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中地层剖面仪在平台井场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地层剖面仪对平台井场进行探测的施工方法,根据工程钻孔岩心剖面分析资料对探测记录进行声学地层划分,分析得到地层分布特征和不良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2.
浅地层剖面仪具有工作高效、成本低廉等特点,目前常被用于海底地质和海底管线路由的探测。本文主要以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方式为研究重点,从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出发,阐述了浅地层剖面仪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实际应用介绍了浅地层剖面仪在海底管线路由中的应用,最后对探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尚浩  郭秀军  杨建 《中国水运》2009,(6):174-175
在滨海地区采用探地雷达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结合的综合物探技术开展了近地表断层探测,并采用球面扩散补偿技术进行雷达衰减信号补偿,采用基于正演模拟的背景消除技术进行了低阻背景消除。处理资料显示雷达剖面能够清晰反映断层产状、断点埋深和岩土层界面。高密度电阻率剖面也能清晰反映出断层的高阻分布特征。能量补偿和背景消除计算是强导电地区电磁探测资料处理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浅地层剖面探测是海洋工程勘察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然后对地层剖面仪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影响浅地层剖面仪数据精度的因素,通过对水深数据与浅地层剖面仪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图像判读,探究了海底地质构造运动的特征,总结了进行海底底质分类工作的经验,保证了港池工程的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5.
简要叙述水下声呐技术发展与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并介绍3200-XS浅地层剖面仪的技术参数和数据处理流程,以及工程应用实例。浅地层剖面技术具有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的优点,特别适合水下淤积和沉积地层的精细化探测。  相似文献   

6.
浅地层剖面仪在管线铺设路由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浅地层剖面仪在海底管线路由调查中进行声学剖面探测,可以有效地圈定工程地质单元,尤其是识别浅地层灾害地质因素。文中根据工程实例进行了典型的地层剖面划分并对层内物质成分及其沉积环境作了简单的说明,同时通过典型的剖面图对浅部灾害地质从其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状都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海底航道沉积层是影响航道安全的重要因素,海水介质的特殊性使淤泥质海底航道直接观测比较困难。声学探测是目前连续检测海底沉积层最为有效的方法,通过声波在海底沉积层中反射带回的地层信息,可以获得相关地层特征。利用SES-2000浅地层剖面仪获得连云港淤泥质海底航道海域浅地层剖面声图,结合钻探和区域地质资料,对航道声学浅地层剖面沉积层进行了识别,分析了浮泥层、淤泥层、粘土层、砂质土层声学剖面特征,并对异常声图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对淤泥质海底浅地层声图辨识和航道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道港口》2015,(5):450-455
介绍了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并根据海底管线铺设特点,侧扫声纳系统可以高效的探测出海底面以上管道的走向、平面位置、裸露高度等管线信息和海底地形等图像,而浅地层剖面仪可以精确的获取海底管线的裸露高度、埋设深度等管线信息和海底底质情况。通过实例说明了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在海底管线探测的工作流程,总结出两种探测系统在探测海底目标上的优缺点,说明了多种探测手段的综合应用是海底管线探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因其高效和经济的优势,在近海工程物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介绍不同表层淤泥探测方法的实际应用,分析各种探测方法的应用优劣点,发现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相结合的表层淤泥探测系统在科伦坡近岸海底表层淤泥探测中的应用具高效、经济和准确度高的特点,为今后类似海岸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浅地层剖面探测仪由于操作方便、探测精度高和经济性突出等优点,在水下管线的精确探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深圳铜鼓航道疏浚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浅剖仪对航道下的深埋管线进行精确探测,探讨浅剖仪的应用范围以及应用关键技术。得出如下结论:海底管线附近原有土层与抛石间、抛石与管线间的波阻抗差异均很大,可获得较清晰的探测图像信息;采用船舶中部侧方拖拽以及缩短拖缆的方式,可避免拖鱼左右大幅摆动,提高平面探测精度;保持水下托鱼姿态的平稳,同时利用滤波法对船舶噪音和水流、波浪等产生的无效波进行处理,可为制定海底管线保护施工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海底管线是海洋工程重要的水下基础设施,起到供电、供水、输油、通讯等作用。随着船舶大型化进程,现有航道不断拓宽与加深,为了保证已敷设缆线的安全,准确探明工程区域海底管线的三维坐标极为重要。本文利用多波束、磁力仪、浅地层剖面设备对海底管线的位置及埋深进行探测,达到了很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浅地层剖面探测仪由于操作方便、探测精度高和经济性突出等优点,在水下管线的精确探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深圳铜鼓航道疏浚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浅剖仪对航道下的深埋管线进行精确探测,探讨浅剖仪的应用范围以及应用关键技术。得出如下结论:海底管线附近原有土层与抛石间、抛石与管线间的波阻抗差异均很大,可获得较清晰的探测图像信息;采用船舶中部侧方拖拽以及缩短拖缆的方式,可避免拖鱼左右大幅摆动,提高平面探测精度;保持水下托鱼姿态的平稳,同时利用滤波法对船舶噪音和水流、波浪等产生的无效波进行处理,可为制定海底管线保护施工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海底管线路由的特点,使用GPS、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多波束系统、磁力仪探测海底管线的埋设情况,提出管线探测流程,绘制管线剖面图。  相似文献   

14.
