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磁轭铸钢件在铸造试制过程中,铸件底部法兰面出现了裂纹缺陷,顶部梅花孔面加工过程中有气孔缺陷显现。文章从铸造冷铁工艺、造型工艺和熔炼浇注方面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优化了铸造工艺,消除了裂纹和气孔缺陷,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TXLF01风叶轮铸件结构特点的分析,结合铸造生产实际,以合金凝固理论为基础,对铸件裂纹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减小液膜厚度、细化晶粒以提高抗裂强度,从而解决风叶轮铸件裂纹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TXLF01风叶轮铸件结构的特点的分析,结合铸造生产实际,以合金凝固理论为基础,对铸件裂纹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减小液膜厚度,细化晶粒以提高抗裂强度,从而解决风叶轮铸件裂纹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4.
动车组铝合金电机端盖采用金属型重力浇铸成型,树脂砂造芯铸造工艺.通过在型腔上开设排气,解决了铸件浇不足等缺陷,合理地利用型腔内的气体,解决了铸件局部缩凹缺陷,最终开发出质量良好的铸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发动机气缸体、气缸头和气缸盖铸件中以氧化气孔形式出现的缺陷。指出了消除这种缺陷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200km/h EMU铸钢轴箱体存在的缩松、裂纹铸造缺陷问题,采用铸造模拟软件MAG—MASOFT对铸件的充型、凝固过程进行了温度场、流场的模拟计算,获得了优化的轴箱体铸造工艺方案,消除了200km/h EMU轴箱体惯性缩松及裂纹问题。优化的铸造工艺,其工艺稳定性好,批量生产铸件成品率达到了95%以上,大大降低了铸件的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7.
美国GE转向架构架铸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GE构架产品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分析了铸造工艺上的技术难度,以及为控制铸件尺寸,解决铸件变形和解决铸造裂纹等缺陷问题所采取的多项工艺措施和工艺试验.从而保证了新型三轴整体铸钢构架铸造成功。  相似文献   

8.
SS7机车抱轴箱体裂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抱轴箱体的结构特征和运行情况。利用有限元法对SS7型电力机车抱轴箱体3种结构的静强度做对比分析,证实了局部几何性应力集中对过早裂损的影响;利用电镜扫描技术对裂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抱轴箱体的裂纹断口特征相近,裂纹性质属于多源性低周疲劳裂纹,铸件中的夹杂、气孔等内部缺陷是导致过早裂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金属基合成材料铸件的概念。在生产这种铸件时,要使用强化添加物,即主要是由非金属材料制造的特殊镶块。在使用这些镶块时,建议采用压力铸造方法,或者压力下的结晶铸造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不同的侧架铸件生产厂所特有的主要铸件缺陷。在大多数情况下,此类缺陷包括与铸型和型芯相接触一侧的气孔以及非金属夹杂物。提出了可以提高侧架铸件质量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生产出口铸钢件的工艺实践,针对铸件出现的裂纹,缩松,浇不足等铸造缺陷,摸索出一套较行之有效的工艺措施。通过优化浇注系统。配置外冷铁,采用特种砂及加强排气等工艺措施,取得满意效果,保证了产品质量,保证了出口件的顺利出厂。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端点反射法在检测裂纹、未焊透、夹渣等面状缺陷尺寸时有着检测误差小、灵敏度高等优点。文中阐述了超声波端点反射法的原理,探讨了该检测方法在铸件、压力容器的壳体、焊缝以及化工领域的应用与研究现状。现有文献表明,超声波端点反射法在测量裂纹、未熔合等缺陷的尺寸时,误差可保持在1~2 mm范围内。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端点反射法检测钎焊接头中间隙未填满的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车用E级钢铸件表面裂纹问题,以电机吊杆为例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焊接工艺对消除裂纹的作用,并对机车检修中出现的线性磁痕显示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可通过渗透探伤法甄别。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树脂砂工艺生产挖掘齿轮箱,曾产生严重的裂纹、气缩孔及夹渣等缺陷,初期生产的铸件缺陷严重超标,基本上无法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通过对挖掘齿轮箱下箱体的结构和铸造工艺进行分析,找出铸件质量的影响因素,从原辅材料到造型制芯及最终的合箱浇铸,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关,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配合有效的工艺设计,保证了挖掘齿轮箱下箱体的质量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铸钢轮类铸件在切割冒口补贴时,经常出现裂纹的问题,进行了以保温补贴代替金属补贴的研究。结果表明,铸钢轮等铸件采用保温补贴后,可以提高铸造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对熔模铸件裂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确定了合理了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方法。生产实践表明,铸件的裂纹明显减少铸件废品率较大幅度降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实践表明:在焊补箱形铸件上的裂纹时,残余应力水平不足以抵销其挠曲变形。残余应力水平取决于焊接技术,而其变化特性对于所有的焊接技术装备而言是同样的。焊缝的拉伸和剪切变形功取决于焊接方案,同时它也决定了靠近焊缝处是否会出现裂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对钢轨闪光焊接头轨底过热区出现的微裂纹缺陷的形成和扩展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关疲劳试验及断口扫描,证明裂纹缺陷与钢轨母材带状组织中的Mn S夹杂物有关。Mn S夹杂物沿着带状组织纵向层状分布,弱化带状组织垂直方向的强度。焊接加热使得其强度进一步下降。焊接末期的顶锻和推凸使得带状组织沿垂直方向承受较强的剪切应力,当剪切应力值超过带状组织垂直方向的强度时就会出现微小裂纹。存在这类裂纹的落锤断口特征是在裂纹源区宏观断口可观察到微小裂纹及空洞。控制该缺陷产生的方法是减小母材成分偏析和提高推凸时的接头温度。  相似文献   

19.
钢轨闪光焊接接头轨底过热区出现推凸裂纹的原因是钢轨带状偏析较为严重或不当的焊接工艺。通过对裂纹宏观和微观特征、焊接接头带状组织流向变化、裂纹表面MnS夹杂物偏析的分析,得出推凸裂纹形成机理,并查明该类缺陷造成落锤断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通过优化钢轨母材质量及焊接工艺等方法,消除该类缺陷。  相似文献   

20.
对HX_N3型机车轴箱体在小批量试生产中近半数铸件出现的铸造缺陷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铸造缺陷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原浇冒系统进行改进,及时消除了铸造缺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