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桥梁的动力特性(固有频率和振型)是结构动力分析和抗震分析的重要参数。该文以东沙大桥为例,利用ANSYS建立空间动力计算模型,分析了桥梁主要结构参数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独塔混合梁斜拉桥,边垮辅助墩可以大幅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而且斜拉索的稀密程度、索塔、钢混比对其自振频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协作体系的动力特性主要包括体系的自振频率和主振型,它是协作体系结构动力分析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金马大桥这种独特的协作体系结构进行了动力特征分析,给出了前20阶频率和相应的振型,并且对同等跨径的普通斜拉桥和剪力铰方案做了相应的动力特征比较分析,同时分别计算了各种结构参数变化对协作体系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对其影响规律作了详细的讨论,本文的结果为协作体系的固有振动分析和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湛 《公路交通科技》2010,(12):237-239
斜拉桥结构的振动特性参数(振动频率、振型及阻尼比)是大桥动力学性能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结构总体状态的一种表征。斜拉桥结构的结构体系问题、抗风性能、抗震性能均与大桥结构的动力特性密切相关。本文采用Midas Civil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了某半漂浮体系钢箱梁斜拉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大桥的动力特性,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大桥的动力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5,(1)
上海杨浦大桥为主跨602m的双塔空间双索面钢-混结合梁斜拉桥,连续服役已有20年。在对大桥自振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环境激励法进行现场实测,获取了包括索塔、主梁在内的全桥整体动力特性,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以竣工时结构完好状态下的实测动力特性为基准,通过历次模态试验结果比对分析,研究了大桥结构整体状况的变化程度及原因,结果表明该桥运营以来自振特性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桥梁整体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东沙大桥(独塔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桥梁的有限元模型,从斜拉索的弹性模量、截面面积的变化等方面研究了斜拉索的损伤对于斜拉桥动力特性(即自振频率和振型)的影响,得出了研究结论,为斜拉索的损伤识别和损伤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结合实际工程,利用有限元原理,对混合梁斜拉桥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出一座混合梁斜拉桥的前十阶自振频率及其对应的振型,并结合混合梁斜拉桥的结构特点,重点分析了边跨辅助墩的设置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计算悬索桥特性的3种方法首先做以比较,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座自锚式悬索桥———吉林松花江大桥的结构特点,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了大桥的三维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采用脊梁模式简化桥面系结构;对桥梁其他部位的模拟进行分析;计入了几何刚度。通过静力计算获得了调整悬索桥索力的方法和标准,而后对大桥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获得了大桥的自振频率和振型,最后按照4种不同工况做动力特性的对比计算和分析,总结了影响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俊博  金耀  陈文礼  李知强  谭啸 《公路》2024,(1):145-150
在对某大跨度悬索桥进行维修加固期间,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对大桥钢箱梁加固前、中、后等全过程环境荷载和结构响应情况进行持续伴随监测,掌握桥梁加固全过程监测数据变化情况,并对加固前后的梁端纵向位移、主梁挠度、塔顶偏位和桥梁动力特性等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从桥梁整体刚度、振动特性等方面评价大跨度悬索桥加固后的结构状态。结果表明,钢箱梁维修加固对大桥梁端位移和主梁挠度位移幅度和振动频率无影响,加固后索塔偏斜符合索塔变位规律,各阶频率未发生较大变化,本次钢箱梁维修加固未影响大桥整体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9.
以跨径为720 m、桥面距地面516 m的世界第一高钢桁梁斜拉桥—北盘江大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2016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大桥自振特性理论分析。介绍了钢桁架斜拉桥动力荷载试验方法和过程,对大桥的固有频率、动应变等实测参数与理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桥数值分析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实测整体刚度大于理论刚度,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结构受力特性正常,可为同类钢桁梁斜拉桥检测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朝阳沟水库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空间力学模型,分别计算多箱室波形钢腹板箱梁、传统砼腹板箱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通过对比两种截面形式的动力特性研究多箱室波形钢腹板箱梁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将砼腹板换成波形钢腹板后,箱梁刚度和受弯性能得到改善,同时通过合理设置横隔梁,其抗扭性能得到提高;分别构建多箱室波形钢腹板箱梁部分斜拉桥、连续刚构桥和传统斜拉桥空间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结构形式多箱室波形钢腹板箱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分析3种桥型的动力特性和刚度,结果显示,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的动力性能、主梁刚度优越。  相似文献   

11.
