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型缓和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彦东 《公路》1993,(10):26-31
本文对复合型缓和曲线的性质,特点做了系统的分析,指出了该线形的适用范围。并针对公路勘测设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较为简捷,清晰的计算方法,导出了计算公式,并附有算例。  相似文献   

2.
卵型曲线中间缓和曲线段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设计手册·路线》是公路线形计算的规范文件,本文经对其中有关卵型曲线的计算及特征描述作了认真的分析和检验,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蔺惠茹  乔翔 《东北公路》2000,23(3):3-7,38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互通式立交设计及审查领域内一种直观方法,从新的角度对立交线形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缓和曲线基本功能与平曲线线形协调要求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公路基本型平曲线的通用设计公式及方法,对公路路线设计具有良好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缓和曲线设计的新法—等代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和曲线的设计是公路路线,互通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由新的角度,从分析回旋曲线的性质入手,利用回旋参数A=√2/2时回旋曲线的特征进行缓和曲线的设计,从而找聘种设计缓和曲线的新方法-等代曲线法,并利用高等数学的有奖理论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调查研究表明螺旋曲线与圆曲线交点问题在道路交叉设计中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依次通过上限值和下限值获取交点的编程式的全数学公式迭代法,并对所选实例进行了评价并以表格形式列出了结果。  相似文献   

7.
竖凸曲线与平曲线组合设计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借鉴了国外对曲线前必需视距(PVSD)的研究成果,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竖凸曲线上的视距变化,提出了符合中国的竖凸曲线与平曲线组合设计新方法,并用交通事故为指标对新旧两种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视距要求对路线平、竖曲线半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近年来公路路线设计的总结,从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出发,通过计算和对比分析,对平竖曲线半径的设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路卵型曲线设计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身高 《公路》1998,(8):17-22
本文在分析了公路卵型曲线现有设计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从基本平曲线的设计思路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可简单方便地设计计算常规单卵乃至多重卵型曲线,并且可用基本平曲线的放样方法对其放样。  相似文献   

10.
平曲线设计是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对此提出了详细的要求,由于不同设计条文所适用的使用条件有所区别,使部分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某些条文的解读产生了歧义.通过分析平曲线设计相关条文的基本原理,以对称基本型曲线为例,提出了不同条文适用的边界条件,并针对平曲线转角α≤6°、6°<α<12°及α≥12°三种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平曲线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高速公路和城市立交的大量修建,路线线形标准的不断提高,曲线形桥梁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我国以往的曲线型桥梁数量少,结构简单,施工时多采用现场浇筑,设计人员在曲线分析和计算中,大都采用近似方法试算解决,工作效益低,设计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在立交匝道上的缓和曲线桥梁,曲线的分析颇为复杂,使设计人员感到棘手。本人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对缓和曲线桥梁的曲线特征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推导出考虑到桥梁内外缘和内缘加宽等因素的参数方程,从现论上解决缓和曲线桥的曲线分析和计算问题。目前我院已就此内容,在IBM微机上开发计算程序,届时程序的使用将会对曲线桥梁的设计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宣道光 《公路》2005,(6):64-69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及《公路设计手册(路线)》是公路路线线形设计的规范性文件,依据缓和复曲线(卵型曲线)的基本原理,导出了与其特性直接相关的公式,并与规范对比提出了分析意见,可供设计、测量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耕 《上海公路》2000,(3):33-33,8
本文着重论述了连续梁桥设计的几个技术问题,如:中横梁刚度对荷载分配的影响、支座偏心距对扭矩分配影响,剪力滞后对翼缘板有效宽度影响等,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办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含有地上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的曲线桥梁几何设计,并结合实全我提出了曲线部分桥面加宽和超高的实用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采用复曲线时经常遇到的副曲线(第二圆曲线)半径的确定问题,推导出了副曲线半径的迭代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用切线支距法或偏角法测设中间缓和曲线时其坐标和偏角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有助于现场技术人员进行复曲线的设计和测设  相似文献   

16.
缓和曲线在公路平曲线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缓和曲线是构成公路平曲线的重要线形要素,为了获得较好的平面线形,则要合理应用缓和曲线,文中就公路缓和曲线的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加以叙述,以求得平面线形设计的合理、连续、均衡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在圆曲线隧道贯通中采用不等精度观测的误差。通过坐标变换,求极值,解误差方程及加权等手段,总结圆曲线隧道贯通在其重要方向上的误差瓣内在规律。并提出绘制误差曲线的简明方法。对隧道贯通的设计,施工定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公路平曲线的特性,通过对组成平曲线三种曲线元的分析计算,介绍了可广泛用于公路测量和设计的任意形状平曲线的测设方法。  相似文献   

19.
道路新型缓和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汽车行驶力学理论出发,研究以回旋线为特例的新型缓和曲线--回旋曲线族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论证了回旋曲线族作为缓和曲线符合道路行驶力学特性,对各种地形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作为一种新的缓和曲线设计方法应用于道路线形设计中。  相似文献   

20.
公路平曲线设计用曲线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外横向力系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适合我国的横向力系数μ标准,建立适合我国道路和交通特性的平曲线设计用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