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介绍了ED-5电泳漆的技术特点,并与ED-4电泳漆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比较。通过大量的混槽试验,选择了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直接置换方法。在近1年的补加新鲜的ED-5电泳漆过程中,对电泳槽工艺参数及漆膜性能指标进行了跟踪和检测分析,并对ED-5取代ED-4后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乳化沥青改性剂及斯掺配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立峰 《国外公路》1998,18(3):53-55
该文在介绍改性剂的同时,对其与乳化沥青的混溶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论证了不同形态的改性剂与乳化沥青混溶的可能性,并根据公路部门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乳化沥青改性剂的形态,条件及掺配混溶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相同级配、不同拌和因素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界面新旧沥青混溶成效对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红外光谱法将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部分混溶”的定性问题转向定量,建立了再生沥青混合料混溶成效量化评价方案,研究了不同RAP掺量、拌和温度和干拌时间因素下界面新旧沥青混溶成效与再生料疲劳寿命的联系,进而优选了拌和方案。结果显示:不同拌和因素下,混合料疲劳性能随着界面新旧沥青混溶成效变化而变化,优选拌和方案为40%RAP掺量、165℃拌和温度和90 s干拌时间。  相似文献   

4.
李海军  刘仰韶  黄晓明 《公路》2006,(11):179-182
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构成特性,利用F ick定律分析得出温度、时间和浓度梯度等因素对新旧沥青粘结剂混溶质量影响较大。依据分析结果,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方法的工艺特点,设计试验利用旧矿粉的转移量表征不同工艺因素下再生沥青粘结剂的混溶程度。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因子方差分析得出,采用预热旧料、增加拌和时间和添加再生剂等工艺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粘结剂的混溶再生质量。  相似文献   

5.
介绍ED-30消光粉的典型性能,将其用于双组分聚氯酯亚光涂料的性能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老化SBS改性沥青的再生规律,指导再生沥青设计,文中分别测试了采用新SBS改性沥青和再生剂再生老化SBS改性沥青的性能,并运用两相液体混溶理论对再生沥青性能与新沥青、再生剂掺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再生剂的再生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好,低温性能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必须采取新SBS改性沥青与再生剂复合再生方式;再生SBS改性沥青的粘度、针入度与新沥青、再生剂掺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可采用两相液体混溶模型描述,软化点、延度与新沥青或再生剂掺量之间分别具有良好的线性和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胶浆特性,分析再生剂与沥青混溶性及对旧沥青性能的改善效应,利用三大指标及旋转粘度试验对旧沥青、再生后沥青进行测试,并进行旧沥青胶浆转移试验。结果显示,随再生剂掺量增加,再生沥青粘度敏感性降低,针入度敏感性增强,针入度、延度增加,粘度、软化点降低,且变化幅度因再生剂类型而异;再生剂显著提高了旧沥青胶浆转移量,且具有一定的温度敏感性;再生剂的选择不能仅依据沥青胶浆试验,还需通过沥青混合料试验进行验证,进而评价旧沥青与再生剂的混溶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常用的现场湿法和成品湿法橡胶沥青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大范围的推动橡胶沥青的应用,采用一种橡胶粉为经过深度处理过后的新型的胶粉改性剂,添加至基质沥青中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改性而成的橡胶沥青,不同于以往直接采用橡胶粉与基质沥青进行混溶反应而制成;从胶粉改性剂的加工工艺入手,进而通过电镜分析、光谱分析等手段分析胶粉改性剂橡胶沥青的混溶体系,为其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完成以节能环保型电泳漆H11-2D在线混槽置换现生产使用的高能耗含铅电泳漆H11-2的工作,在试验室进行了两种电泳漆的混溶试验和小槽泳板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在线混槽的工艺方案,并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置换工作,实现了环境保护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EC1000阴极电泳漆膜容易产生缩孔及其组分中的铅、锡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进行了用无铅、无锡绿色环保型阴极电泳漆EC3000AM取代ECl000的工艺试验。在正常生产状态下,采用逐渐混溶的方式,通过合理、科学的控制,实现了由EC1000到EC3000AM的转换、转换后,电泳漆膜基本没有缩孔,流平性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逐渐添加混溶置换的方式将一种阴极电泳漆替换为另一种电泳漆,经过试验之获得成功,并用于车间换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正>车型:比亚迪速锐TID。行驶里程:25469km。故障现象:车主来店保修称,车子行驶无力,冷车怠速抖动,请在保修时处理此故障。故障诊断:启动发动机,果然有怠速抖动现象,上路试车,平路尚可,爬坡吃力,SVS灯还亮了起来,客户讲的故障现象由此确认。回到公司,用ED-400诊断仪进行检测,有故障码:P0016进气相位偏差过大(如图1所示)。按诊断仪的故障提示进行处理。查阅维修资料,BYD476ZQA案  相似文献   

