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为背景,从地铁轨道减振方式与路段的确定、减振产品的比选出发,阐述地铁轨道减振的基本原理和措施,采用环评验收数据进行减振效果评价,提出进一步提高地铁减振的效果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陈晓东 《都市快轨交通》2005,18(5):23--25,63
简要介绍广州地铁2号线首通段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采用多项高新技术,以保持工程在环保方面的先进性,确保工程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及环评报告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地铁车辆段振动噪声影响的特点及上盖开发振动噪声控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综合控制的流程及方法,包括工程条件特点的需求梳理及分析、振动噪声控制标准选择及确认、振动噪声影响分析及预测、综合减振降噪方案的确定及实施、振动噪声控制措施效果实测及评估等,最后提出下阶段需重点研究的内容,包括车辆段不同功能区域振动噪声源强、振动噪声控制指标、不同减振降噪技术措施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4.
分析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报告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项目在设计阶段与规划阶段线路方案变化较大时以及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路段不进行方案比选、提出的减振降噪环保措施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不足、公众参与内容的针对性不强等。指出目前作为主要的环评技术支撑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存在问题:噪声及振动源强、衰减距离和衰减量的预测评价、减振降噪措施效果选取依据等内容规定得不够细化,对二次结构噪声和古建筑等的评价方法尚待完善。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环保部应加强对评价单位的培训和日常考核,尽快启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的修订工作,加强验收项目数据的统计和总结,提高报告书的编制质量,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立现代立体交通系统,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解决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项目的增多,轨道交通的社会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做好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梳理总结轨道交通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的衔接、噪声振动环境影响、风亭及冷却塔环境影响、城市生态景观影响等环评关注的重点内容,分析地下水评价、场站污水处理、噪声评价范围界定、噪声监测时段及噪声现状超标等环评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并结合轨道交通项目工作实践、技术规范等,针对环评中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用于指导轨道交通选址选线、环保设计、环评编制及技术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规划为我国首个跨区域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综合交通网。规划环评无成熟经验借鉴,同时面临评价范围行政区划特殊、评价对象技术标准多样、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沿线居民区密集和公众关注度高等诸多难题。通过采取分区域、分层次、全过程评价等方式创新环评评价模式;通过搭建GIS敏感区数据平台、开展生态专题研究、建立噪声振动源强数据库、确定城区段敷设方式评价原则等提升技术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影响评价;通过总结环保选线成果,提出噪声振动防护距离、敏感区生态保护措施和对项目环评实施的建议等方面指导规划的合理实施。上述评价模式、方法的采用和环评成果的应用,提升了规划环评工作深度和报告质量,满足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规划环评审批需求和规划方案实施的环境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以佛山市南海区地铁金融城项目为例,分析地铁线路上盖建筑的振动控制设计措施。项目实施前,先对既有类似项目进行了调研和测试,以指导相应的减振措施。项目裙楼施工完成后,对地铁振动进行了现场实测,并通过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证明:采用浮置板轨道、建筑结构采取脱开设计等振动控制措施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以北京地铁6号线某地铁车站项目建设为研究对象,针对明挖段施工、暗挖段施工、盖挖段施工、衬砌等多工种、多专业工程,协同、交叉、平行、立体作业多、干扰大等不利因素,在深入分析以往地铁施工安全与环保管理相关数据资料基础上,针对现实存在问题,将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和显著性理论、安全与环保动态优化管理技术等方法集成应用于地铁车站土建施工安全和环保管理中,建立科学先进的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环保虚拟集成动态优化控制技术系统,开发相应的虚拟动态优化管理软件系统,对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安全环保问题进行计算机三维立体可视化虚拟动态优化控制。