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把方向盘交给"机器人"?无人驾驶正加速在中国落地。8月中旬在湖南株洲,"汽车人"变身大客车,"怀揣"着好奇的乘客们上路奔驰。自动鸣笛启动、自动打开转向灯、驶入机动车道、加速直线前行,前方遇到障碍物,变道绕行;路口转弯遇到超车时自动减速,右灯亮起靠路边停车;驾驶屏幕上显示着行驶速度、电量、前方路障等数据,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2.
正自从有了汽车,人们就一直将"自动驾驶"设为终级目标。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向着这一终级目标不断迈进。其中,就着特斯拉自动驾驶的热度,一时间全球汽车业对智能驾驶(尤其是无人驾驶)展开了新讨论。  相似文献   

3.
自动驾驶汽车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领域,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必然受到政府、企业、消费者等相关各方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美国政府发布的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汽车政策文件——《联邦自动驾驶汽车政策》,其内容包括政策目的、自动驾驶等级定义,政策组成包括了自动驾驶汽车性能指南、统一的州政策、现行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监管法规工具、将来可采用的新监管工具,以及下一步工作。总结了政策成果,包括将安全监管作为核心,鼓励创新、建立规范的决策程序,以及政策困难。认为美国的自动驾驶汽车政策相关内容值得中国跟踪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6月7日,在中国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内,特斯拉、VOLVO等一众乘用车中,一辆从外观上看来与普通巴士无差异的自动驾驶微循环巴士,引起了在场人们的注意。模拟城市道路寻迹行驶、自动避过障碍、自动实现环岛绕行、到站自动停靠、自主变道……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这辆微循环巴士安全平稳的完成了2公里全部的体验项目。一场不能缺席的革命无人驾驶近两年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在  相似文献   

5.
<正>"‘自动化驾驶'有巨大的社会需求,比如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群体需求。但是还应当考虑社会的成本和效益,比如无人驾驶车辆和有人驾驶车辆是否混合,这些都是政策制定和管理创新应当纳入考虑范围的事情。""依据目前中国的政策引领水平,在鼓励汽车创新和交通智能的同时,应补充完善引领无人驾驶汽车的纲领性政策。"曾有德国专家找到交通运输部交通干部管理学院教授张柱庭,探问"若交通事故中70%以上部是人为因素,那么无人驾驶的出现是否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1月30日,由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格客车")和上海易巴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易巴")联合开发的国内首辆8米级量产型无人驾驶电动客车,在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顺利通过自动驾驶客车的功能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测试,考取了由国家ITS中心智能驾驶及智能交通产业研究院颁发的首批自动驾驶商用车测试牌照。  相似文献   

7.
正从没想过,无人驾驶与我们这么接近!2017年6月7日,在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中国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一周年庆典上,主管单位首次向外界公开展示截至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汽车智能网联成果。在特斯拉、VOLVO等一众乘用车中,一辆从外观上看来与普通巴士无差异的微循环巴士自动驾驶,引起60多位大众媒体的极大热情。"模拟城市道路寻迹行驶、自动避过障碍、自动实现环岛绕行、到站自动停靠、自主变道",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正方向盘可以自己动,遇到交通灯和行人会自动刹车,到了十字路口自动转弯,到了公交站自动变道停靠……这样酷炫的无人驾驶汽车,真的在深圳试运行了!12月2日,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在深圳福田保税区首发试运行。4辆全电动公交车在全程1.2公里的线路运行,车速10-30公里/小时,途中设三个停靠站。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智能化与自动驾驶越来越受到关注。自动驾驶技术在提升驾驶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减轻司机负担方面有着相关优势。目前,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逐渐进入早期实用化阶段,国内汽车行业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关注和重视也在逐步提升,部分企业已经在汽车智能化和自动驾驶上开始进行尝试,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措施如何跟上产业发展需求也已开始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共享经济的出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未来交通会朝着共享+无人驾驶的方向发展。"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清华-剑桥-麻省理工联合成立的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在接受《交通建设与管理》杂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但这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很长的时间里,无人驾驶汽车将与有人驾驶汽车共享路面,共享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消费者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认知接受机制,探究影响无人驾驶汽车接受意向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上,引入隐私关注与隐私损失变量,结合TAM模型构建无人驾驶汽车接受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意识的自动认知和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认知会对消费者的接受意向产生影响。自动认知产生的两种技术倾向(促进技术使用与抑制技术使用)不仅会直接影响接收新技术意向的形成,而且还会通过理性认知中的隐私关注间接调节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对接受意向的作用,隐私损失对接受意向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以为提高无人驾驶汽车的接受程度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当无人驾驶汽车面对障碍物必须要选择一个方向进行躲避,左边是一个孕妇,右边是一个小伙子,无人驾驶汽车该撞向谁?无人驾驶汽车应该像人类开车一样学会加塞吗?当红绿灯上悬挂了一个绿色气球,无人驾驶汽车如何识别?……这些自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处在萌芽时期就曾被提起的问题,一直被关注无人驾驶的人们所争论。这样的问题,自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处在萌芽时期就曾被提起,但从未有过标准答案。我们究竟可以依赖无人驾驶汽车到什么程  相似文献   

