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研究目的为通过应用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提升桥梁工程质量。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某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工程实践,就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只有掌握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要点,才能确保桥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由于城市环境复杂,暗挖隧道施工风险极大,暗挖转明挖时有发生。为了保障暗挖转明挖施工过程中隧道段安全,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对管棚已施作的情况下,明挖施工时先拆除管棚后放坡开挖、施工围护桩后先拆除管棚后开挖、施工围护桩后拆除管棚和开挖同时实施3种方案。结果表明,明挖施工导致管棚受力增加40%,先行洞的管棚受力不利于后行洞的管棚受力,先行洞的管棚轴力最大增加了50%;在围护桩完成后管棚拆除和开挖同时施工中的管棚弯矩变化比先拆管棚后开挖施工中的管棚弯矩变化大约10倍;基坑围护桩的施作能够减小管棚拆除产生的弹性变形,管棚拆除改变了其位移曲线形状,管棚拆除前后的最大变形从0.7 cm减小到0.1 cm;隧道暗挖管棚段转明挖后建议设置基坑围护桩和先拆管棚后开挖施工的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掌握CRTSⅢ型无砟轨道的关键施工技术及其工后沉降稳定性状态,基于成贵线施工经验总结,分析了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同时,结合工后沉降监测成果,利用尖点突变理论和重标极差法实现了工后沉降稳定性分析,以评价其稳定状态.实例分析表明: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但其施工过程要求较高,易在关键施工技术步骤出现不规范问题,进而需加强关键技术的施工总结,切实规范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同时,通过工后沉降稳定性分析,得出本次分析桥梁段的工后沉降均处于稳定状态,且随工后时间持续,桥梁段稳定性趋于增加,加之工后沉降变形趋势趋于稳定方向发展,满足后期运营要求.通过本文研究,弥补了无砟轨道工后沉降研究欠缺的短板,为其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4.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转换是该桥型施工的重要环节,从施工受力合理的角度,研究现浇段浇筑以及后连续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和临时支座的拆除顺序优化,通过对不同施工工序的对比分析,研究现浇端浇筑和张拉的最优工序,并在桥梁施工中应用实践,为该桥型在今后的施工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要求基础施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措施上要落实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密切注意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因此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核查地质和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对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后制订出施工质量标准、验收实施方案和每根桩的施工记录,以便有效地对桩基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2):134-135
盾构隧道微扰动施工控制技术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施工前查勘预测和抉择、施工中监控量测与控制;施工后长期预测,可有效减少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地区的干扰,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对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阐述了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作用与优势,详细论述了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包括梁预制和存梁、连接接头位置和钢绞线、支座安装、负弯矩张拉、连接段浇筑、桥面铺装施工。施工人员通过掌握这些内容,更好地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桥梁工程实例,探讨分段现浇桥梁悬臂施工技术在工程的应用,介绍挂篮施工、先悬臂施工、后悬臂施工、线形施工监测技术控制要点。实际应用表明,悬臂施工技术不仅顺利完成施工任务,而且线形控制符合条件,确保桥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2):119-120
我国社会经济呈现迅猛发展的同时,相应带动了我国桥梁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其中取得成就最为显著的就是大型连续桥梁的施工工艺。近年来,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施工中,有利于提高桥梁建设施工的整体质量和缩短施工周期,从而促进施工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主要对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2):119-120
后浇结构层与梁端湿接头浇筑先后顺序以及二次负弯矩预应力筋张拉先后顺序是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桥梁施工的关键工序,针对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结合某桥梁工程实际情况,对桥梁施工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不同施工环节的要求,特别是湿接头浇筑和预应力张拉,以此为此类桥梁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研究部队战略投送模式问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但可规范战略投送形式,为组织部队战略投送提供适用的方式,而且还可作为战略投送力量编成的基本依据。对美军、俄军以及我军有关部队战略投送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规范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部队战略投送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ٿ���ר����Ϣϵͳ�������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基于铁路信息化现状,根据铁路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结合高速客运专线的运营管理的需求,按照综合调度智能化、客运营销信息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三方面进行考虑,研究提出了铁路高速客运专线信息系统总体框架.指出了该系统设计原则,以及各子系统和网络、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方案,对于该系统的规划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大西客专l临汾特大桥113.3m系杆拱桥的主拱肋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钢管混凝土主拱肋的制造、安装以及泵送钢管混凝土材料的技术性能指标、施工配合比和顶升施工注意事项等,可为同类桥梁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长兴岛疏港高速公路项目采用长螺旋成孔CFG桩处理盐田段软土路基的施工实例,从施工工艺、材料要求、施工设备及机具、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该工法,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主干路路段行程时间估计的BPR修正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提高城市主干路交通流平均行程时间的估计精度,根据路段上游检测器采集的截面流量,建立了3种BPR(bureau of public roads)修正模型,包括全状态累积流量BPR修正模型、分状态标定的BPR模型和分状态累积流量BPR修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全状态累积流量BPR修正模型明显优于传统的BPR模型;分状态标定的BPR模型和分状态累积流量BPR修正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估计精度,且后者可将阻滞交通状态下的平均估计误差降低至8.05%.  相似文献   

16.
针对隧道内施工42号道岔存在的物流通道局限性,为确保42号高速道岔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结合现场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案,针对其各项指标变化引起的施工性能影响,在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工艺试验等方面展开了研究。通过多次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逐步优化配合比设计,最终得出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及其各项性能指标的关系。制定出控制自密实混凝土稳定性的控制措施,保证了道岔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很多国外的重要大学现在都开设汉语专业,这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有重要意义.汉语的对外教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经验,另一方面则要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民族语言特点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杜欣 《北方交通》2008,(5):127-128
介绍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低应变完整性检测原理和使用条件,及现场检测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大风浪中船舶安全性评估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风浪中船舶安全性评估问题是航海人员和海事管理部门都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寻找使用方便且行之有效的大风浪中船舶安全性评估方法也一直是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方向的研究人员所追求的目的之一。通过对各种大风浪中船舶安全性评估方法较为全面的介绍和总结,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井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20.
国家标准《交通电视监控系统设备用图形符号及图例》是科技部“十五”基础性重点项目“ITS标准及检测技术”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此标准作为交通管理领域的国家标准,规范了交通电视监控系统设备用图形符号,为交通电视监控系统设计和施工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