研究结论:(1)虚拟现实技术和全面动态优化管理理论的集成应用,可对地铁施工的安全和环保工作进行可视化优化控制,实现安全环保管理从"看不见"到"看得见";(2)CS显著性理论、安全环保因素分析等方法的采用可减少确定安全环保重点控制工序的工作量,能够使管理者将日常管理重心放在重点控制工序上,避免盲目管理现象;(3)动态安全环保问题库、原因对策库的建立可使管理者能够对地铁施工安全环保问题进行适时决策;(4)该研究成果适用于土木工程建设管理研究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宫寅 《铁道勘察》2023,(2):131-136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道床、梯形轨枕道床及橡胶弹簧浮置板道床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常用的3种减振道床,为全面对比其性能差异,依托国内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选取相同的车型、盾构隧道、供电制式,以及基本相同的车速、线路平面曲线、线路纵向坡度条件,从道床方案、模态、共振情况、安全性、减振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对道床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总结。研究表明,地铁B型车以90~100 km/h速度通过内径5 900 mm盾构3种类型减振轨道时,均不会引起共振;行车安全性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道床和梯形轨枕道床均满足>8 dB的减振要求,橡胶弹簧浮置板道床满足>12 dB的减振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现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没有针对地铁的适用范围和评价量。当前地铁振动环境影响评价参照声环境“4a类(即交通干线两侧)功能区”评价在科学性和合规性方面存在瑕疵;但可根据标准的技术原理和地面道路相邻区域建筑功能属性,相应将地面道路两侧一定区域划分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振动标准的“适用地带范围”。地铁环境振动评价量采用VLZ10,但隧道内监测实施难度大,地面测量又难以精确监测和验证,类比在振动机理、时域、频域等特征相似的铁路振动评价,地铁采用VLZmax为评价量和测量方法,可以反映出人体受振动干扰最强烈的情况,易于测量和验证,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要求和不同振动敏感目标环境保护要求,应用于环境振动治理的减振产品,其效果的评价指标应采用Z计权振级;应用于古建筑或振动敏感建筑(如优秀历史建筑等)减振的减振产品,其效果的评价指标应采用振动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形式减振轨道对降低地铁线路高架段环境噪声效果,以国内某地铁高架桥段周边环境噪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列车以110 km/h通过该高架段2种不同轨道时诱发的噪声水平进行测试分析,然后改变原有评价方式,通过引入更符合人耳听觉的响度分析方式对噪声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比分析两种轨道形式的噪声水平,提出改进思路。结果表明:(1)相比DZⅢ-1型普通减振扣件轨道,GJ-Ⅲ型中等减振扣件轨道除在桥中央线测点处有一定降噪效果外,在其他测点处降噪效果并不明显;(2)通过响度分析发现,GJ-Ⅲ型中等减振扣件可能还会增大人耳对环境噪声的感知情况。  相似文献   

12.
预测地下线的环境振动影响是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依据北京市DB11/T 838—2011《地铁噪声与振动控制规范》中的振动预测模型,并对地下线工程条件和预测点的情况进行简化和假设,预测距离为0~60 m、线路埋深为10~20 m、取不同类型建筑物预测点的环境振动值,根据GB 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的"居民、文教区"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所执行的环境振动标准值,分析各预测点的超标情况。结果表明:线路的埋深越深,线路与建筑物的水平距离越远,建筑物的等级越高,则环境振动预测值越低,建筑物受到的环境振动影响越小。因此建议:根据振动影响范围和达标距离,做好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用地规划,合理确定振动控制距离;当地下线穿越中心城区时,应根据环境振动影响预测结果和超标情况,确定合理的减振措施等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车辆噪声规范的不断完善及钢轨打磨技术的成熟,车辆系统噪声及轮轨噪声有明显改善。济南轨道交通R1号线环评报告参考北京地铁13号线的监测结果,采用93d B作为噪声源强的合理性有待验证。为了使噪声源强取值更加科学,能够更经济合理地进行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降噪方案设计,依靠专业的测试机构,按照环评导则中要求的测试方案对南京机场线(S1线)以及宁天城际(S8线)高架线进行噪声源强实地测试,修正后得出的噪声源强最大值为85 d B。因此,93 d B作为噪声源强参考取值已经不再适用。R1号线按照85 d B进行设计,将节省降噪措施造价约3 000万。  相似文献   

14.
