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BIM+VR技术是当今BIM应用的最前沿科技,针对印尼某电厂工程的特点,采用BIM技术应用于项目的全过程,其中重点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在设计及施工过程的BIM技术落地,解决了传统设计及施工中不容易发现的一些问题,有效的降低了风险的发生,成为项目安全进行的保证。本次BIM+VR技术成功的结合了云端协同及"互联网+"的概念,实现了模型轻量化、三维动态互动体验及信息综合处理等,它的成功应用是BIM技术与生产项目的全新结合,有利于项目的管理及宣传。  相似文献   

2.
随着BIM技术的兴起于应用,现代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也将随着发生改变。项目结合船闸工程标准化工地建设的实施,将BIM技术、VR技术、信息网络平台等技术用于标准化工地建设中去,实现项目的信息化。让工程建设实体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让BIM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希望能通过本项目为其他项目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结合228国道乐清乐成至黄华段工程,设计了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开发了BIM模型、实名制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VR安全体验、环境监测系统等应用模块,为公路工程打造全方位、智能化的施工管理模式,辅助管理决策和行业监管提供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4.
<正>伴随航海教育的发展以及虚拟现实技术(VR)在航海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应用,在接下来的5年,船员可能不用在书本上学习避碰规则,而通过平板终端进行情景模拟。这种方式使培训场景更加真实,从而达到更佳的效果。伴随着VR在航海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应用,船员可以借助于VR,在教室里便能安全完成较为真实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邓秋楠 《水运工程》2022,(10):223-227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工程体量大、地下综合管网复杂、交叉作业面多且干扰大、施工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依托钦州港大榄坪港区大榄坪南作业区9#、10#泊位工程实例,进行施工阶段“BIM+智慧工地”的应用研究,挖掘BIM技术可视化、模拟性、参数化等特性的应用优势。结果表明: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阶段方案模拟及技术交底、智能沉箱生产管理系统和智慧工地系统等方面,有效提升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水平,BIM技术推动港口建设向智慧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鉴于当前港口空间规划及设计技术方法难以满足信息化、智慧化发展的要求,探讨BIM+GIS技术在港口空间规划及设计上的应用方向,提出基于BIM+GIS的港口空间规划及设计技术架构,通过建立包含BIM模型及平台、GIS分析模型及平台、模型渲染与展示平台的BIM+GIS规划设计集成平台,将BIM模型和GIS环境深度融合,实现宏...  相似文献   

7.
芦志强  毕磊  王帅 《水运工程》2019,(1):146-149
针对目前水运工程复杂性高、涉及专业众多、标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进行VR(virtual reality)、仿真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在水运工程设计中的融合应用,通过VR强大的交互功能、仿真的科学管控能力和BIM技术为实际工程提供的完整、精确的数据环境,实现工程设计中各专业的协同、信息模型的可视化和优化,为水运工程设计及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针对航道工程空间分布特性,将广域航道工程划分成若干区域,利用分区域的三维场景数据组织技术进行动态调度,通过插件工具对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减面处理,减少人工减面工作量,并提出Unity加载GIS多源数据技术方法,解决了航道工程大体量BIM+GIS三维数据在Unity引擎中无法加载、渲染卡顿、人工轻量化模型工作量大等项目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难题。同时利用Unity引擎开发漫游系统,使得超长航道BIM+GIS三维数据加载与高质量的漫游可视化效果兼得成为可能,对BIM技术在航道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BIM技术主要通过工程项目管理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于项目施工中,可为施工提供信息化和可视化的管理,近年来的船闸工程BIM技术正逐步应用。以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在BIM技术上的应用为案例,介绍BIM技术在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等模块的内容,总结BIM技术对施工项目管理发挥的作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湿地建设、流域治理等水环境项目具有点多、线长、面广、边界开放等特点,且技术集成度高、资源整合困难、安全管理严苛,项目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在整合原有项目技术管理手段的基础上,利用GIS+BIM(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IoT(物联网)、AI(人工智能)、MIKE21(水动力学模型)等技术,结合勘察设研公司自主开发的工...  相似文献   

