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三) 我看到他时,他已经完全不是当年的样子了.他原来在我心里就只有一个很模糊的印象,加之长久不见,我根本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他.当时我正狂说一辆CBR是如何地破,如何地烂,然后附带一句:"这车不是刘伟卖的吗?"旁边有个人立刻盯着我问道:"你认识刘伟?"我很随意地应了一句:"当然."他便问道:"那我是谁?""我怎么知道."我嘀咕着.他告诉我:"我就是刘伟,我怎么不认识你?"我的嘴型保持成"O"状大概有好几分钟.  相似文献   

2.
摩托姻缘     
李刚 《摩托车信息》2006,(10):30-30
该吃午饭了,同事老陆还在细心地冲洗他那辆旧摩托车.我开玩笑道:"老陆,你这老爷车该进博物馆了,骑摩托车的要是都像你一辆骑十几年,那造摩托车的还不得喝西北风!"老陆笑眯眯地说:"我可舍不得扔,它可是我的两条腿,这十几年上下班我全靠它,就连我老婆还是它撞来的呢!""怎么回事?老陆哥,你可得给我讲讲."我递给他一支香烟,好奇地追问.  相似文献   

3.
因为给公家开了一辈子车,大的、小的、高档的、低档的都"玩"过,那风驰电掣时的刺激,公私兼顾的实惠,令别人羡慕的心情早已体会过,有车没车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还时不时地在老婆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职业.她却取笑我:"有什么好‘抖'的?你那潇洒的感觉是沾了公家的光!一旦领导说你别干了,那感觉就会烟消云散."想想也对,因为毕竟公车不是自己的车,感觉也是"假、冒、伪、劣".于是,我开车时常想:"什么时候有辆自己的车多好!"  相似文献   

4.
名人与车夫     
林生 《驾驶园》2001,(10):46
自古以来,许多名人与他的司机之间发生了一些饶有兴味的趣事.现择录几段: 爱因斯坦与司机有段时间,爱因斯坦经常乘车到各大学作关于相对论的报告.一位司机说:"爱因斯坦博士,我听你的讲演已经有三十多遍了,能不能让我去讲它一回呢?"爱因斯坦说:"好极了,下一次要去的学校没有人认识我,你戴上我的帽子,就像我那样给大家作自我介绍,然后作讲演."这位司机很聪明,而且讲得很好.但当他结束讲演准备离开时,有一位教授向他请教一个复杂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充满了深奥的数学公式和方程.这位司机灵机一动,马上就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就让我的司机到这儿来回答你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2014,(5)
<正>前些日子,我问一个"80后"的朋友:"你觉得‘90后'是一群什么样的人?""非主流?""胡扯,我还是‘90后'呢,你觉得我非主流吗……""你不是‘80后'嘛?""我1989年出生,跟第一批‘90'后一起上的学,有区别吗?""哦……"他竟一时语塞。曾几何时,"90后"在社会大众的印象中还是一群不谙世事、特立独行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小孩",还是相声、小品演员嘴里的包袱、桥段。但是,时间的车轮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现在,当年那群"不靠谱"的"90后"们,已经真正开始陆续进入社会,扮演起自己的角色了。之所以我的那位朋友会不知道该说些什  相似文献   

6.
我有一个老哥(我一直称他为老哥),同我一样是个驾驶员,如今已瘫痪在家,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和老婆孩子艰难地度日.我知道他的痛苦,因此经常到他家里去探望,有时也劝他:"有这么一位好嫂子你还图什么?"直到一次,在一个家人都不在的场合下,他才对我说:"兄弟,你记住老哥一句话,开车千万别跟人家斗气."  相似文献   

7.
<驾驶园>编辑部: 5月27日晚,我开车经过河北省永年县城南的一个交叉路口时,被交警拦下,拿走了我的驾驶证说:"去交罚款."交了罚款后,我拿着罚款单去向他要驾驶证,他说:"在车上."我找遍了警车上下和地上都没有找到.我又去问他,他不承认拿走了我的驾驶证.我和他争论说:"如果你不拿走我的驾驶证,我会主动交罚款吗?"他又说:"我给你找找,看有没有人送回来."就此耽误了近三个小时,我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按他说的过几天再来看看.  相似文献   

8.
岱岩 《驾驶园》2007,(10):70-71
"最近这一个多月把我搞糊涂了,不管走到哪里,遇到检查部都扣我的车和证.先扣下再找'毛病',有的地方查过后就还证放车,但有的执法人员总要找我点'毛病,'罚点款.同样在路上跑,怎么单拦我的车?一位道路检查的说,因为我的车是内蒙牌照,内蒙牌照有'外挂'嫌疑,要严查……我就不明白,内蒙车招谁惹谁了……"这是一位内蒙兴和县的大货车司机给记者来的电话,他经常跑出西、河南等地.记者最近也多次听到类似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于冰 《驾驶园》2007,(2):94-97
抢车的歹徒认出他后说:"你走吧,不抢你的车!我爹坐过你的车,若抢你这样的好人太缺德了." 32岁的王长春免费为残疾人服务已经13年了.他只是一个每月都得给公司交份钱的出租车司机.为了免费助残,他和他的家人却一直在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春天的一个双休日,我搭乘朋友的车外出办事,途中看见一辆喷有"交通稽查"字样的依维柯停在路旁,几位穿着交通制服的人员正在检查过往车辆,我的朋友的车自然也在被检查之列.一位稽查人员手里拿着本本,一个外地人因没有交通部门核发的"上岗证",要罚200元.那人说,我们那个地方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开车还要什么"上岗证",我只知道公安部门核发的驾驶证.那位稽查人员一听"火"了,说:"我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今天被查着了你就得听我的,没听说过吗?‘阎王爷就是管鬼的',快交钱!"那人大概是觉得没有指望了,然后很不情愿地交了200元钱后走人.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笔者送一辆桑塔纳轿车到某修理厂检修,结账时发现有一瓶机油款,便提出疑问:"怎么把机油换了,才用了不到两个月."找到车间主任要原来的机油,主任说:"机油已倒入废油桶."笔者又找到业务员说:"这钱我不能付."业务员说:"那不成,要不你找厂长去."  相似文献   

