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电子海图和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船舶监管系统。该系统利用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实现船舶状态上报、遇险求救调度及公共信息发布,通过网络电子海图实现船舶状态、监控区域等信息展示,为海事管理部门提供调度救援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将气象信息叠加到电子海图系统中,以便给航海人员提供决策依据。根据电子海图系统中图像数据的特点,文章提出一种将气象预报图等压线矢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扩大和利用海洋天气监测数据对海洋环境监测、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灾害预防等海洋相关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开发的海洋天气信息服务系统通常仅供专业机构或企业使用,而并未对个人开放。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用户的海洋天气信息服务系统。该服务系统可以将自动识别系统(AIS)的信息显示在电子海图(ENC)上,并能够提供多种类别信息,如航道标记、日出、日落、低潮、高潮等,并在电子海图上通知和显示。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使用用户的位置信息,该系统可以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使得海洋天气信息服务系统不仅能够应用在工业领域,同时也能为个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导航系统为船舶航行提供关键的位置信息服务和通讯服务,是船舶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基于Map Info格式的电子海图具有图像处理性能高、成本低和兼容性强等优点,近年来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应用到船舶导航系统中。本文系统介绍Map Info电子海图的理论基础和结构组成,设计基于Map Info电子海图技术的船舶综合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5.
开发电子海图计算机强大的信息综合、信息处理及显示功能,将各种导航仪器的信号集成到电子海图计算机上,通过电子海图系统在重要的驾驶操作站上实现船位、船速、水深、航道、风向风速等信息的综合显示及导航操作,实现船舶操纵的集成化、便捷化,提高导航操作效率等目的。  相似文献   

6.
孙成琪 《中国水运》2007,7(2):15-16
介绍了现代最先进的航海技术——船舶集成驾驶台、电子海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的发展与应用状况,并对船舶集成驾驶台和电子海图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发挥电子海图显示平台优势,引入基于台风预报误差遭遇概率算法,设计了基于电子海图的船舶绕避台风系统,将台风基本数据信息和船舶航行基本信息,如船舶位置、航线以及台风的位置、行进路线等直观地显示在电子海图上,并运用台风预报误差遭遇概率算法,可快速、准确地制定出船舶绕避台风方案。利用此系统可有效、直观显示船舶和台风的相对动态关系,从而制定船舶绕避台风的航速和航线规划,保证船舶在恶劣的台风天气中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8.
从船舶航行安全、可靠性角度考虑,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航行船舶所在海域的气象状况,因此气象信息对于船舶调度管理起到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如何获取气象信息,并把获取的气象信息融合到电子海图显示平台中,对于航行船舶的监控和管理显得十分有意义。针对如何获取气象信息及如何与电子海图叠加显示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电子海图是航海图书产品中的重要一员,在船舶航行导航、海事管理、船舶交通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海海图中心作为中国官方电子海图的生产者,一直致力于为各类用户提供电子海图信息和数据服务,近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开发了新版中国海事电子海图发行系统。本文重点分析并阐述了新版中国海事电子海图发行系统主要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以为船舶提供定位服务、障碍物检测和避障航迹规划服务为目的,设计基于激光雷达和单目视觉的船舶智能导航系统。系统船载子系统中,由卫星信号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定位船舶位置后,障碍物检测单元使用单目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检测船舶周围的障碍物信息和距离信息,通过CAN总线网络将2种信息传输至地面监控子系统。监控端把获取的信息和电子海图相匹配,标识船舶坐标信息,使用基于激光雷达的障碍目标测距方法完成障碍物测距,结合已知定位信息与障碍物距离信息,设计船舶航行指令,由CAN总线网络发送至船载子系统的航行控制单元,驱动航迹控制器控制船舶航行,完成船舶智能导航。仿真实验表明,此系统可实现船舶智能导航,导航应用时可保证船舶不与动态障碍物碰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