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取8条高速公路的8个沥青混合料类型及20多个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最佳沥青用量的选定进行跟踪与剖析,对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如何使用体积法预估沥青用量从理论上做了详细阐述,经过沥青混合料下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工程实践检验,证明该方法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半柔性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讨论了半柔性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基体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按此配制的基体沥青混合料具有的空隙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适合海南湿热地区,抗高温车辙,抗水损害的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根据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SHBP)沥青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观点与方法,结合美国高性能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与标准,采用马歇尔方法进行海南省那东公路的沥青混合料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按材料体积设计沥青混合料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技术均为按材料重量设计混合料组成,而材料密度变化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较大。按材料体积设计方法可以避免这种影响,且可较好地平衡和改善沥青混合料高低温稳定性的矛盾以及抗滑性与水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体积极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离不开精确的基础数据,在进行了集料有效密度测量研究和粗集料间隙率试验探索系列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体积配比设计计算方法,经室内路用性能试验验证,用本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抗滑性能,防水性能,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马歇尔方法和旋转压实方法设计了两种橡胶沥青混合料,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两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发现两种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其中旋转压实法设计的混合料具有更好的嵌挤性能、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能力和抗疲劳性能。同时,与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对比发现,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优越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7.
间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形态入手,利用均匀设计法对骨架密实结构类型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体积法的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推荐级配。经室内路用性能试验验证,有本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抗滑、防渗、抗车辙以及耐低温和疲劳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运用新的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理念——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采用柔性路面在荷载作用下的机械模拟——剪切旋转压实仪(SGC)设计Superpavel2.5沥青混合料。用Marshall试验检测方法对Superpavel2.5沥青混合料进行现场施工控制.实践说明,用Marshall试验检测方法进行现场施工控制是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差距明显,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介绍并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进行比较。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首先利用空隙率与沥青用量关系曲线依据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初步确定沥青用量,然后进行析漏试验和飞散试验检验,最终确定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相似文献   

10.
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闯民  李宇峙 《公路》2002,(11):86-90
用旋转压实剪切实验机(GTM)设计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和粗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与一般沥青混合料相比,其压实要求高,压实难度大,压实是成功铺筑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的关键因素,从适合的压实限制、压实空间(层厚与集料粒径大小关系)、压实温度和压实作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以防止车辙为主的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设计的主骨料空隙体积填充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了根据主骨料空隙体积设计沥青混合料级配的新方法——主骨料空隙体积填充法。这一设计方法简便实用,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嵌挤骨架结构,可用于设计任意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且设计误差小,无需反复试配,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维他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介绍,引入维他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概念,并针对维他干法和湿法橡胶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配合比设计及理论分析,同时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维他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GTM的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项目来源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11年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1-02-001。 2主要完成单位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3主要技术内容 3.1技术特点 GTM设计方法是以路用性能为出发点,即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混合料力学特性-混合料结构特点-混合料结构参数,使沥青混合料的试验室组成设计及其成型方式逐步符合工程实际,使成型试件的材料特性与实际道路中更加接近。采用GTM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具有低空隙率、低沥青用量、高密实度、骨料排列致密等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些因素共同赋予了沥青混合料优异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解决措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坏能力一直是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解决的首要问题。实际工程中一般是在沥青中掺抗剥落剂或在沥青混合料中掺石灰。此类方案对沥青混合料其他性能的影响如何,通过系统地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变化规律、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能力,为酸性石料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特点与防冻抗滑作用机理.为保证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结构整体性和密实性,确定混合料类型采用骨架密实结构.由于橡胶颗粒的密度与集料的密度差距较大,传统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范围和设计方法显然已不再适用于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根据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特点,针对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基于主骨料嵌挤的体积法优化,提出了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法.依据此级配设计方法进行了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此级配设计方法设计的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设计的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钢渣物理性能试验分析了钢渣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可行性,并通过钢渣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检验分析了钢渣沥青混合料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与性能相关的法国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佩茹 《中外公路》2002,22(1):56-59
该文在简述法国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主要原理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简要讨论了性能相关的沥青混合料设计规范,最后将其与SUPERPAVE的水平1混合料设计方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水损害,冻融松散和温度开裂是季冻和潮湿地区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时必需给予特殊考虑的问题。本文针对青岛市环胶州湾公路年处自然环境条件,可能选用的铺面材料及高等级公路沥青磨耗层的功用,对其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特殊配比设计,设计时着重考虑了沥青混合料的抗冻融松散与水稳定性能,并进行了试验路铺面验证。通过此工程实例,探讨了TSR试验在研究沥青混合料抗冻融与水稳定性能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沥青混合料传统马歇尔设计方法与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对比,总结出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设计方法不足之处和Superpave全新的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20.
针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特点,通过对目前冷再生设计方法的比较,提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的评价方法。介绍了乳化沥青配方早期强度选择的基本流程,最后通过混合料早期黏聚力,抗磨耗能力及取芯能力确定最佳乳化沥青配方,并结合工程实践说明新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