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在铁路货车的检修、运用及管理上被广泛应用,为实现铁路货车安全和信息化管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铁路客车安装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对系统建设、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阐述我国铁路货车专用产品运用(试用)考核的产品范围、要求及相应流程。针对铁路货车专用产品在运用(试用)考核过程中存在故障、维修、更换等信息不能及时获取的问题,提出从铁路货车信息化系统获取信息的措施。结合目前铁路货车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以铁路货车滚动轴承产品运用(试用)考核为例,介绍信息化系统在解决铁路货车专用产品运用(试用)中的应用。指出铁路货车信息化系统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运用(试用)考核参与单位不具有相应权限或登录条件、系统接口规范和标准不统一、部分信息化系统存在数据错误现象等问题。建议主管单位能够开放部分查询端口及权限,加强各系统间数据共享运用,优化软件系统卡控条件,在实际运用(试用)考核应用中,对查询的数据信息应进一步核实后方可采信应用等。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铁路货车检修改革需要,适应铁路货车重载、提速的发展,利用"大数据"信息管理手段,对海量铁路货车检修信息即时进行动态大数据分析处理,及时掌握铁路货车运行品质和技术状态,实现安全评判、质量保障、物料配送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焊接是铁路货车装奋制造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以装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方针,实现工艺科学、装备先进、质量可靠、管理规范的创新驱动。机器人焊接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机器人焊接工艺研究、前后工序匹配研究以及机器人装备研究等多方面技术,铁路货车各制造单位致力于实现装备的智能制造与发展,长期持续推进机器人焊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机器人焊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铁路货车装备现代化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山 《铁道车辆》2007,45(8):14-18
回顾了我国铁路货车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介绍了国外铁路货车与货运发展的技术水平,分析了目前我国铁路货车技术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货车应从设计、工艺、标准、制造、试验、验证等方面加强技术研究,大力提升货车整体技术水平,努力实现铁路货车技术装备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根据铁路货车列检工作发展的趋势,针对目前列检各种信息化系统和智能监控装备的运用现状,提出了构建列检技术作业综合管理平台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7.
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HMIS已经在各铁路货车造修工厂深入应用十多年,为铁路的网络扣车、货车结算等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撑。铁路系统也已经完整的实施了5T系统,实现了完整的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体系。随着铁路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货车造修过程中的关键数据的采集、利用、共享等要求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特别是关系到货车走行安全的关键轮轴部件的造修过程,目前HMIS系统尚未包含全部数据。在此情况下,产生了铁路货车工厂HMIS轮轴软件实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铁路将建立"动态检查网络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故障处理专业化、队伍素质技能化"的货车运用安全保障体系,以适应长交路、路企直通、战略装车点建设以及重载提速、客货分线、客货混线等运输组织变化对货车运用工作的要求。这是2008年12月在广州举行的"全路货车运用深化和创新安全基础现场会"上传出的信息。2008年,全路在动车组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铁路运输装备的需求,中国铁路货车制造系统以“装备保工艺、工艺保质量、质量保安全”为指导思想,推进工艺技术创新,在大部件整体芯制造、货车新材料焊接、制动系统模块化组装等工艺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货车专用生产线、自动化焊机和各种检测现代化设备全面应用;精益制造模式稳步推进。这些工艺技术和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极大促进了中国铁路货车制造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车辆安全可靠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铁路货运改革对铁路货车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有货车运用、检修手段已不能充分满足有关要求,有必要研究依托信息化手段对使用过程中的全部货车运行状态进行动态大数据采集、分析,提高运用安全评判、预警能力,根据货车整体状态评判结果实现货车有针对性的检修,提高检修质量,提升安全保障水平。为此,对铁路货车运行品质动态监测系统(TPDS)联网积分较高的部分货车进行实车分解、检测、对比分析、状态跟踪,对TPDS采集的既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PDS联网积分能够客观反映货车运行品质,能有效发现其他检查方式及手段不易发现的安全隐患;找出轮径差及旁承技术状态等对货车安全性能影响较大的主要故障类型。建议尽快提高TPDS网络覆盖、优化布局,以TPDS为中心,依托信息技术,开展大数据运用,完善货车运用检修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以实现保障安全、经济维修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1.
铁路货车作为煤炭运输的载体,在整个神华物流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神华铁路货车运用能力分析、运输组织管理、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及研究、铁路货车检修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几方面,对铁路货车管理现状介绍,总结管理实践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铁路货车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铁路货车计量技术与管理工作水平,从技术和管理2个角度阐述铁路货车计量技术与管理工作现状;从铁路专用样板量具、综合性检修设备、计量人员队伍素质3个方面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铁路货车计量技术与管理水平的建议:完善计量管理体系,全面运用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现场铁专样板量具管理,强化铁路货车计量科研创新,加强铁路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日常计量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健全货车检修质量体系,综合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思维方法,分析铁路货车的运用环境及检修过程。确定铁路货车检修质量控制目标与重点,提出铁路货车检修质量控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对于铁路货车检修单位规范质量管理,提高以质量保安全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铁路货车提速、重载的发展要求,车辆部门迫切需要方便快捷的检测和评价各类车辆安全监测设备技术状态,借助既有的5T系统数据传输通道和红外检测车运用模式,研究建设5T综合检测车及应用系统,深入分析设备检修流程,提出系统总体架构、功能设计、跨铁路内外网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实现对设备技术状态动态检测,为设备检修维护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智能制造"的国家战略号召下,铁路行业正经历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浪潮,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高速铁路建造技术的融合,将全面提升铁路建设的效率与管理水平,促进铁路建设向"智能建造"转变。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铁路路基工程信息化技术成果,详细阐述了铁路路基施工过程、质量检测的信息化系统功能、技术方案及其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情况。铁路路基信息化建设将有助于全面提升铁路路基工程建造技术水平,为高速铁路"智能建造"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铁路货车站修技术管理的起源、质量控制、标准化、信息化以及技术管理创新等方面,阐述了铁路货车站修技术管理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铁路货车车号在建国以来铁路发展历史中各阶段的管理制度,分析了其发展规律,并结合现阶段铁路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要求和铁路车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对车号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货车运用管理信息系统是货车运用技术作业、故障处置、技术交接、质量分析等工作的信息化记录载体,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与集成技术,对列检技术作业相关系统进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数据集成、综合应用,打破货车运用作业管理的专业壁垒,发挥多系统数据集成的综合效益;规范列检作业流程,对列检作业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控和规范化管理;按需...  相似文献   

19.
货车安全工作面临严峻考验,要统一思想,采取措施,强化货车安全工作。货车装备保障能力的提升、货车提速重载配套技术的发展、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应用、重点技术的攻关等推进了货车装备技术现代化。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整体提升了铁路货车装备水平。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货车运用工作在列车运行速度、列车载重、列检作业时间、作业方式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通过建立货车运用规章制度保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监测监控保障体系、故障应急处置保障体系、人才保障体系、检查责任落实保障体系、铁路货车爱车联控保障体系,实现货车安全的长治久安,确保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持续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20.
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HMIS)自从2000年运行以来,目前已经在全铁路各货车车辆段全面应用,经过这几年的实际运行,较好地实现了车辆段货车检修和运用的微机管理,提高了车辆段货车检修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快了车辆段的信息化管理步伐,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现对HMIS在基层车辆段的运行实际,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