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承载板法和重复加载三轴试验探究某压实稳定粉土路基在最佳含水量、4种压实度下的回弹变形特性,分析了压实稳定粉土路基动态回弹模量与强度指标CBR的相互关系。重复加载三轴试验方法采用参照我国现行路基设计试验方法的三轴重复加载试验方法。研究得出:压实稳定粉土路基动态回弹模量与CBR和压实度呈双参数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改善高含水率粉土路基工程力学性质,同时节约工程造价,采用草木灰+石灰混掺方式对高含水率粉土进行了改良实验。结果表明:草木灰和石灰均对粉土具有降水作用,但石灰的效果优于草木灰,两者混掺时,草木灰可起到分散的作用,从而提升降水效果;当草木灰掺量为15%,石灰掺量为4%时,对高含水率粉土的改良效果最好,相比素粉土,粘聚力、内摩擦角和单轴抗压强度分别提升800%、19.4%和300%;固化改良之后的粉土在碾压2遍后,压实度>94%,可满足上、下路基的压实度要求,碾压5遍后,压实度>96%,可满足上、下路床的压实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交通循环荷载下黄河冲积粉土的动态特性,基于室内应力控制式动三轴试验,并考虑动应力、含水率两个因素的变化,研究了压实粉土的累积塑性变形、回弹模量及临界动应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循环荷载下压实粉土的累积变形与动应力、含水率的高低均有关,动应力越大,累积变形随含水率增加而增长较快;压实粉土的回弹模量随动应力增加而缓慢降低,随含水率增加线性减小;压实粉土的临界动应力随含水率增加线性降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粉土路基的特点及水损害进行分析,引入 SCP 除湿剂,与水泥、生石灰改良粉土室内试验进行对比,研究改良后粉土的物理性质指标、颗粒组成、强度及水稳定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SCP除湿剂可用作粉土路基改良剂,可较好地改善粉土的物理性质,提高粉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该研究成果为既有线路基改良技术提供了试验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的液限低.塑性指数小.CBR值及强度低,水稳定性差。在路基填筑施工中.如果机械设备不配套及施工技术措施不合理,路基压实度很难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依托某工程对粉土物理特性和粉土路基压实工艺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粉土的压实标准,其对粉土路基压实控制与压实效果评价是一种良好的借鉴,对粉土路基施工与效果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粉土作为填筑材料的路基受雨水或地下水浸泡冲刷,其强度发生衰减,以浙北地区长三角粉土为例,首先通过室内试验获取该类型粉土化学、矿物组成,得到其物理力学性质,以及作为路基填土所需的压缩、渗透性能与抗剪强度;在此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粉土路基边坡稳定系数,定义不同水位高度的4种工况,得到不同程度的粉土路基强度衰减后稳定系数。  相似文献   

8.
改性膨胀土路基受水特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研究了路基土场土的物理性能、矿物组成及胀缩特性,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土场土膨胀潜势;通过多种配比的石灰改性方案分析,土样胀缩性能均有明显改变。以所选土场土填筑试验工程,观测自然受水条件下高压实度膨胀土路基受水特性,发现路基成型初期受水后,含水量急剧增加,压实度明显降低,强膨胀潜势层位出现在高压实区;90d后路基弯沉观测趋稳定,路基强度形成。结果表明弱-中性膨胀土石灰改性后填筑的路基,其受水影响主要表现在路基成型初期,自然失水干燥后路基强度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9.
渗透系数是衡量土体水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了解粉砂土路基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在不同试验路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在最佳含水率、不同压实度的条件下进行了室内变水头渗透试验,得出了相应条件下粉砂土的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粉砂土的渗透系数随着土体压实度的增大而减小,压实度是影响土体渗透系数的重要因素,现研究可为今后粉砂土路基及类似土质路基的施工和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粉土的工程性质较差,是比较差的路基填料。针对目前粉土路基填筑技术的研究仅局限在施工技术方面的这一不足,从粉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出发,概述粉土的工程特性、压实标准以及压实机理.对于摸索和提高粉性土路基压实的施工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含砂低液限粉土在太长高速公路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太(原)-长(治)高速公路施工中,针对含砂低液限粉土路基难以施工.路基压实度难以控制等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分析了含砂低液限粉土的施工特点和施工性能.影响压实的因素与控制措施.总结了含砂低液限粉土路基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2.
