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被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边缘化的同时,作为发达国家的依附型经济体,西亚、北非国家承受了经济危机压力转嫁后的巨大冲击,加之自身贫富悬殊和高失业率等社会问题愈演愈烈,丰富的油气资源又让列强垂涎……内乱外扰之下,大中东地区由此进入了一个大调整、大变革、大动荡、大洗牌的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2.
黄玉 《中国修船》2001,(3):1-2,11
一个国家在金融和外汇汇率方面的动荡,将会给国家宏观和微观经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乃至国家的政治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文中从国际收支及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两方面预测了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情况。  相似文献   

3.
《水运工程》2011,(6):60
西亚和北非地区最大货运码头阿联酋迪拜杰拜勒阿里港6月1日迎来世界第二大9600标准集装箱船"新香港"号停靠。这是中国海运集团(中海运)首次在中国—中东航线上启用超大型集装箱船,标志着中国至中东地区的海运全面复苏。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中国船舶工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我们要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中国船舶工业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打造好向海经济."习近平主席日前考察广西北海时的一番话,火了"向海经济"这个词. 打造向海经济,是"一带一路"发展中的新思维、新视野、新路径."向海经济",意味着重视海洋空间的利用,向海洋要资源、要财富,与"向陆(陆桥)经济"相呼应."一带一路"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两向经济在沿线国家合作发展的"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海运业作为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通道,是一个国家经济体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腿脚".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谁拥有强大的海运业,谁就能占据海洋战略制高点. 世界近代历史无数次证明,海运直接关系国家兴衰.  相似文献   

7.
刘蕊 《中国港口》2022,(3):16-20
一、"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减速换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短期影响较大.但也应看到,机遇和挑战并存."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由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经济体的关键时期,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8.
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 我们是在对外开放条件下进行经济改革和经济现代化建设,因此,我们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些,从世界经济一体化角度看中国市场的竞争和企业发展战略。 90年代以来世界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 冷战结束: 两个对立的阵营不复存在——经济全球化的政治障碍被扫除; 和平与发展正在成为主流——综合国力的竞争取代过去的军备竞赛。 * 新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搜集、加工、传输、利用)革命; 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数字化和网络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 区域化(NAFTA, APEC, EU)和全球化并行发展,相  相似文献   

9.
2008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次贷危机影响不断扩大,石油价格持续攀升,金融市场大幅动荡,中国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业成为"重灾区".这场突如其来的事件,导致班轮业需求结构出现变化,运价市场跌宕起伏,竞争格局风云突变,这些变化计将出现历史上罕见的零增长,亚欧西行线需求市场也将结束持续了5年之久的两位数增幅,增长率将从上年的16.6%大幅下降到9%,其它航线需求市场总体也出现放缓迹象.  相似文献   

10.
3月5日,广州航海专科学校航运经贸学院院长黄小彪在博客上发了最新的一篇博文.关键词是海洋金融. 博文的内容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城市,自古以来因海而兴,区位优势明显,海洋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海洋产业基础良好,海洋科技实力较强,海洋综合服务与保障功能比较突出,海洋经济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肯定广州市发展海洋经济成绩的黄小彪,又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离不开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的支持".因此,他认为金融作为撬动海洋产业的支点,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处于先导和主导地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