13.
废胎胶粉橡胶沥青改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废胎胶粉橡胶沥青所做的四组分分析和显微结构、聚焦态结构等微观结构分析,研究了橡胶粉对沥青的改性机理。橡胶粉与沥青在高温条件下混溶,一方面橡胶粉吸收沥青中的轻组分体积溶胀,橡胶粉力学特性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沥青中轻组分含量减少,沥青粘度增加,温度敏感性得到改善。同时,在溶胀过程中橡胶粉与沥青中活性官能团发生化学反应,橡胶粉部分氧化解聚,胶粉中的抗老化剂、碳黑、锌化合物活性成分进入沥青胶体体系,使沥青温度稳定性、老化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在橡胶沥青中采用不同掺量裂解剂制备裂解橡胶改性沥青,通过在不同的反应温度、反应持续时间条件下,测试裂解橡胶沥青胶结料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135℃黏度性能指标。对试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得出不同裂解剂掺量条件下的沥青胶结料混溶体系的反应状态,从而为后续工程中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SBS改性沥青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老化,主要表现为SBS分子链发生了降解。针对SBS改性沥青网络结构的变化,本文利用荧光显微镜电镜、凝胶渗透色谱等微观表征手段,分别采用两种环氧官能团化合物(脂肪族缩水甘油醚树脂和缩水甘油胺类)与催化裂化油浆和基质沥青混溶,制备了两种再生剂。结果表明两种再生剂均可恢复SBS改性沥青三嵌段分子链结构,但脂肪族缩水甘油醚树脂类再生剂再生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旧路沥青混合料经橡胶沥青再生后的路用性能,采用试验模拟不同程度的老化沥青,选取不同的再生剂和橡胶沥青的掺配比例,分析橡胶沥青的再生效果,确定橡胶沥青再生原材料的技术标准,并将经初步再生达到新沥青标准的沥青与橡胶沥青按一定比例混溶,通过路用性能评价,分析橡胶沥青再生旧路面的性能,研究成果对橡胶沥青再生混合料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黎侃  李洁  刘毅 《上海公路》2006,18(1):33-37
传统的SBS改性沥青是通过搅拌、剪切等物理方法将SBS均匀的分散于沥青中,SBS与沥青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混溶。本文研究通过向SBS与沥青混合过程中加入化学助剂,使沥青与 SBS之间以及SBS之间形成网络结构,改善沥青与SBS之间的储存稳定性,提高改性沥青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吴为东 《路基工程》2017,(2):130-134
采用不同胶粉掺量、胶粉细度、拌和温度、拌和时间制备橡胶沥青,并测试橡胶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恢复、粘度等指标,研究制备条件对橡胶沥青性能影响;同时,采用四组分法和红外光谱分析了橡胶沥青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橡胶沥青宜采用由货车轮胎磨细得到的20目胶粉,生产温度可为180℃~200℃,发育时间宜为60分钟,胶粉掺量应根据项目要求确定,但最低掺量不宜小于18%;根据对橡胶沥青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胶粉与基质沥青未发生复杂化学反应,橡胶沥青性能的提高主要源于胶粉与基质沥青混溶后的物理状态改变。  相似文献   

19.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对再生混合料设计及性能均有重要影响,目前已有较多学者开展了融合程度的量化研究,但现有量化方法在应用时大多需采用化学试剂对再生沥青进行抽提回收,这无疑会破坏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真实的融合状态。基于原子力显微技术直接针对热再生混合料试件提出一种量化新旧沥青真实融合程度的方法。为此,首先在沥青层面探究了利用原子力显微技术中得到的力学、化学指标量化沥青融合程度的可行性,发现在单一沥青层面,DMT模量指标与宽带点光谱量化得到的羰基指数与沥青老化及融合特征相关性较好;接着选取DMT模量和羰基指数指标建立了完全混溶再生沥青纳观性能的预估方程;然后,在混合料层面利用不同来源的沥青对量化指标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发现相较于羰基指数,采用DMT模量指标量化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误差更小;最后,基于该指标在混合料层面初步给出了直接量化厂拌热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方法;并以3种旧料掺量的再生混合料为例,对量化方法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吴才轩 《公路工程》2015,(2):70-73,79
沥青胶结料主要是由不同组分所形成的复杂胶体结构,所以组分以及胶体结构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沥青胶结料的粘度。通过对橡胶沥青、温拌橡胶沥青(Sasobit掺量:2%,3%,4%)的组分含量以及热效应进行试验分析,研究不同Sasobit温拌剂对橡胶沥青的降粘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胶粉加入基质沥青后改变了沥青的胶体结构,形成橡胶沥青混溶体系,这使得沥青中轻质组分减少,分子量较大的组分增多,从而导致橡胶沥青的粘度增大;Sasobit加入橡胶沥青之后,它使得橡胶沥青化学组分中的饱和分含量增加,沥青质含量减少;随着Sasobit含量的增加,橡胶沥青胶结料向溶胶型状态改变的越明显,橡胶沥青胶结料的流动性能得到大大的改善,高温粘度也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