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是研究斜拉桥动力行为的基础,其自振特性决定其动力反应的特性,单塔斜拉桥作为一种新型的斜拉桥结构形式,其动力特性不同于传统的双塔斜拉桥。文章应用大型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对营口民生路大桥进行动力分析,得到了非对称弯单塔斜拉桥的一些动力特性,为同类型桥梁的动力特性分析提供参考。采用标准反应谱作为输入的谱曲线,在频遇地震、多遇地震、罕遇地震情况下,考虑了纵向、横向、竖向输入下该桥的地震响应,分析了其抗震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本桥的杭震能力是有保证。  相似文献   

12.
宁波招宝山大桥是曾经严重事故、后经局部拆除加固重建的大型独塔不对称斜拉桥,目前成桥状态十分复杂。为了评估大桥的使用性能和建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需要符合实际结构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在采用精细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以实际测量的动态试验数据为依据,应用基于灵敏度分析为基础的模型修正法,对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基于振型的模态确认准则的相关性计算表明,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比较好的反映了结构的实际状态,由此计算分析了成桥状态的动力特性。相关结果可为后续结构健康检测、损伤评估与维修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江西九江长江公路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江西九江长江公路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该桥的空间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得到该桥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分析结果表明该大跨度半漂浮体系斜拉桥具有自振频率较低、基本周期较长、模态较密集、振型相互耦合等特点,为进一步进行抗风动力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南昌八一大桥的动载试验进行了阐述,通过脉动试验、跳车和刹车试验、跑车试验,获取了桥梁自振频率、阻尼系数及冲击系数。所得数据与桥梁加固前数据对比,对桥梁当前动力特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对南昌八一大桥的动载试验进行了阐述,通过脉动试验、跳车和刹车试验、跑车试验,获取了桥梁自振频率、阻尼系数及冲击系数。所得数据与桥梁加固前数据对比,对桥梁当前动力特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独塔斜拉桥是由塔、梁、墩和索构成的一种组合体系桥梁,结构形式较为复杂。文章以广西南宁白沙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基于ANSYS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自振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环境随机振动法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说明所采用的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桥梁结构的实际状况,同时也说明大桥在运营状态下的动力特性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李湛 《公路交通科技》2010,(11):169-171
悬索桥结构的振动特性参数(振动频率、振型及阻尼比)是大桥动力学性能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采用Midas Civil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了某单跨简支钢桁架悬索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大桥的动力特性,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大桥的动力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以验证数值分析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央扣索对单跨简支钢桁梁悬索桥自振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跨独塔斜拉桥的自振特性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招宝山大桥是一座跨径较大的独塔斜拉桥,结构形式较为复杂。本文介绍了桥梁自振特性的现场测试情况,建立了基于实体退化单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和测试结果的比较说明环境随机振动法的适用性和计算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同时也说明了招宝山大桥在运营状态下动力特性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振型动能法的大跨度斜拉桥振型分析和模态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拉索的自身振型以及与塔梁相互间的模态耦合作用被人为忽略和单凭振型图难以识别出主梁的主振型两大问题,采用多段索单元模拟拉索以便能准确地计算结构模型。通过动力计算分析振型参与的动能比例,实现了振型识别功能,得出斜拉桥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分析结果表明:斜拉桥的自振特性表现出明显的三维性和相互耦合的特点,主梁、桥塔、斜拉索之间相互影响;在一个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许多振型都可能被动力荷载激起强烈的振动;为识别出主梁振动为主的振型和主振型方向分析振型参与的动能比例,应采用10阶以上的振型情况分析,为动力测试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20.
奉节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跨460 m。介绍该桥结构固有模态参数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结合理论计算,对该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桥梁动力特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