介绍水域高密度地震映像勘察方法,论述该方法中震源技术、GPS定位及测量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和资料处理技术,不同于常规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的特点。通过对泉州造船厂的海上地震勘察,并结合地质钻孔资料对映像时间剖面进行综合处理和解释,查明该区水下地形的起伏及变化情况,覆盖层的分层、深度以及基岩面的埋深、起伏与构造情况。结果表明,地震映像资料解释结果与海上钻孔资料基本一致,地震映像法是一种用于海上探测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近海工程物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地层剖面仪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可以进行港口的勘探工作的勘测方法。使用地层剖面仪进行港口的勘探工作可以显著提升勘探结果的分辨率,提升数据记录的可靠性和直观性。文章以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为研究基础,探究了地层剖面仪在港口勘查过程中的使用情况,旨在为我国港口勘探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侧扫声呐系统、海洋磁力仪、管线地层剖面仪及浅水高精度多波束系统等海洋测量设备获取的原始海底管线探测数据,探讨其处理及图像解译,并综合取舍绘制管线平面位置图;再以管线平面位置图为依据编写程序自动生成管线埋藏状态统计表、管线埋深信息表及管线埋设状况图;最后使用Caris Hips多波束处理软件对裸露及悬空管线的隐患位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储运LNG船舶在航行中受外界环境影响,储槽内LNG液体出现晃荡,以及储槽维护结构的漏热,使得储罐内温度和压力变化,LNG出现相变,导致LNG的耗损及安全隐患。针对在晃荡和外界漏热影响下船舶LNG储槽热质传递过程,利用气-液两相VOF模型,建立了描述LNG储槽热动响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外部漏热、晃荡幅度和储槽内LNG液位高度下,储槽内LNG损耗及其热质传递特性,以及LNG储槽内自由液面波动。随着外部漏热上升,振幅和频率增加,使得LNG气相区压力增加和LNG损耗率增大,并随槽内LNG液位降低时,其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大。本文分析结果,可为优化船舶LNG储槽结构和LNG储槽的运行管理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海底电缆外部探测作业中常用的方法、原理及其应用情况。海洋磁力仪、海缆探测仪、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都可用于探测海缆,分别基于磁力信号、电磁信号和声学反射信号的测量原理。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和应用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灵活选择与搭配不同的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兰坪金顶铅锌矿是国内已经探明的最大铅锌矿,也是亚洲第一大铅锌矿。区内矿体主要赋存于晚白垩统景星组(K1j)的细粒砂岩和古新统的云龙组(Eyb)的含砾砂岩中,矿体与围岩相比具有高密度以及相对低阻高极化的特点。针对这种特征,采用重力和多尺度大地电磁方法进行探测。在研究区,首先进行1:1万高精度重力勘探以及多尺度大地电磁探测,取得研究区密度以及电性分布特征;将取得的重力与大地电磁成果与已经掌握的地质知识相结合,推断研究区地下岩性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对该区矿体分布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工程实例,论述了浅地层剖面探测、地震映像勘探、侧扫声纳、磁力测量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海域工程勘探中的部分应用,并简要分析物探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