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汶川大地震后的赈灾行动中,中国集中了100多架直升机,为灾区搭建了一条空中生命通道。这些直升机大多来自空军和陆军航空兵,米-171系列、S-70C“黑鹰”、直-8K、直-9几乎全部投入了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2.
军事新闻网2006年11月8日报道,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塞班”号(LHA2)和直升机反水雷中队(HM15)“黑鹰”中队一起,于11月7日成功地在波斯湾完成了一项训练演习。  相似文献   

3.
从迷雾后走出的直-10 美国陆军航空兵在越南战争期间装备的AH-1揭开了武装直升机发展的序幕,随后前苏联和欧洲国家先后开始发展自己的武装直升机。经过近40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目前武装直升机的研发和使用已经形成了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三大集团,南非、日本和印度则属于新兴角色。  相似文献   

4.
河北唐山读者宁明达问:国外的直升机航母与两栖攻击舰有什么区别? 答:从广义上讲,但凡以搭载直升机为主的大型水面舰艇都可以称为直升机航母。按照用途分,直升机航母可分为反潜直升机航母和登陆直升机航母。其中后者就是美国所称的两栖攻击舰,典型代表为“硫磺岛”级。  相似文献   

5.
直升机母舰是一种重要的大型多用途水面舰艇,在两栖作战方面能力突出。作为老牌海上强国,英国对于两栖作战历来极为重视,因此对能进行“垂直登陆”的直升机母舰也就倍加喜爱。二战后,英国皇家海军曾改装了多艘直升机母舰,一度拥有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垂直登陆”作战能力。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英国却因经济实力衰退、军费不足等原因退役了所有直升机母舰。直到进入90年代后,英国皇家海军才算有了新的直升机母舰,它就是本文的主角——“海洋”号直升机母舰。  相似文献   

6.
序 直升机的装备及其在战场上的大量应用促成了武装直升机的出现,世界上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是美国在越南战场上使用的AH-1武装直升机。1967年,AH-1武装直升机首次投入越南战场,主要执行火力支援和护航任务,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和对战场的适应能力,为武装直升机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以AH-1、AH-64和米-24为代表的第一、二代武装直升机在上世纪的两伊战争、苏联侵阿战争、海湾战争和几年前的伊拉克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武装直升机具有较强的火力和一定的防护能力,具有机动灵活、反应迅速和目标特征小等优点,除能在低空和超低空对地面目标进行猛烈打击外,还被称为争夺“一树之高”制空权的“空中坦克”,因而成为现代化战场上的重要军事装备之一。  相似文献   

7.
黄斌  郝桐  赵启兵  何巍 《船舶工程》2020,42(5):5-10
基于CFD技术建立了一种舰载直升机配平分析方法,以动量源的形式计入直升机旋翼作用,用于分析舰船/直升机之间的耦合干扰问题,并可实现舰机耦合干扰流场的快速计算,突破了原先飞行力学模型中气动参数单向耦合方式的局限性。在该方法中,控制方程选取N-S方程,湍流模型采用k-ε模型,求解方式采用隐式耦合方式,网格上运用自适应切割体网格进行划分,并引入舰载直升机安全着舰判据,发展了一个可用于计算舰载直升机着舰理论风限图的模型。应用建立的方法,以黑鹰直升机作为算例,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应用该模型计算得出了特定舰机组合下的理论风限图。  相似文献   

8.
烽火硝烟中的“眼镜蛇” AH-1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近距火力支援,其机载武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能利用“陶”式和“海尔法”导弹及火箭、机炮有效地摧毁敌方直升机、坦克装甲车辆、掩体工事和高炮阵地,还可执行为突击运输直升机武装护航、指示目标、侦察、反直升机作战、对付有威胁的固定翼飞机等任务。自投入使用以来,在几乎所有的战场上——越南、中东、拉美、阿富汗、巴以冲突现场……只要有美国大兵及其铁杆盟友,就有AH-1在低空呼啸掠过时的轰鸣。  相似文献   

