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提高船舶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文中设计了一套基于施耐德M340 PLC和ACP-4000工控机的船舶电力系统故障报警装置。装置硬件方面,运用PM800电力参数测量仪和NI数据采集仪对电力系统现场级数据进行采集,运用ACP-4000工控机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数据在matlab中实时显示,运用施耐德M340 PLC对所发生的故障做出相应的故障判断、分类与报警。装置通信方面,运用3条网络通讯回路实现ACP-4000工控机、触摸屏、施耐德M340 PLC、PM800电力参数测量仪之间的数据传递与共享。装置实时数据在GUI界面上进行显示,并以.mat文件储存于电脑中供用户查看与使用。实验表明,其功能可以满足船舶电力电力系统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PLC和工控机的船舶电力系统故障诊断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故提高船舶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十分重要。文中设计了一套基于施耐德M340 PLC、XBTG7340触摸屏和工控机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装置。该套故障诊断装置主要由施耐德M340 PLC、电力系统参数测量装置、XBTG7340触摸屏、工控机、NI数据采集仪、以太网等器件所组成,本诊断装置通过施耐德M340PLC、电力参数测量仪PM800、7个与互感器相连的模拟仪表和NI数据采集仪对船舶电力系统的参数进行相应的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Modbus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进行数据共享,实现对船舶电力系统装置的监视与检测,并将实时数据导入工控机matlab中进行故障程度与故障类别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杨剑箫 《江苏船舶》2010,27(3):33-36
实现了一种通过访问浏览器查看船舶电站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的船舶电站监视方法。详细介绍了使用施耐德电气提供的Web Designer软件,开发"嵌入式Web服务器"上的网站,并将电站的运行数据发布到网站中的方法以及如何处理PLC中的运行数据,使其能够反映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该方法在"上海海事大学-施耐德电气联合实验室"的船舶电站实验平台上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4.
周翔  汪小澄  文乔 《船舶》2004,(5):43-46
针对目前国内绞吸式挖泥船自动化水平较低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Controller link网络的绞吸式挖泥船监控系统.该系统以Omron公司C200HE型可编程序控制器为处理核心,通过Controller link实现与上位监控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显示、管理以及对挖泥作业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单片机的船舶设备信号采集及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船舶的自动化程度,适应现代船舶设备发展的要求,以单片机ATA9C52为核心器件设计船舶设备信号的采集及处理系统。本系统可采集多种信号,经单片机处理,输出符合NMEA-0183标准的数据。它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船舶工业中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船载智能化系统的装机量不断提高。其中,远洋船舶的智能化导航系统是实现提高船舶智能化、信息化的关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应用于工业环境中的数字云端操作系统,内部集成的可编程存储器可以实现计数、逻辑运算等功能,进而控制不同类型的工业设备和工业生产过程。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远洋船舶的导航系统,结合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对导航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导航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卫东 《中国水运》2007,7(3):36-38
船闸设备的控制由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完成,PLC主体及外围的传感器为电子器件组成,易遭受感应雷和雷电浪涌危害,因而给此类设备造成损失。根据船闸多次遭受雷损的情况,对PLC控制系统防雷技术进行应用研究,并实施完成了船闸控制系统的防雷工程。  相似文献   

8.
徐绍衡 《船舶工程》2008,30(2):48-51
文章提出采用PCC通用可编程采集控制器及PTC通用通讯路由器平台,全船仅一种硬备件,成为船员能方便自修复的自动化系统,彻底解决了船舶自动化设备维修难而影响船舶安全的问题,也提高了船舶自动化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CC-Link/LT现场总线、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三菱PLC,设计了一种船舶电站自动监控系统.设计分为信息层、控制层以及设备层.通过硬件设计、软件编程等实现对各柴油机组、各发电机组以及电网等进行自动化监控及可视化.  相似文献   