13.
自动驾驶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也是道路交通具有革命性影响的交通工具。随着人工智能、传感检测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完善以及整体可靠性的提升,自动驾驶汽车会逐步被公众接受,成为出行和物流工具。但是,从当前的初步应用阶段,到成熟推广阶段乃至全面普及阶段的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技术成熟之后还要解决立法推行问题、以及社会心态调整的漫长阶段。自动驾驶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一个制高点,其研发能力将直接反映国家工业竞争力。从全球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发展行动来看,未来5~10年将是发展自动驾驶非常关键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自动驾驶,顾名思义,是指原来被人类驾驭的交通工具自己动起来了,没有人的操控,人从一个驾驭者,转变为一个乘客.目前,提到自动驾驶,通常是指自动驾驶汽车(简称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船火了几年,并没有引起大企业大公司足够的兴趣,然而无人车从进入大众目光开始,就引起了资本的强烈的兴趣,原因有很多:一,汽车是大众接触最多的交通工具;二,汽车市场万亿级,足以挑动神经;三,无人车应该会比无人机、无人船更快进入实用等.简言之,量大利润高.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智能技术和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概念应运而生。近些年,还常常能看到各类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新闻霸占各类媒体的重点栏目。"无人的力量"逐渐席卷全球,无人驾驶汽车也成为各大车企、研究机构相继追逐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李雨桐  叶昕 《综合运输》2023,(3):163-169
作为极具潜力的新型出行方式,共享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必将引起居民出行行为的转变。为了研究上海市居民共享自动驾驶汽车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本文利用网络问卷调查的RP与SP数据,结合百度地图API数据,构建基于解析逼近估计方法的多项Probit模型。结果显示:共享自动驾驶汽车通勤和非通勤出行中时间价值分别为64.34元/小时和81.55元/小时,弹性分析结果显示居民对于等候时间的敏感性显著高于费用;男性、已婚、高收入、高学历、自由职业者、合乘通勤者、年龄小于18岁的人群,以及家庭有未成年儿童、拥有沪C牌照小汽车的居民使用意愿较强。居民对于共享自动驾驶汽车越了解,使用意愿越强烈,而体验过自动驾驶服务的居民使用意愿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7.
海外传真     
<正>英国为无人驾驶汽车开"绿灯"从2015年1月1日起,无人驾驶汽车正式被允许在英国公路上行驶。同日,英国政府投资1900万英镑的无人驾驶测试项目在4个城镇正式开始运行。英国为无人驾驶汽车亮起"绿灯",积极争取领先地位。不过,目前无人驾驶汽车还不能完全被民众接纳。正如负责此次测试项目的半官方机构"创新英国"首席技术专家尼克·琼斯指出:"不断涌现的创新技术能让无人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驱动下,我国充分发挥市场和体制优势,正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也提出,到"十四五"末,即2025年,我国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比例超过50%,高度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C-V2X(蜂窝车联网通信)终端新车装配率达50%.  相似文献   

19.
自动驾驶是智能汽车和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之一,而公交领域是自动驾驶技术能够落地的重要应用场景。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城市客运场景下逐渐由产品测试、封闭测试逐步走向试运营、运营阶段。为了支撑公共汽电车自动驾驶研究,本文综述了自动驾驶技术及自动驾驶公交评价与测试现状,回顾了常规公交运行及服务质量评价维度和方法,归纳了自动驾驶车辆在车辆产品测试、封闭测试及开放道路测试的相关研究及评价方法。进一步指出,认识自动驾驶公交车辆应对开放的道路交通状况下的运营特征,并确定面向运营的技术适用条件,是投入社会市场应用与推广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海外传真     
正美国交通部成立自动驾驶委员会美国交通部日前宣布成立一个自动驾驶委员会,专门对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和其他自动导向交通工具进行监管。该委员会的目的是帮助交通部与行业专家交流信息,了解如何为这些新兴领域制定政策,并开展相应的研究。该委员会包含了行业专家、政治家和研究人员,包括通用汽车CEO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