9.
“海军一号”(确切地说应该是“海军陆战队一号”,只是“海军一号”更加简洁,并且已经约定俗成了)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直升机中队对于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前者是鼎鼎大名的美国总统专机,后者专门负责与前者相关的一切行动。两个“NO.1”真可谓天作之合,相得益彰。本文将对这两个“NO.1”作一番近距离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月20日,美国公布了最新一轮对台军售清单,其中包括12枚"鱼叉"导弹训练弹、2艘"鹗"级近海猎雷艇、60架UH-60M"黑鹰"直升机、60套指挥控制系统、114枚"爱国者"PAC-3地空导弹及3套雷达系统,总价值高达63亿美元。这是继1993年美国售台200枚"爱国者"-2型地空导弹(价值高达100亿美元)后迄今最大的一笔军售项目。奥巴马政府同以往美国政府一样,仍然将台湾视为牵制中国的重要砝码,为了其在亚洲以及世界的政治、军事利益,始终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完全统一,极力提高台湾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以形成对中国大陆所谓的"军事平衡"。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是建国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破坏力最强、损失最多、救援最为困难的一场自然灾害。由于震区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复杂,高山林立,地震几乎破坏了所有的地面交通网,通往灾区的地面交通也全部中断,因而对灾区的救援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地面通道没有打通的情况下,开辟空中通道进入震中实施救援就成为最为快速也是唯一的手段。中国空军、陆航以及民用航空力量在很短时间内调集了国内几乎所有可用的100多架各型直升机,为灾区搭建了一条极为重要的空中生命通道,并为后续救援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次建国以来最大的空中救援行动可以看作是对中国直升机工业的一次检阅和考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此次救灾也暴露出了中国空中输送能力存在严重不足,特别是受到直升机工业研制能力不足、技术水平落后影响,国产直-8、直-9直升机在行动中的表现与国外引进的米-17/171、S-70C、米-26等直升机相比,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所发挥的作用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人们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直升机工业、特别是大中型直升机的发展与国内需求及世界直升机技术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在2008年11月举行的第7届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最新装备的直-8K首次公开亮相,进行了动态及静态展示;在2009年10月1日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中,10架由空军和空降兵部队的新型直-8K、直-8KA直升机组成的受阅编队飞过了天安门上空,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检阅;2010年3月18日,在直-8F的基础上研制的最新改型AC313实现了首飞,使直-8系列的技术、性能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全新高度,在整体技术上缩小了与国外同类型直升机的技术差距。作为国内目前吨位最大的直-8直升机,在经历了十几年徘徊不前后,通过技术改进终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批量生产,这对于提高中国空中机动、兵力投送能力都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随着直-8系列直升机的技术逐渐成熟,也为中国空军、陆航乃至海军航空兵对大中型直升机的需求提供了一个相对理想的选择,也为其后续的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舰载机不断向高性能、多功能化发展。在9个航母的保有国之中,法国致力于“标准”F系列的开发、俄罗斯使用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Su-33战机、美国和巴西尚未有明确的计划,其它各国家更倾向于使用F-35B/CJSF成为其舰载机的主角。为减少人员伤亡,各国也正在积极开发无人机。而在主要担负救援、反潜、掩护登陆任务的舰载直升机方面,则有用于反潜的S-70B“海鹰”系列以及用于掩护登陆CH-46E的后继型MV-22B“鱼鹰”直升机。图7。  相似文献   

13.
11780型两栖攻击舰是苏联海军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并曾计划批量建造的一种大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它和美国当时正在发展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一样,集直升机垂直登陆、登陆艇平面登陆、两栖船坞运输、登陆物资运输和两栖作战指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很强的两栖作战能力,是当时苏联实施大规模两栖作战不可缺少的主要舰艇。  相似文献   

14.
对武装直升机发展的影响 AH-1G是具有革命性的武器,因为它是第一种完整的、独立的武装直升机,它使陆军的作战空间由二维变成三维,彻底改变了传统陆军的作战方式,各军事强国都据此对《作战纲要》和《陆军战斗条令》作了相关修改。其实,美国并不是最早提出武装直升机设想的国家,早在1944年,纳粹德国就在Fa-233“龙”式直升机的头部装了一挺7.92毫米机枪,以应对盟军战斗机的攻击。  相似文献   

15.
舰载直升机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航空反潜装备,它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水面舰艇的海上攻防能力,延伸了攻击范围,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海战模式。随着现代海战向立体化、大纵深、多层次方向发展,各国海军迫切需要掌握海上制空权,维护海洋权益,保障领海安全。由于舰载直升机可以担负海上反潜反舰、两栖突击、空中预警、侦察救护以及电子战、反水雷等多种任务,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舰载直升机的发展。不仅像美、俄等军事强国建立了舰载直升机部队,一些中小国家海军也开始大量装备舰载直升机。中国海军的舰载直升机部队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建设的,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海军一支不可缺少的海空力量。  相似文献   

