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宝鸡某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的综合比选,总结了以复合载体扩底墩地基处理措施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的适用性及必备的工程地质条件,以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
熊文 《成铁科技》2010,(1):36-37
文章结合某18层高层建筑采用CFG桩对软弱下卧层处理中的出现断桩情况,分析了CFG桩的基本原理和对断桩进行处理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介绍了案例工程中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今后CFG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无砟轨道客运专线的地基条件和工后沉降控制标准,软土地基加固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原则并总结了京沪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铁路房屋建设工程点多面广,地基情况错综复杂,充分利用各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做到技术先进,节省工程建设投资。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土垫层法的3:7灰土垫层、砂垫层、砂夹石垫层的适用范围,根据铁路定额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桩基法介绍了灰土桩、砂桩、碎石桩的适用范围,采用冶金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的有关定额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本文根据新菏线的具体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实例,说明了软弱地基处理的方法在铁路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经过分析选择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应用于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铁路时,由于其差异沉降要求非常严格,目前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能否满足要求是高速铁路建设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采用粉喷桩、浆喷桩、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砂桩超载预压等方法处理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及桥梁、涵洞地基的现场试验,对不同方法处理软土地基之间及不同结构物之间的差异沉降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地基处理方法及结构物类型是影响软土地基剩余纵向差异沉降的主要因素,而荷载对剩余纵向差异沉降的影响较小;(2)在填筑完成后的3个月内,横向差异沉降变化较大,对于需要有较长时间预压期(或放置期)的软土地基,横向差异沉降不会对列车运营造成不良影响;(3)建议在设计时同一工点应尽量避免采用不同地基处理方法,若无法避免时应考虑在不同处理方法和不同结构物之间设置过渡段;(4)本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设计、施工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车站路基由于路基宽度较宽,周边环境复杂与站房工程接口十分复杂,其地基处理和支挡结构设置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导致其设计远较区间路基复杂。商合杭铁路车站路基主要采用了CFG桩复合地基、螺杆桩复合地基、管桩桩筏结构、钻孔桩桩筏结构等地基处理方式,支挡结构采用了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桩板墙。施工实践证明,这些工程方案是可靠的,但是在细节上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详述了在建商合杭铁路车站路基的地基处理和支挡工程措施及其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及工程效果,可作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0引言桩土应力比是碎石桩复合地基的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它反映了复合地基的工作状态,实质上是指作用在桩体上的荷载密度与作用在桩间土体上的荷载密度之比。随着碎石桩处理软弱地基方法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学者结合具体的地基处理形式作了大量工作,在各自的假定上提出了一些桩土  相似文献   

8.
付喜梅 《科技交流》2004,34(4):9-12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结构物时,必须经过地基处理后,方可在其上修建结构物.本文主要介绍了上海中环线2.5标工程中,在软土地基上设置挡土墙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方桩进行地基处理的方法,从而使挡土墙的稳定性和工后沉降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基压密注浆加固处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软土地基压密注浆加固处理 ,解决了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使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摸索出软土地基复合处理加固的实际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穿越深厚全风化花岗岩地段时,由于全风化花岗岩压缩性较大,再加之高速铁路对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极为严格,因此需寻找一种深厚全风化花岗岩地基处理设计的合理方法.本文以工程实例说明了全风化花岗岩天然地基沉降计算的方法,并深入探讨了地基处理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论:室内固结试验测得的全风化花岗岩的压缩指标可信度不高,采用此指标进行地基处理设计时容易造成浪费.采用标准贯人试验获得的压缩指标相对准确,可用于进行地基处理设计,但变形模量与标贯击数之间经验关系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应结合当地花岗岩特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处理的沉降计算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州—西安客运专线隧道设计与施工上的一大难题是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以保证高速列车的运营安全。初步设计方案提出使用水泥土挤密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在隧底与挤密桩桩顶之间设置灰土垫层以均布隧底应力。为了验证加固效果,根据复合地基理论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分析法对加固后的地基沉降进行了计算,并对分层总和法在隧道地基处理上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得到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夹硬层的深厚软基上修建高速铁路,常规地基处理方法或难以穿透硬层,或造价太高,对工后沉降控制是新的挑战。对此开发了专门的地基加固技术——布袋注浆成桩技术。本文依托甬台温客运专线,采用常规搅拌桩(未穿透夹硬层)处理车站地基,采用布袋注浆桩处理正线地基,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布袋注浆桩复合地基能满足工后沉降15 cm的正线设计要求,常规搅拌桩地基只满足工后沉降30 cm的车站设计要求。测试分析表明布袋注浆桩桩体对深层软土侧向变形有约束作用,其桩土应力比在柔性桩范围内。计算验证了桩周布袋排水通道的作用。考虑到桩体承载力尚未充分发挥,桩间距对沉降影响较小,为节省造价可适当加大桩间距。  相似文献   

13.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对地基沉降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对路基的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正确选择能满足高速铁路技术标准要求的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和设计参数,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针对CFG桩加固京沪高速铁路某一松软土地基试验段,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桩筏复合地基和桩(帽)网复合地基两种方案、不同桩间距、有无桩帽和桩帽大小等设计参数对地基沉降的影响,为CFG桩复合地基在松软土地基上的设计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基压缩性高、强度低,直接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市政道路建设难以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结合珠海横琴新区市政道路建设中的软基处理实际工程,分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的设计参数及注意要点,通过理论计算并结合现场监测资料对软基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后的地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能够很好地达到软基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冉永华 《科技交流》2008,(2):101-103
本文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大量采用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践,从设计方法方面详细阐述了保证粉喷桩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以提高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李强 《科技交流》2010,(3):33-35
本文针对深厚湿陷性黄土层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分别介绍了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深厚湿陷性黄土层地基治理,提出应综合应用地基处理措施、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对于铁路工程,在设置完善的防排水系统的前提下,采取比较经济的措施对地基表层进行处理,可有效降低产生湿陷变形的可能性,从而使设计更趋安全、经济和合理.  相似文献   

17.
提出广西北部湾某铁路站场素填土填海地基分区域按2 000~12 000 k N·m能级强夯处理设计方案。为便于对强夯地基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动力触探和瑞利面波法对强夯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地基进行了检测,采用静力载荷法对强夯处理后的地基进行了检测。综合检测结果表明,经强夯处理后地基性能明显改善,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均达到设计要求,强夯处理效果较好,并且检测出局部软弱地层,为后续进一步地基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客运专线预制梁场的软弱地基,采用钻孔灌注桩复合基础进行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本文对制梁台座的加固设计作了说明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观测与分析,预制梁场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效果表明,钻孔灌注桩复合基础在类似工程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张庆武 《铁道运营技术》2007,13(3):42-43,46
预压法在以路堤填土自重作为预压荷载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中有其适用范围。通过Fellenius公式和地基强度增长公式,建立在以路堤填土自重作为预压荷载的软土地基,在加固处理设计中的选用原则为填土高度H应满足Hmin≤H≤Hmax。通过在铁路路堤地基加固处理设计中的应用实例,证明选用原则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支架软弱地基处理的设计,包括基础及换填垫层的设计和换填垫层及下卧层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在地基处理施工时采用动力触探测试方法对设计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