石灰改良膨胀土填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襄樊至老河口段路基工程为依托,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试验,对石灰改良膨胀土的物理性质、胀缩性、强度特性、水稳定性和干湿循环下其强度变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改良土的塑性指数降低,胀缩性减弱;石灰改良土的抗剪强度与掺合比、养护龄期和压实系数均呈正相关性,石灰改良土最佳掺合比为5%~7%,60d龄期之后石灰改良土的抗剪强度基本趋于稳定;石灰改良土水稳定指标在0.70以上,具有很好的水稳定性;石灰改良土抗剪强度指标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呈衰减趋势,但当干湿循环次数较大时,石灰改良土的粘聚力随循环次数的增加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现场压实质量检测结果表明,石灰改良土路基质量基本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低液限粉质土压实机理的研究,结合保定某高速公路一标段试验路段的施工,分析了低液限粉土路基施工工艺及压实控制指标。通过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用空隙率控制路基压实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能够适应工地土类多变,含水量各异等自然情况,路基具有较强的水稳性,因而更为符合实际,技术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广东省地区路基内部含水率变化,采用SEEP/W软件,来模拟降雨强度、压实度、地下水位对路基内部含水率的影响,并结合广东省某高速公路路基现场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路基内部土壤动态含水率受降雨强度和压实度的影响显著,受地下水位的影响不明显,含水率与降雨强度成正比,与压实度、地下水位成反比。通过现场检测可知,不同季节条件和不同深度下,路基内部含水率有显著差异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粉性土路基路面施工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在粉性土路基路面施工中如何控制含水量提高压实度以及施工中会遇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粉质黏土-水泥搅拌土强度,使其与钢筋或型钢共同作用形成水泥土搅拌墙。以南昌地区粉质黏土为例,在现有水泥土改良剂性能研究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化剂,采用正交试验,对16组粉质黏土改良方案形成的搅拌土开展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渗透试验,研究水泥、水玻璃、生石膏和生石灰不同配比对粉质黏土改良后强度性能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搅拌土的抗压强度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泥掺量、水玻璃掺量、生石膏和生石灰掺量,确定粉质黏土固化改良的最优配比为水泥掺入比24%、水玻璃6%、生石膏2%、生石灰0、萘系减水剂1.5%,并推荐在水灰比为1.5、粉质黏土含水率为12%时使用。经过筛选固化剂和优化配比后,粉质黏土在标准龄期28 d时强度可以达到8.6 MPa。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对高强粉质黏土-水泥搅拌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高强水泥搅拌土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17.
压实使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使路基的塑性变形明显减小,使路基的透水性和因冰冻而引起的不均匀变形减少,使毛细上升高度减少,从而保证路面具有足够的抵抗车辆荷载作用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能,提高道路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8.
在高寒地区较为理想的路基填土是碎石土,为进一步了解碎石土在冻融循环后的强度变化规律,在不同试验路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在最佳含水率、不同压实度的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室内CBR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标路基土在经过冻融循环作用后CBR强度均有所降低,压实度是影响路基填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可为今后高寒地区碎石土...  相似文献   

19.
以沙漠区风积沙路基土为依托,检测了典型路面病害路段不同深度试样的化学成分,基于土水势原理,分析了路基内盐分与水分的迁移特点;以95%的压实度分层填筑土样,采用自制试验装置测试模型土柱的含水率与导电率,研究了最佳含水率条件下温度梯度对路基内水盐迁移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病害路段路基土为细沙,基层与路基土含盐成分均以可溶性硫酸钠与钾盐为主,在-6℃~0℃会形成Na2SO4·10H2O,发生体积膨胀,当遇到外界水分的进入,就会加剧路基土盐胀和路面隆起破坏;路基压实一周后,土样5cm深度处含水率降低了1%~2%,硫酸根含量降低了0.05%~0.06%,在35cm深度处含水率升高了0.5%~0.8%,硫酸根含量降低了0.12%~0.14%,在重力势与压实的双重作用下,均质土体出现快速且明显的水盐分层现象;在外界温度作用下,土样25cm深度范围内温差为20℃~30℃,超过25cm深度范围,温差约为1℃,随着深度增加,温度梯度变化量逐渐减小,最终趋于0;风积沙路基内部水盐分布随深度先降低后增加,水盐场随深度分布呈现"对勾"状规律;风积沙路基内部的水盐迁移是由气、液两态混合作用的结果,在高温作用下,路基顶面10cm范围内水气迁移占据了主要的迁移方式,而在10cm以下主要由细沙构成的风积沙内无法形成有效的毛细水上升孔道,水分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进行迁移,在降温作用下,液态水携带盐分上升,在路基顶面形成盐分积聚现象。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吉舒高速公路项目路段中过湿粘性土含水率较大、在填筑路基时难以满足压实要求的问题,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对该路段两种经过生石灰处置的过湿粘性土的压实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塑性指数大的粘性土经过生石灰处置后物理性质变化明显,处置后土体的塑性指数与黏粒含量显著下降,施工时允许的含水率上限变高,压实性能改善明显,可以当作路基填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