12.
据史书<柳河东集>记载:一天永州河水暴涨,水势很急,有五六个同伴乘小船向对岸渡去.渡到河中间时,小船破了,他们就索性跳入水中游泳过去.但其中的一人,虽然拼命向前猛游,但总落在后面.同伴问他:"你今天怎么总落在我们后面?"这人说:"我腰上装着一千大钱很重."同伴们劝他:"解下来,丢了吧,别要钱不要命."但这人还是舍不得一千大钱.一会儿,这人就沉下去溺死了.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浙江温岭市新河镇蔡洋村村民陈美华来到新河交警中队归还安全头盔,同时接受交警的处罚.她微笑着对笔者说:"新河交警中队和新河驾协‘借'头盔给我,是为了我的安全,虽然接受处罚,但我还是非常感激他们."  相似文献   

14.
生活本色     
刘云 《驾驶园》2004,(8):36
"老爸,你要几点回家?"儿子在手机那头问. "怎么啦?"我被问得一时愣住了. "中午就跟你说了,晚上7点要开家长会,现在都6点了,你还没影儿."儿子嗔怪道.妻外出学习已月余,家长会铁定要由我参加,中午在饭桌上儿子说了,我也应允了,可被眼前这些驾驶员一缠就全给忘了.  相似文献   

15.
去年6月27日下午5时许,乌云沉沉,一会儿,倾盆大雨铺天而来.司机陆某驾驶一辆大货车从湖南绥宁县装货返回邵阳市.途经岩石辅时,由于风雨太大,司机与货主协商先去"春花"饭店休息一下,雨停后再走.一进饭店就遇上几个小姐迎接,十分热情地说:"师傅,想吃点什么呀,我来陪你们,保你满意……"货主胡某说:"本来想到邵阳才吃晚饭,天作难,只好在你们这儿吃了,三菜一汤.只要你们服务态度好,今后还来这里吃."货主与司机共买了一瓶"开口笑"和两瓶啤酒.在饮酒过程中,4名小姐轮流轰炸,一顿饭吃了3个小时才结束.饭吃完了,雨也早就停了.月亮、星星都出来了.正准备走,小姐挽留说:"师傅,不要走了,就在我店歇息吧,再者你们喝了酒不能开车呀."陆师傅说:"你们莫吓唬我,喝这么点酒算什么,再增加一倍,我照样把车开到目的地."说完直奔驾驶室.  相似文献   

16.
Air Drive     
1、记得10多年前上大学时,我爸有辆Yamaha FZII。他托朋友在塘沽买的,朋友以低得难以想象的价格帮他入手后,他竟然一个人跑去塘沽,亲自把那车骑回太原。足见他对这车的喜爱,回来后仔细保养好生伺候是自不必说。当时已经念大学的我非常的不爽:你个老头子每天骑个街车在大街上逛,也不说给你正年轻潇洒的儿子骑着泡个妞啥的。我爸只让我在家附近的荒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骑一骑,而且不许离开他的视线,否则就不再给我骑。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哪有漂亮姑娘啊!我要的是露着大腿踩着高跟的姑娘坐在后座上搂着我的腰,嗯,胸部还紧紧贴着我的后背啊!有木有?  相似文献   

17.
宋元家 《驾驶园》2006,(8):36-39
●"你真像民间外交大使啊" "爱心车队"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在大连人面前,我代表着'爱心';在外地人面前,我代表着大连人;在外国人面前,我代表着中国人."3月5日,"全国劳动模范"顾庆泰接到了韩国游客安英顺的电话,说是受父亲之托要来看望他.几年前,她的父亲安永万在大连外国语学院任教.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我是安徽省定远县张桥镇的驾驶员,驾龄已有十余年.今年7月31日,我从江苏省购买了一套纯净水设备拉回安徽省肥东县,途经江苏省丹阳市,被吕城交警中队的执勤交警拦车检查,(拦车人没穿新式警服,无警号,无上岗牌.另有几位身穿新式警服的警察坐在一辆长安微型面包车里.)说我的拉货车超高,要罚款.经我们解释了很长时间,拦车人说:"要么办理‘三超通行证',可以不罚款;要么将设备解体."我没有办法,只好花钱办理了一张"三超证".  相似文献   

19.
李林 《驾驶园》2006,(12):64-65
今年下半年,大货车过往山西境内时,被当地稽征人员强征养路费"补差"的特别多.许多司机打来电话:"国家不是有规定不许拦路收‘补差'吗?山西到底是怎么了?高速路收‘超时'费是山西,拦路收养路费‘补差'又是山西,我们真搞不明白,再也不敢轻易走山西了."  相似文献   

20.
北京打车记     
北京人不说"打的",而叫"打车". 那是前几年的事了.一天事急,出北京站打了辆奥迪.这车锃亮锃亮,收拾得特干净,司机40来岁,板寸头,边开车边掏出手机与人聊着,还时不时夹句英文,我说,你英语讲得挺溜的,他说,会说几句,喜欢说英语,我这车好,经常有接待外宾的任务,有些成了老主顾,经常呼我,得会讲几句呀,再说平时遇见老外,问个事儿,你得说给他们听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