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简述汽车安全气囊美国发展历史。这个历史表明,制定汽车安全气囊的法规颁布执行,有力地促进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事实证明安全气囊成为不可争议的对大众有利的汽车安全设备。同时较详细论述了安全气囊的几个组成部分,以及设计思想和主要的技术难点,最后对于安全气囊中国如何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安全气囊技术是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着重探讨了安全气囊各组成部分及其技术的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安全气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汽车安全气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安全气囊对减少交通事故所起的重要作用,简述安全气囊的发展过程和我国安全气囊的发展情况。最后介绍安全气囊的使用要点和近年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世界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与发展的历史以及我国汽车安全气囊研究与生产的现状,通过对影响安全气囊发展因素的分析,指出技术的创新和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是我国安全气囊行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作为重要的安全部件,安全气囊在汽车上的安装率正日益提高。近年来随着本土汽车品牌的发展,我国安全气囊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差距依然明显。那么,目前我国安全气囊产业的发展水平究竟如何,未来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趋势又将怎样?陈超卓、邱风、Dirk Schultz,三位来自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的安全专家,将为我们解读汽车安全气囊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汽车安全气囊的技术应用情况与特点,提出了汽车安全气囊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安全气囊不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科技,已成为大部分车型的标准配置,但多数车主却对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发展状况缺乏了解,因此本期的技术就以安全气囊为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汽车安全气囊点火算法工作原理和安全气囊工作条件,并调研国内外安全气囊工作条件文献资料,结合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研究制定安全气囊起爆条件检测鉴定技术条件,并应用到实际的司法鉴定工作中,对安全气囊鉴定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富康轿车从2001年6月开始在世纪潮EM、时代潮EX、新浪潮Ax等部分车型上装备安全气囊,采用的是美国百利得(BREED)公司的技术产品-SRS-40集成式安全气囊系统。该气囊为机械式安全气囊,安装在方向盘里,平时不需要维护。在车的前方受到强烈撞击时安全气囊瞬间自动起爆充气,以缓冲驾驶员与方向盘的撞击,保护驾驶员的头部及面部。  相似文献   

10.
1前言——汽车安全技术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安全带、安全气囊、ABS、ESP、溃缩区,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汽车安全方面的研发同样速度惊人,就在几年前,ABS、双安全气囊成为标配还是让不少汽车厂家志得意满的事情,但现在,如果你的车还没有ABS、双安全气囊,你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示人。  相似文献   

11.
朱华 《城市车辆》2006,(2):59-60
安全气囊是一种在汽车碰撞事故中自动充气膨胀,在二次碰撞中保护乘员、减轻伤害的安全保护装置。目前,世界汽车市场上,安全气囊日益普及,安全气囊技术也日臻成熟。本文介绍了安全气囊技术,指出现存问题,并对智能气囊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介绍了汽车安全气囊的类型,构造及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主要部件技术发展动向,安全气囊装置的应用,提高了汽车的被动安全性,已成为90年代中期汽车技术的研究热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来,汽车安全气囊技术进步迅速。1995年,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率先在其沃尔沃850系列轿车的侧向碰撞保护系统(Side Impact Protection System,简称SIPS)中装备了侧面安全气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对行人的安全保护,减轻或避免汽车碰撞损失,各国都在进行车外安全气囊的研究开发。文章参考大量数据与文献,介绍了国内外气囊技术的发展现状,详述了不同位置的车外安全气囊的结构、功能,分析得出未来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趋势及开发难点。随着安全气囊技术的成熟,未来汽车安全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安全气囊的保护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5.
乘员安全气囊系统是汽车被动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可以避免或减轻驾乘人员的伤亡。但现在安全气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气囊在低速时打开。当乘客偏离座位,或未系安全带时,安全气囊仍起作用;乘员不论是男性、女性、小孩或无人时,不管碰撞速度大小、碰撞严重程度等安全气囊都要打开,这样可能反而会使乘员受到伤害。因此德尔福集团开发了智能型安全气囊,它可根据乘员的重量、身高、大小、就座位置、车座位置、是否佩戴安全带、碰撞的程度、碰撞速度、碰撞方向等提供双级的安全气囊或安全气囊不工作,这样可大大减轻驾乘人员的伤亡。如乘员是小个男性、女性时,安全气囊膨胀70%;是小孩时安全气囊不打开;碰撞虽然超过门槛值,但不很激烈时安全气囊膨胀70%;当碰撞激烈时,安全气囊全部打开。  相似文献   

16.
继1952年美国John Hetrick和1953年德国Walter Lindner发明汽车安全气囊后,安全气囊技术日新月异,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欧盟、日本已正式立法在汽车上配置安全气囊,双安全气囊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主流轿车的标准件。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对车内乘员直接起保护作用的是安全气囊中的气袋,因此气袋是汽车安全气囊中至关重要的零部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翻车安全气囊 发生翻车事故时,安全气囊将打开,填满乘员与车顶之间的空间。 ●工作原理 翻车安全气囊源于现在的卷帘式安全气囊技术,但安装了新一代传感器,监测翻车情况。与用于碰撞保护的安全气囊相比,翻车安全气囊的传感器首先要测量轴线运动的减速情况,并且安全气囊的打开时间要晚一些,因为翻车发生的时间比碰撞要长。  相似文献   

18.
安全气囊作为辅助的乘员约束系统,主要用来防止乘员在前碰撞事故中与驾驶室内饰件的二次碰撞。本文根据安全气囊对乘员不同身体部位进行的保护,详述了不同位置汽车安全气囊的功能、结构和ECU对安全气囊的时间控制,并对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三菱帕杰罗汽车,经MUT-Ⅱ测试器检测,确定安全气囊SRS系统损坏而无法修复时,应及时更换新的安全气囊系统。如果在安全气囊组件中发现凹痕、裂痕、变形或锈蚀,应予更换。但是,未张开的安全气囊组件不能乱扔,因为未张开的安全气囊组件会因放置不当,或在温度及其它因素的诱导下引起爆炸。旧车报废后也应注意,若车内安全气囊处理不当时,  相似文献   

20.
一辆07款雷诺梅甘娜CC硬顶敞篷跑车,在一次事故中左后轮被正面撞击,该车的左后轮胎及后桥变形严重,驾驶人侧侧面安全气囊打开,仪表盘上的安全气囊警告灯亮起。于是就更换了左后轮胎和后桥,更换了驾驶人侧侧面安全气囊组件和安全气囊控制单元。但该车修复后试车时,发现安全气囊警告灯依旧点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