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柴油机电子控制单元电源系统电路设计进行分析研究,重点介绍电源系统电路中过流保护、过压保护、防反接保护、抗干扰设计保护、电压检测保护等各种保护电路的设计原理、器件选型及应用、抗干扰性能设计等相关问题,最后得出较好的电源系统保护电路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王熙 《汽车电器》2003,(4):9-11
为了提高车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设计了几种电子设备自保护电路,以避免由于操作失误或其它原因而导致的电子设备损坏。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介绍A3977双极型步进电机驱动芯片的工作原理;并结合芯片的基本功能,详细分析了A3977应用电路的设计方法;最终给出电路原理图、PCB布线图以及电路的测试波形。  相似文献   

4.
2.4.5.电路波形分析(在线式、通讯式) 电路波形分析是指采用信号与时间的二维坐标显示的波形曲线来分析电路信号的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P52.28.26 a型控制屏采用的过、欠压保护电路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水 《汽车电器》2010,(6):6-10
根据实测的交流发电机相电压和中性点电压波形,用波形图解法分析有中性点二极管的星形整流电路(Y0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并说明该电路可使交流发电机在中高速时输出功率增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制度、电动汽车的电气绝缘安全性能和耐压测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符合IEC61010标准的由DSP控制的电动汽车耐压测试系统。系统由DSP、测试回路、信号采样、调理电路等部分组成,其中程控电源采用电压电流瞬时值双环控制,确保测试电源稳定,波形畸变小;实验数据表明系统工作稳定,数据重复精度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车测试,分析研究了电流驱动型和电压驱动型2种驱动电路的喷油波形,并逐点分析了标准喷油波形的变化规律,结合实际阐述了一些非正常喷油波形的故障原因,为依据喷油波形诊断喷油故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汽车交流发电机供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尽分析了汽车交流发电机供电系的过压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瞬变及非瞬变过电压的概念,并介绍了有效抑止过电压的多种保护电路。  相似文献   

10.
介绍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制度和耐压测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符合IEC61010标准的由工业PC控制的机动车辆产品耐压测试系统。系统由程控电源、测试回路、信号采样、调理电路和数据采集接口卡等部分组成,其中程控电源采用电压电流瞬时值双环控制,确保测试电源稳定,波形畸变小;实验数据表明系统工作稳定,数据重复精度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二极管在汽车改装车电路上的几例具体应用,阐述每种应用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2.
汽车交流发电机用整流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阐述汽车交流发电机用整流器的作用、类型、故障现象、实用检测方法、优品挑选经验;列举典型故障实例;给出市场上常用的整流器所配套的发电机或适用车型、机型。  相似文献   

13.
朱长文  丛丽娜 《汽车电器》2014,(2):60-61,64
阐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原理、影响发光二极管颜色的因素及发光二极管的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加入续流二极管的电磁阀能达到保护其它电器的目的,本文就改进后电磁阀会出现的几种情况,从生产实践中对比分析,总结出巧用一只合适的灯泡检测内部有续流二极管的电磁阀是否合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沈兴祖 《汽车电器》2007,(11):8-11,14
通过对雪崩整流二极管反向浪涌电流的测试数据的分析,提出在交流发电机中选择雪崩整流二极管的方法与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汽车继电器触点寿命分析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结合的方法,论证汽车负载特性,对汽车继电器工作情况及继电器触点的转移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针对汽车负载的特性提出一些保护触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作者近20年的生产实践过程为背景,以研究试验为依据,探讨汽车硅整流二极管芯基片以铁代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罗静 《天津汽车》2011,(3):27-28
基于目前的半导体制造技术,LED输入功率中只有大约15%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其它的则转化热能,如果LED散热问题解决不好,输出光功率减小,加速芯片蜕化,寿命缩短,不能突显灯具的优势。文章在某轿车现有前照灯组合结构的基础上,制作了LED汽车前照灯样灯。介绍了热管散热器的导热和散热方式,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散热效果较好,指出热管散热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散热方式应该向智能散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