10.
在工业环境中,很多情况下需要对温度信号进行采集,本设计是基于labview仿真的温度计,目的是实现使用虚拟仪器及相应设备完成测量现实环境中的温度数据,达到温度显示、温度报警的功能。通过数据采集卡得到温度的模拟数据,在将此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线传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中通过设计的程序完成温度数据的动态显示及记录。  相似文献   

11.
我公司设备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较高,控制网络遍布于整个现场,每一个检测元件状态都是通过现场总线采集到PLC内,PLC通过设备的实时状态数据,完成工艺所含设备的精确控制.由于现场总线和网络技术的应用,造成设备运行状态检测的数据较多,设备的联锁保护也十分复杂.因此,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很多故障需要通过控制程序来协助处理.在节假日或夜间,由于技术人员不在现场.  相似文献   

12.
船闸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与技术的升级改造,可以高效建立和统筹实施与促进船闸信息化发展和规划进程,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船闸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上,根据实际需要对设备和技术予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持续探讨与实践控制系统在数据管理、实时监测、业务查询,以及站网、通航、预案和调度等管理上的平衡与最优化,才能真正保证船闸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熊欧 《舰船科学技术》2023,(19):151-154
为提升舰船机电自动控制效果,设计贝叶斯统计模型的舰船机电自动控制系统。现场设备层采集舰船机电设备运行数据,利用贝叶斯统计模型检测运行数据内的异常值,并剔除异常值,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依据机电设备运行数据,确定机电控制向量;用户操作终端依据控制向量,生成舰船机电控制指令,经由传输层传输至现场设备层,利用执行机构按照控制指令自动控制机电设备。实验证明,该系统可有效采集舰船机电设备运行数据,并实现异常值检测,精准自动控制舰船机电。  相似文献   

14.
船舶柴油动力操控系统位于船舶集中控制室和驾驶台附近,可以实现对动力推进装置的远距离调节和控制,对提高船舶自动化水平有重要意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具有结构小、性能强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本文结合可编程控制器PLC,对船舶柴油动力装置的操控系统进行硬件和软件程序的设计,并对操控性能进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DSP+FPGA的双通道实时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于DSP + FPGA的线性流水阵列结构实现视频图像的实时处理,其中DSP作为系统埘视频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核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完成对采集的视频图像数据的预处理和交互实现了双通道视频图像的处理和目标提取的视频数字图像处理,介绍该视频图像处理系统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视频跟踪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吴礼国  李泳龙 《水运工程》2021,(12):115-118
温度裂缝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应用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结构开裂将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犍为船闸主要水工建筑物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进行浇筑,并对实物试样的检验结果、现场采集温度数据及现场混凝土实际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龄期的水化热和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均低于普通水泥,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减少混凝土开裂风险。低热硅酸盐水泥可较好地应用于船闸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以解决开裂难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液压系统油箱油温信号的采集、编程及控制,并对不同类型的温度传感器输入信号所采用的编程方式及软件流程进行讨论,实现了油箱温度的控制、报警及整个液压系统管路及阀件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对空间无线电通信信号的接收处理,开发研制了通信信号接收与数据采集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中的开放式总线技术、高速A/D采集技术、数字下变频技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智能天线技术等内容.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对通信信号接收与数据采集系统基本硬件结构进行了设计,并通过工业控制计算机中软件控制系统硬件进行了通信信号数据采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完全可以完成对实际通信环境中多个通信信号的接收和数据采集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针对船舶系统监控装置的技术特点,设计了基于通用化设计思想的船舶监控装置,详细介绍了监控装置的组成、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可以实现多类型、多通道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控制,有效解决了设备型号多、资源浪费、维修不便的问题,并已成功应用到船舶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现代船舶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安全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基于现场总线的船舶电力信息交换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要求。[方法]通过Modbus/TCP工业以太网弥补现场总线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联合船舶电力系统现场总线采集的固有数据和在线测量装置采集的实时数据建立数据中心,结合相关性理论和神经网络智能算法进行大数据分析,[结果]完成船舶电力系统动态电能质量监测与故障诊断,并用LabVIEW实现人机界面设计。[结论]通过实验室平台验证了该方案软、硬件实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