16.
1967年秋的一天,一队北越士兵在丛林里静静地潜伏着,准备伏击美军UH-1直升机队。突然,两架从未见过的直升机斜刺里突然杀出,那奇特的外形和携带的武器让士兵们感到诧异,瞬时,诧异就化为了惊恐——雨点般的40毫米榴弹在人群中炸开,7.62毫米子弹像旋风一般扫过丛林…… 这是越战中后期一个普通的场景,那架外形奇特的直升机就是世界上第一种武装直升机——著名的AH-1G“眼镜蛇”。它诞生于美国陆军,却在海军陆战队打出一片天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空中加油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达到实用化标准,随后的50余年里其应用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已经成为很多国家航空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空中加油技术现已发展出软管—锥套和硬管—接头两种类型,很多国家都通过研制、改装或采购的方式获得了固定翼飞机的空中加油能力,但对直升机来说,目前却只有美国为部分型号直升机装备了空中加油设备。直升机的空中加油技术相对固定翼飞机有许多特殊之处,该技术在军用直升机作战体系中的地位及所起到的作用很值得我们关心、学习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美国海军从1949年开始研究利用直升机进行反潜作战,1951年在佛罗里达州基尔维斯特基地组建了第一反潜直升机中队(HS-1),装备了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的11045直升机(后改称H-19,公司编号S-55)。作为世界上第一种专用反潜直升机,H04SX具备搜索潜艇的能力,不能攻潜。1952年6月,美国海军又向西科斯基公司订购了HSS-1反潜直升机(后改称SH-34,公司编号S-58),这种绰号“海蝙蝠”的直升机从1955年8月起进入美国海军服役。HSS-1是装备吊放声呐的第一种实用反潜直升机,它在作战时采用搜潜与攻潜分别执行的方式,即装备声呐的直升机只负责搜索潜艇,挂载反潜武器的直升机只负责攻潜。  相似文献   

19.
今年7月12日出版的《东京新闻》披露,日本海上自卫队正式决定,在2004年度防卫经费预算中申请1200亿日元,建造一艘类似轻型航空母舰的直升机护卫舰。该舰建成后将成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的作战舰艇,成为护卫舰队的指挥舰。尽管日本官方称其为“直升机护卫舰”,但《东京新闻》报道指出,新型护卫舰就是航母型舰艇。由此,日本的航母梦再一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2007年8月23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的水面战舰——16DDH(舷号DDH-145)直升机驱逐舰将在石川岛播磨重工横滨船厂下水,计划于2009年3月服役。16DDH满载排水量达18000吨,拥有全直通飞行甲板,最多可搭载11架直升机,可同时起降4架直升机,一旦搭载美国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即可成为轻型航空母舰。作为日本海自护卫队群(即“八八舰队”)的新型旗舰,16DDH配备有日本最新研制成功的先进舰载作战指挥系统与指管通情电监侦(C4ISR)设备,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则是被称为日本版“宙斯盾”系统的先进技术战斗系统。 日本海上自卫队是亚洲装备技术水平最高的海上力量,在美国海军装备“宙斯盾”系统后不久,日本海自即于80年代末期引进4套“宙斯盾”系统建造了4艘“金刚”级防空驱逐舰,并在21世纪初期又建造了2艘装备先进“宙斯盾”基线7.1系统的“爱宕”级驱逐舰。但“宙斯盾”系统体积庞大,造价也非常昂贵,难以大量装舰。因此,早在80年代“宙斯盾”系统诞生后不久,日本即在自身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仿效“宙斯盾”系统研制新型舰载作战指挥系统,并将其命名为先进技术战斗系统(ATECS)。该系统历时20多年,在21世纪初期方研制成功,其间技术指标不断调整,并吸收了“宙斯盾”系统的部分先进技术。ATECS是日本海自新型驱逐舰的作战神经中枢,首艘配备该系统的是16DDH直升机驱逐舰,第二种配备该系统的是将于今年开工的19DD多用途驱逐舰。由于ATECS与“宙斯盾”系统一样综合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与高速数据处理系统,所以也被称作日本版的“宙斯盾”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