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铅酸蓄电池作为汽车产品普遍采用的核心零部件之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匹配不当,则会造成汽车静置时间短、容易亏电、低温冷起动困难等影响。文章介绍一种汽车铅酸蓄电池匹配计算方法,首先采用经验公式对蓄电池容量进行理论计算,以确定蓄电池的理论容量范围。然后根据蓄电池容量估算范围,同时考虑不同电解液温度和蓄电池放电电流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通过汽车低温冷起动性能试验时蓄电池容量的减法计算,以起动次数和蓄电池剩余容量的多少评价蓄电池容量匹配的合理性,从而为车辆匹配经济可靠的蓄电池。最后,以某特种汽车低温冷起动蓄电池匹配计算为例介绍该方法的应用。该方法对汽车电气系统的设计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蓄电池电荷容量与发动机不匹配根据发动机类型和使用条件合理选用蓄电池的电荷容量,是提高蓄电池的经济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之一。启动发动机时,蓄电池输出的电流很大,一般达到150~20O安,在低温(-10℃以下)启动时输出的电流更是高达250~30O安。如果蓄电池电荷容量与  相似文献   

3.
白云飞 《汽车运用》2013,(11):38-40
蓄电池使用误区 (1)蓄电池电荷容量与发动机不匹配。根据发动机类型和使用条件合理选用蓄电池的电荷容量,是提高蓄电池的经济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之一。用起动机启动发动机时,蓄电池输出的电流很大,在一般情况下为150~200安,在低温(-10℃)启动时输出的电流高达250~300安。  相似文献   

4.
蓄电池是汽车电路的神经中枢,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车辆的正常工作。但由于有些车主及维修人员对蓄电池的使用维护不了解或不重视,从而造成蓄电池早期损坏,甚至损坏其他电气设备。 误区1:蓄电池电荷容量与发动机不匹配 根据发动机类型和使用条件合理选用蓄电池的电荷容量,是提高蓄电池的经济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之一。启动发动机时,蓄电池输出的电流很大,一般达到150~200A,在低温(-10℃)启  相似文献   

5.
对蓄电池在低温下的供电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改进蓄电池的结构,经过计算验证和试验验证,提高同等容量下的蓄电池性能,达到轻量化和降成本的目的,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最近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蔷电池摸底评估的情况。相比于电动自行车用阀控铅酸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有比能量高、容量受温度影响小、低温时容量衰减少、容量随循环衰减率小、大电流放电容量高等优势,在电动自行车上应用将会有很好的前景。但是,存在的问题还较多,导致实际使用的寿命不长,将会给用户带来麻烦,影响消费者对锂离子蓄电池的...  相似文献   

7.
车用蓄电池低温起动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蓄电池低温起动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极板结构、放电电流、电解液温度和密度)进行分析,得出了车用蓄电池低温起动的最佳性能参数;在柴油机低温起动试验台架上进行了低温起动扭矩、起动电压、起动电流及起动转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车用柴油机低温起动时,最大起动电流为678 A,最低起动电压为9.3 V,最大起动扭矩为200 N.m,起动转速提高了约52%,起动时间减少了12.5%,匹配后的蓄电池完全满足车用柴油机低温起动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放电能力下降带来的性能限制,以某款搭载了额定容量为271Ah磷酸铁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蓄电池模块低温放电容量试验和低温环境电池动态电压测试,探究动力电池的低温性能表现及其对整车行驶过程的影响。试验数据表明,相比于常温下动力电池的放电性能,低温环境下电池放电容量及电压显著下降,由此造成的放电电流限制对车辆行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起动过程及影响低温起动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对发动机的主要影响有:低温使润油粘度显著增大,低温使燃油气化不良;低温使蓄电池容量和端电压下降,火花塞不易跳火;低温使发动机机件磨损加剧。改善发动机冷起动的主要措施有:进气预热器、燃烧室电热塞、喷注起动液、装电加热器或燃油加热器、使用低温机油、采用新型高能量蓄电池、采用无触点式高能电子点火器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起动系统的电器匹配方法,由发动机的低温阻力矩与转速计算起动机功率,进而推算蓄电池容量、起动机主回路电缆截面积.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生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锂离子电池生热特性的研究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的基础。文章以电动汽车用11A·h电池单体为例,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比较了它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生热特性。经过试验验证,测试结果与仿真分析相符合,该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40℃时以1C放电终止,温升为20℃左右。指出由于该电池推荐工作温度为30~55℃,因此使用时电池外部应配有加热系统;当电池放电倍率始终小于1C时,可不配置强制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12.
以一款市售的40Ah三元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一致性的变化、高低温放电性能以及倍率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样品的容量一致性变差,低温特性和倍率充电性能变差,而高温放电特性和倍率放电性能基本无衰减。  相似文献   

