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珠江水运》2005,(6):1-1
中国有了"航海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并作为由政府主导、全民参加的全国性法定活动日.设立"航海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事业的高度重视,凸现了航海及海洋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2005年,国务院批准将郑和下西洋的首航日7月11日确定为我国的航海日,至今已十年整。十年来,中国航海日活动一路经历北京、上海、青岛、太仓、大连、泉州、舟山、南京,南通,日照,宁波等地,将"郑和精神"所凝聚的开放进取、经略海洋、和平友好、平等交流和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发扬光大。2005年,北京, 主题:"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2005年7月11日,首届中国航海日活动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活动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来自全国航海界、海洋界、造船界和海军等代表出席庆祝大会。当天上午,中国籍民用船舶和由中国航运公司经营管理的非中国籍船舶鸣笛1分钟。  相似文献   

3.
梁富伟 《航海》2010,(4):66-67
<正>2010年中国航海日主会场庆祝活动7月11日在福建泉州海峡体育馆隆重举行,活动主题为"海洋·海峡·海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主会场活动,并宣布201 0年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国务院批准将郑和下西洋的首航日7月11日确定为我国的航海日以来,中国航海日已走过了8年的历程.中国航海日活动一路经历北京、上海、青岛、太仓、大连、泉州、舟山、南京,八年的历程,"郑和精神"所凝聚的开放进取、经略海洋、和平友好、平等交流和敢为天下先的品质,通过"中国航海日"活动开始深入民众心里,推动了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与中国航海日主片区活动一起走过了十年历程。从广州到贵港、昆明、贵阳、遵义、珠海、中山、南宁、兴义、富宁,时至今日又回归广州。2015年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主题为"海上新丝路航运新引擎",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珠江水运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2006年,广东·广州2006年7月14日,2006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在广州中山大学码头广场启动。活动主题与2006年全国"航海日"活动一致,即:爱我蓝色国土、发展航海事业。来自珠江水系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的学生代表、交通港航单位职工代表和交通部驻华南地区的航务、海事、救捞、船检等派2006年7月14日,2006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  相似文献   

6.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航海日”在中国实施的日期。我国每年的航海日总会有不同的活动主题,以鼓励航海界、航运界及广大海员为发展航海事业、构建和谐海洋和建设航运强国作出不懈努力。实践证明,通过航海日活动,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国民航海与海洋意识、打造我国海洋战略软实力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环球概览     
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我国“航海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我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交通部部长张春贤指出,设立“航海日”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事业的高度重视,凸现了航海及海洋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必将推动我国航海及海洋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千百年来,中国的先辈们织就了东西方合作的海上纽带,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海上和平桥梁,积淀了丰厚灿烂的航海文化。以"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为主旨的2017年中国航海日论坛在浙江宁波再次启航7月11日是我国涉海领域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法定节日——中国航海日,从2005年批准设立至今,航海日迎来了第13个"生日"。2017年论坛的主旨是"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口号是"大航  相似文献   

9.
海事信息     
重要信息提示KeyInformation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交通部部长张春贤说,设立“航海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事业的高度重视,凸现了航海及海洋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珠江水运》2008,(8):5-5
从200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航海日开始,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已经进行了四年,为促进中国航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每年的7月11日,从政府到民间,都予以庆祝。6月25日,中国"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翟墨又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印度洋的航海照片。这是他个人朋友圈的航海体验分享。他每天都会将他"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海日志分享出来。而在航海话题上,"航海日"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以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为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7月11日,在第六届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上的"五缘之水"注水仪式现场,我拍下了这张照片。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航海历史文化悠久,又与台湾隔海相望,于2010年承办第六届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当天的接水仪式上,2010中国航海日组委会主要负责人从我的同事手中接过自福建和台湾采集而来的"五缘之水",依次注入一只特制的水晶球中,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海洋的盛会,海峡两岸的盛会,更是航海者的盛会!7月11日,2010年中国航海日活动的高潮——航海日庆祝大会在泉州举办,泉州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庆祝大会,"海洋·海峡·海员"主题元素贯穿了全场。  相似文献   

14.
4月26日,中国航海日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09年中国航海日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今年"7·11"航海日活动以.庆祝新中国60周年·迎接航海新挑战"为主题,将组织众多的展览、宣传、纪念,表彰、学术研讨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在全国各地各行业陆续开展.今年是新中国60华诞、海军建军60周年,也是中国高等航海教育诞生100周年.今年的活动是在全社会空前关注国家海洋利益,关注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背景下举办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船检》2006,(3):58-58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我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设立“航海日”,对于提高全社会的航海和海洋意识,推进我国航海和海洋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更直观地体现“航海日”的精神内涵和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运》2010,334(8):62-63
<正>7月11日上午,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一声令下,2010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福建泉州海峡体育馆隆重开幕。本届航海日主题为"海洋·海峡·海员"。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致辞中说,今天既是大陆的航海日,也是台湾的航海节。在庆祝航海日的同时,我们也把深情  相似文献   

17.
7月11日上午,2013中国航海日大会在南通航运学院体育馆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江苏省省委书记罗志军,中远集团董事长马泽华,以及航海日组委会成员单位、国家和江苏省及相关省市的领导与嘉宾2000多人共赴盛会. 从2005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以此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同时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法定节日.今年是第九个中国航海日,主题是"通江达海、兴海强国",包含了本届活动主办城市南通滨江临海的地理特征,江海一体化的独特优势,更体现了振兴航海事业,建设海洋强国的理想和信念.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航海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事业和海洋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设立“中国航海日”,有利于弘扬我国睦邻友好的历史传统,树立和平外交的国际形象,有利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通过设立“航海日”也有助于全社会进一步提高对航运及其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促  相似文献   

19.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成立后,辖区范围覆盖江苏、上海、浙江、福建三省一市的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于2012年12月7日在上海正式挂牌运行,标志着东海航海保障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海洋强国战略提升航海保障能级据了解,1980年4月,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海上干线公用航标由海军划归原交通部管理。30多年来,我国航海保障能力不断加强。沿海航标从"让航标灯  相似文献   

20.
正7月11日是第十五个中国航海日。中国不仅是陆地大国,而且也是海洋大国,有着辽阔的海洋和漫长的海岸线,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迈进新时代,海洋领域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秉承航海精神,大力发展航海事业,对当前践行"一带一路",增强我国海洋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