11.
BIM(建筑信息模型)和IoT(物联网)技术虽然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应用愈加广泛,但在航道工程勘察阶段未广泛应用.针对这个现状,研究BIM和IoT技术的集成应用,采用基于BIM+IoT的勘察管控平台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探索其在航道工程勘察安全管控中的应用.以某航道工程为例,利用BIM+IoT平台实现了水上移动巡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BIM技术的概念和其应用优点,并以实际建设工程为例,介绍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应用,通过BIM技术进行设计优化和施工模拟等,可减少项目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节约成本,加快工程进度,BIM技术可在建设工程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广东省韶关市江湾大桥项目为依托,结合多曲面圆拱形单塔斜拉桥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高、精确定位要求严等问题,展开BIM技术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研究。在搭建BIM深化设计模型后,通过碰撞检查、施工模拟优化、质量安全协同管理、可视化技术交底等管理手段,成功提炼出基于BIM技术的多曲面单塔斜拉桥施工应用要点。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形状复杂、内部钢筋密集的单塔斜拉桥施工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可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度,为项目带来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14.
毛苇 《珠江水运》2022,(5):55-57
水运工程体量大、涉及的专业多,对工期把控的要求高,通过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建立三维可视化的BIM模型,并基于BIM模型、GIS技术、物联网和感知网络等建立项目管控平台,以分项工程为精细化管控对象,以虚拟施工为技术手段,进行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档案等方面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的降本增效,推进工艺监测、结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目前智慧工地现状的深入研究,结合航道建设工地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析信息交互不畅等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各子系统的信息采集网分布、数据储存及计算、综合平台管控的问题,基于信息协同管理理论关联各系统,通过BIM可视化技术展示工地上各模块功能。并结合武安I标工程进行系统分析和实践,将VR安全体验系统、交互式宣传交底系统、视频监控系统、BIM系统等集成于管控中心平台,从而实现对航道建设工地进行准确、实时的决策。  相似文献   

16.
根据BIM技术的特点,以某陆域口岸项目为工程背景,介绍了BIM技术在该项目施工全过程的主要应用点与技术成果。该项目全面使用BIM技术,为项目施工全过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确保了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风险,使得项目安全可靠完成,并为今后类似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使用BIM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后,对项目未来运维阶段的BIM技术运用指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航道整治工程中,运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的可视化与数字化,保证项目高质量的完成。基于此,文章分析传统管理方法的弊端,阐述了BIM技术在航道整治应用的总体思路,并对其具体应用进行总结,包括施工模型的建立、施工方案合理性、项目进度控制分析、安全管理以及BIM施工管控平台等方面。希望借此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某大型码头项目设计为案例,搭建云端协同平台开展各专业的BIM协同设计,基于三维可视化的场景,对项目方案进行了设计优化。各专业模型通过云端协同方式实时链接进行总装,项目协调员根据设计成果进行碰撞检测,及时发现设计问题。同时,针对BIM在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的需求,对BIM设计软件中的部分功能进行了二次开发,拓展BIM应用价值,更好地推动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落地和工程信息的流转。结合BIM技术在本项目的研究与应用,本文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BIM设计应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为BIM技术在码头设计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运工程传统项目生产方式存在设计施工相分离、信息交流低效的问题,以高桩码头工程为例,在其设计施工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开展BIM技术综合应用,探索工程管理创新,搭建了BIM应用平台,使各参与方的工程信息通过加入中心文件进行共享。凭借BIM技术的可视化优势,实现对本项目在施工准备阶段的计划和方案模拟,在施工实施阶段的数据采集及综合查询、进度录入、构件预制管理、工程量统计及质量管控等工作,在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中体现BIM技术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危险货物管理能力,保障港口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宁波舟山港集团开发并建设海港危险货物安全管控平台项目。该平台集化工区生产全方位监管、立体化预警机制、智能化巡检、危险货物集装箱管理规则引擎、程序化应急指挥、协同管理系统、VR仿真培训等功能为一体,融合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