13.
结合应用实例,阐述纯电动客车的动力电池装配容量与整车轻量化的关系,提出换电模式的电动客车其动力电池的装配容量也不宜过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锂离子电池组容量确定方法存在的效率低、能耗高且只能离线应用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池剩余充电电量的锂离子电池组容量快速估计方法。首先,基于充电电压曲线一致性原理,以电池组内率先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的电池单体电压曲线为基准,通过电压曲线的平移缩放与线性插值计算出各单体电池的剩余充电电量与剩余充电时间,从而实现各单体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在线估计,在此基础上实现电池组容量的快速估计。其次,在电池单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电池组的仿真模型,并在全SOC区域上对模型参数进行分段辨识。通过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得到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并对电池组容量进行估计。最后,对4个单体串联而成的电池组进行充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容量与估计容量误差为1.2%以内,验证了所提出的容量快速估计算法的有效性;利用所提方法估计出电池组容量与试验得到的电池组容量的误差为2.61%;该方法根据电池充电曲线的平移与缩放即可在线估计出电池组容量,可应用于新电池组容量的在线快速估计,能在保证3%估计误差的基础上将检测效率提高到传统方法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针对动力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高效准确估计其衰退后可用容量的问题,提出一种不依赖滤波算法的容量增量分析法获取不同型号电池的容量衰退特征,并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搭建可用容量估计模型。首先,分别分析低通滤波与小波滤波在获取容量增量曲线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比差分电压值在1、10、20、50 mV时容量增量曲线的形态。其次,采用移动方差算法对不同电压差分值下容量增量曲线的波动性做出评价,确定出峰值特性明显且平滑的容量增量曲线。提取曲线的峰值作为动力锂电池的老化特征,运用斯皮尔曼相关性系数验证老化特征与电池老化状态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引入门控循环单元建立锂电池的可用容量估计模型。最后,将不同老化测试条件下的2类电池老化数据集用于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估计模型能够有效估算锂电池全寿命循环内的可用容量值,2组数据集中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除个别值外,多数相对误差值在2%以内;数据组1中,分别选取电池1和电池3测试数据的前50%为训练数据,后50%为测试数据,训练结果绝对误差稳定在0.05 A·h左右,测试结果绝对误差在0.04 A·h左右;对电池2与电池3的全寿命循环可用容量做出估计,结果相对误差稳定在2%左右;数据组2中对电池5、电池6和电池7的全寿命循环可用容量估计结果的相对误差整体亦在2%以内;且模型能够对锂电池循环过程中出现容量再生现象的循环做出4%以内的准确估计,显示出良好的估算精度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黄煜  朱立宗 《时代汽车》2021,(8):99-100
如今,锂离子电池已成为新能源产业和SOC的研究重点。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电池容量估算和计算是其中的重点研究之一。SOC直接关系到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效率和安全性,正确的SOC估算和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增加锂离子电池工作的安全性,并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1]。相反而言,不合适的SOC估算和计算方法不仅会加速电池的老化,而且会带来电池爆炸和燃烧的危险,危害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本文对各种SOC估计和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以获得更成熟和广泛使用的电池SOC估计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帆 《汽车电器》2014,(5):37-40
现有的动力电池技术水平下,电动汽车必须使用多块电池构成的电池组来满足使用要求。由于同一类型、规格的电池在电压、内阻、容量等方面的参数值存在差别,使其在电动汽车上使用时,性能指标往往达不到单体电池的原有水平,严重影响其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本文对电池组内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生产、配组、使用、维护等过程提出弥补不一致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电动公交电池容量衰减造成里程焦虑增加、服务可靠性降低、电池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评估和发现电动公交实际运营过程中影响电池健康状态的关键因素并划分电池状态尤为重要。基于电动公交长时间实际行驶过程中的充放电数据,结合安时积分法与最小二乘拟合建立电池容量估计模型,并据此计算各充放电片段的电池健康状态。进一步考虑电动公交在途特性,从电池组充放电属性、车辆行驶工况、公交营运状态3个角度提取可能影响电池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影响因素组合为12个影响因子,使用随机森林回归构建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模型,从而根据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反推获得各影响因子的重要度。最后考虑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度,利用加权聚类算法梯次划分电动公交电池健康状态为4个类别,下降梯度分别为-0.013 6、-0.011 9、-0.003 4、-0.002 8,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了同一条线路不同梯次的车辆电池组在放电深度、速度标准差、最大加速度和刹车次数等影响因素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荷载、电池电流释放情况、车辆行驶中速度的变化、电池的使用时间、线路拥挤状况以及电池充电深度大小对于电池健康状态的影响程度较大,而在公交营运状态相同条件下,驾驶人的行为对电池健康状态衰减程度有着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4 A·h的21700型锂离子电池研发了蜂巢式液冷电池模块,并通过搭建的试验平台测定其充/放电过程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在25℃环境温度下,0.5C恒流恒压充电和1C恒流放电过程中,电池模块的最大温差均被控制在2℃以内;40℃环境温度下,1C恒流放电过程中,当冷却液流量大于1 L/min时电池模块的最大温差能保持在所要求的5℃以内。说明蜂巢式液冷电池模块冷却性能优良,可为未来电池热管理方案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屈颖  李远  杨明 《汽车电器》2014,(4):10-12
介绍一种汽车整车电量平衡的理论计算方法,并以某公司一款汽油皮卡车为例,讲述如何通过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用电量计算,来确定发电机的参数和蓄电池的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