地铁列车引起的低频地表响应及减振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辉  刘维宁 《都市快轨交通》2005,18(4):101--105
以北京某地铁标段减振措施研究为背景,研究地铁运营期间,列车振动荷载产生的低频地表响应的传播衰减规律及相应减振措施的效果,采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利用改进的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法,针对5种减振工况,进行动力响应求解分析表明,与常规浮置板相比,新型的铜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对4Hz以上的低频振动在50m以内有明显减振效果.但50m以外效果不明显,且单纯加重浮置板重量对低频减振贡献不显著;同时辅助施作衬砌间的橡胶板垫层低频减振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列车在行进中及进站和出站时伴随着滚动噪声和制动啸叫噪声等,使得车内和站内噪声加剧,对乘客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对大连地铁2号线噪声进行调查与测试分析,找到了引起噪声过高的主要因素,得出车内噪声符合标准,但站台噪声超过标准要求。针对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提出了对应的减振降噪措施,为地铁建设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引起建筑物内振动超标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隧道内、地面和建筑物内的振动测试,研究轨道结构形式、受振建筑与地铁线路距离、地层振动特性以及车辆状态对青岛嘉园居民区建筑物环境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青岛嘉园振动超标的原因是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近场建筑物受迫振动,下行线梯形轨枕轨道起到了较好的减振作用,其引起的环境振动在标准限值内;上行线DTⅥ2扣件引起环境振动较下行线约大6 d B,且超过标准限值。在分析振动超标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限速运行、扣件改造、分级提速的治理措施,最终将青岛嘉园建筑物环境振动控制在"特殊住宅区"65 d B的振动限值之内,解决了北京地铁大兴线青岛嘉园振动扰民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地铁区间为小半径曲线、地面无干扰振源并可以布置高密度测点的珍贵测试条件下,采用高灵敏度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对北京地铁某曲线段进行地面振动测试。根据测试数据,研究地铁列车通过曲线段时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的时域和频域内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在距离隧道中心线100m范围之内,地铁运营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的时程峰值主要在10-2 m·s-2量级,远大于背景振动下的10-4 m·s-2量级;在距离隧道中心线50m范围之内,水平振动强度是竖向振动强度的2~4倍,建议在涉及曲线段地铁的环评中应同时考虑竖向振动和水平振动的影响;水平振动加速度的主要频率成分为30~120Hz,建议在关于曲线段地铁的试验、测试和模拟中应选取较宽的频率分析范围;地面振动加速度频谱幅值随着与隧道中心线间距离的增加而呈波动性衰减。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地铁6号线车辆为样本,研究了浮置板轨道对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影响。建模时将浮置板轨道考虑成柔性体,用有限元实体单元建模,并利用模态叠加法进行求解。仿真后得出如下结论:与轨道不平顺引起的冲击相比,采用浮置板轨道后所产生的枕跨冲击、过渡冲击、轨道板冲击并不明显。车辆在浮置板轨道上行驶时,其竖向悬挂系统能够较好地降低轮轨的冲击力;轨道垫板刚度的主要影响是频率在60~150 Hz范围内的振动,对低频振动影响较小。随着轨道垫板刚度的变大,轮轨垂向力和轮重减载率逐渐变大,但其对轮轴横向力和脱轨系数影响很小,对车体振动几乎没有影响。轨道垫板刚度的主要影响是频率在10 Hz左右的轨道板的振动,对浮置板钢弹簧支承力的影响较小,即对路基的减振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模式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应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还是传统的钢轨-钢轮走行系统的地铁和轻轨,然而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对城市振动.噪声、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地铁和轻轨的发展。因此.国外在传统地铁与轻轨的基础上,从走行.导向、驱动以及信号控制、管理维护等各方面进行了改进与创新.研发出了各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我国各个城市的交通需求.经济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均有较大差异,因此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城市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