调等,并对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法国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设计标准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的轨道结构有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两种,两者各有优缺点。法国以在高速铁路上铺设有砟轨道为特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在我国设计有砟轨道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彼此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的目的就是对中国和法国的有砟轨道设计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产品标准两者之间基本等同或等效,包括钢轨标准、扣件标准、轨枕标准、道砟标准;少量中国标准相对法国标准有所提高,包括有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焊接接头精度;部分标准在内容和体系上两者有所差异,但均基于自身的长期经验的总结,包括道床标准、无缝线路标准、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标准、线路养护标准。  相似文献   

14.
无碴轨道施工平面控制主要技术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对无碴轨道施工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提出适宜的建议。研究方法:结合无碴轨道平顺性铺设精度指标要求,从10 m弦正矢不超过2 mm的限差分析入手,依据误差理论,对平面控制的主要技术标准进行理论分析和估算。研究结果:得出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轨控制基标、施工精密导线以及GPS平面控制的主要技术标准,并提出投影变形控制及施工坐标系统设计的建议。研究结论:客运专线对无碴轨道铺设精度标准的较高要求,进而对施工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标准要求也显著提高。系统建立适宜精度标准的平面控制基准,是保障无碴轨道铺设精度指标顺利实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结合工作实践、工作需要,针对曲线超高的力学作用,系统分析对铁路技术条件的关键影响。以便在铁路线路设计中具有参考价值和必要的指导作用。研究结论:曲线超高是线路平面、纵断面设计和轨道设计的重要技术条件。(1)影响曲线半径、速度目标值等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2)影响着通过曲线的允许最高、最低速度,缓和曲线长度,铁路限界和轨道选型等技术条件的规定;(3)影响着铁路运输安全、旅客舒适度、运营养护成本等运输安全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引进来再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铁路工程设计单位在采用标准方面应与UIC标准(国际铁路联盟)接轨,设计人员应熟悉并研究UIC标准的相关内容、掌握UIC标准与国标在各专业内容之间的异同。养护维修基地是高铁安全运行和旅客乘坐舒适性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重点分析研究UIC标准和国标关于养护维修基地的关键内容及差异。研究结论:UIC标准和国标关于养护维修基地在设置类型级别、地点、规模和生产生活设施等方面均有异同。类型级别上两者相同,均为两级机构;设置地点两者有差异,国标规定设置在新线,UIC标准规定还可设在既有普速线路上;规模上两者占地面积相当,UIC设置的股道数量较大;生产生活设施上基本相同,铁路线路、加油设施和堆场的设置上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桥涵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为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桥梁无砟轨道成套技术,积累桥上铺设无砟勒道的设计、建设经验。研究结果:根据我国第一条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的桥涵设计特点,对无砟轨道桥涵设计过程中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桥涵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对高速铁路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目的:研究掌握中国华北平原区域地面沉降特征及其对高速铁路工程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与工程措施,供高速铁路勘测、设计及施工参考。 研究方法:本文结合某高速铁路北京至济南段沿线地面沉降情况,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铁路沿线各段落的地面沉降的幅度、速率及线路坡度的改变进行了计算和预测,并参考有关规范标准计算分析了不均匀沉降对高速铁路桥梁、路基及轨道平顺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研究确定了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区内的地表变形特征及其对高速铁路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对策。 研究结论:区域性地面沉降会改变线路坡度,同时对桥梁、路基及轨道平顺性会产生一定影响,而局部的不均匀沉降对高速铁路工程的影响相对较大,可通过控制地下水开采、合理选线、采取合理的线路坡度及适宜的工程结构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我国目前正在设计研究和建设的4座长大跨度重载高速铁路桥梁的结构设计及其技术特点。文章指出,中国高速铁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的铁路桥梁在跨度和结构类型上也受国家财力的制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中国幅员辽阔,地形条件差异大,过去的铁路线路技术标准也不尽相同;又加之中国铁路活荷载及高速铁路活荷载有别于世界其它国家的铁路活载标准。因此,中国工程师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探索设计适合中国铁路实际情况的大跨度桥梁。  相似文献   

20.
中外铁路水下长隧道消防系统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在我国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的背景下,铁路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对越江、越海铁路水下长隧道工程消防系统设计技术标准的需求日趋紧迫,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研究拟为铁路水下长隧道的消防系统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论:对广深港客运专线珠江狮子洋隧道和英法海峡隧道消防系统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狮子洋隧道在消防硬件系统配备更加完善,灭火的效率和可靠性有保证;消防的水量、水压保证设施到位;消防设施的监控力度加强,监控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大大提高;其它辅助设施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