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孙立武  沈保根 《水运工程》2018,(12):166-171
以淮河干流鲁台子站1951—2015年的水沙原型资料为基础,基于SPSS、Matlab等工具,采用累积距平、M-K和R/S分析等方法,研究刘台子河段来水来沙特性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径流量未发生系统增加或减少的前提下,输沙量和含沙量均呈明显降低趋势,至2000年以后含沙量基本稳定在0. 1 kg/m~3;来沙变化具有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输沙量突变开始年份在1984年左右,含沙量突变和开始年份发生在1980—1986年;输沙量与含沙量在未来一段时间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该河段河床整体以冲刷下切为主。  相似文献   

2.
《水道港口》2015,(6):550-554
依据南宁、贵港、大湟江口和梧州水文站多年实测水位、流量资料,分析了西江航运干线(广西段)水文特征,统计分析了各站不同洪水重现期洪水位及历时,依据现行《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结合研究河段山区河流特点,探讨了研究河段I级航道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洪水重现期采用5 a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其对西江航运干线通航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依据二郎河小流域宿松水文站1958~2008年逐年平均降雨、蒸发、水位、流量水文要素序列,选择累计距平、滑动平均曲线、Mann-Kendall突变检验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流域内近50年的降雨、蒸发、水位、流量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选择降雨-蒸发、水位-流量、降雨-流量两两要素组合,采用SPSS软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过去近50年间,降雨量和径流量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蒸发量和水位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降雨量和蒸发量呈较弱负相关,水位和径流量无显著相关性;降雨量与径流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长江大通水文站19502011年逐日平均流量资料,运用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对年、枯季、汛后平均流量序列进行突变点分析。用突变点对时段平均流量序列进行分段,采用M-K趋势性检验法分析各段及整体序列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初,长江上游区域呈现降温、降水减少是造成年平均径流量缓慢下降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导致19882011年逐日平均流量资料,运用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对年、枯季、汛后平均流量序列进行突变点分析。用突变点对时段平均流量序列进行分段,采用M-K趋势性检验法分析各段及整体序列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初,长江上游区域呈现降温、降水减少是造成年平均径流量缓慢下降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导致19882011年的枯季平均径流量相对19502011年的枯季平均径流量相对19501987年有明显的抬升、发生均值突变的原因之一;上游水库群在枯季对长江下游的径流补给加剧了枯季入海径流量上升趋势。汛后平均径流量在1990年和2003年都出现了突变点:19501987年有明显的抬升、发生均值突变的原因之一;上游水库群在枯季对长江下游的径流补给加剧了枯季入海径流量上升趋势。汛后平均径流量在1990年和2003年都出现了突变点:19501990年间,显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19901990年间,显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19902003年间虽然为上升趋势,但平均径流量明显低于前40 a;20032003年间虽然为上升趋势,但平均径流量明显低于前40 a;20032011年期间转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平均径流量也低于以往。从三峡工程蓄水运行时间来分析,2003年之后的汛后径流趋势转变可能与三峡工程运行有直接关系,但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5.
分析梧州水文站1955-2010年近50年的水沙系列数据及长洲枢纽建设前后2002-2011年间坝下近坝段的地形变化.结果表明:西江径流变化相对平稳,而来沙变化经历了3个时段,自2003年起梧州水文站输沙量及含沙量急剧减小,虽然其变化的时间在长洲枢纽建设前后,但长洲枢纽的建设并非是造成坝下梧州水文站输沙量和含沙量减小的主要原因;长洲枢纽建设前后河床的剧烈变形,主要为河道采砂和航道升级整治所造成.  相似文献   

6.
掌握极值潮位的变化规律对潮水应用和防灾减灾意义重大。以湄池站1952-2018年长系列极值潮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年内分布特征,利用Mann-kendall趋势及突变检验方法探讨了极值潮位的变化趋势和变异情况。结果发现:年最高潮位呈显著上升趋势,在1968年发生突变;年最低潮位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在1987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7.
基于1950~20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游荡河段小浪底、花园口、高村水文站各年年径流量与来沙量资料,分析黄河下游河道年径流量、年来沙量及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趋势,对黄河下游河道游荡段泥沙输移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年径流、来沙量、年平均含沙量时间变化曲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上呈现出减小的趋势;黄河下游河道游荡段各站年输沙量总体上随年径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年径流量情况下,黄河下游河道游荡段各站年输沙量随上站年来沙量的增大而增大;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游荡河段年排沙比随年平均含沙量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近期来沙量变化及其对河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保  付桂  杜亚南 《水运工程》2012,(7):129-134
长江来水来沙变化影响因素众多,除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沙运动影响越来越显著。作为长江流域的终端,长江口地区既受自然因素影响,同时也显著地受到流域人类活动的影响。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大通站近几十年的泥沙监测资料,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大通站的年均输沙量一直呈下降趋势,2003年大通站的年均输沙量出现显著下降。长江口来沙量减少主要是由于流域来沙量的显著减少,与水库工程拦沙、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人工采沙及中游河道泥沙淤积等因素有关。长江口来沙量减少对南支及口外三角洲影响相对明显,均表现为冲刷特征,对此长江口综合治理相关部门应当充分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尼罗河流域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这一地区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尼罗河的文化遗产记载并发扬着人类数千年文明发展的历程。华南地区最长的河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流经滇、黔、桂、粤4个省份,至广东佛山三水的思贤滘与北江交汇,全长2214千米。西江年均径流量为2670亿立方米,是中国径流量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流,是黄河总流量的7倍之多。如果说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那么可以说西江孕育了岭南文化,广州、佛山、肇庆、梧州、贵港、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以来,受西江流域降雨偏枯影响,西江上游来水量较去年同期偏少46%,西江梧州站的平均流量仅为1360立方米/秒,比去年同期偏少三成以上。由于来水量大量减少、电网调度、三四线船闸工程爆破作业等因素导致了梧州市长洲水利枢纽坝上坝下大量船舶滞航。  相似文献   

11.
根据规划,岷江龙溪口—宜宾段将通过航道整治达到内河Ⅲ级航道标准.该河段多年历时保证率95%的流量仅能达到662 m3/s,但是岷江上游紫坪铺、瀑布沟等大型水电站的建成对下游河段通航流量产生了较大影响.根据紫坪铺水电站蓄水前、后高场水文站的径流、泥沙资料,分析紫坪铺等大型水电站建成后对下游河段水沙特性的影响,得知岷江上游...  相似文献   

12.
李俊娜 《水运工程》2013,(12):89-91
梧州中心港区濒临西江,地理位置优越,上游受长洲水利枢纽影响,下游受珠江三角洲潮汐影响,水文泥沙条 件复杂多变,港区设计低水位取值值得探讨。通过分析梧州站统计资料,结合航道整治情况以及项目经验,提出该港区设 计低水位确定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并给出各种因素取值参考范围,旨在为该港区设计低水位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部沿海平均潮差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沿海地区面积广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平均潮差的分布及变化特征相当复杂。由此,利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21个验潮站连续1 a的逐时实测潮位资料,统计其年平均潮差及月平均潮差,并由此分析了年平均潮差在我国东部沿海的分布特征及月平均潮差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我国东部沿海平均潮差的分布及变化除受天文因素的影响,径流以及海湾形态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沿海地区,在天文因子作用下,月平均潮差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但在河口内及受非周期性因素影响严重海域,月平均潮差变化规律则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4.
鲁琦 《水运工程》2020,(S1):141-146
潍坊港处于莱州湾的中部,岸滩水深较浅且变化平缓,泥沙运动较为活跃,泥沙淤积对航道的运营维护影响较大。通过建立潮流模型和泥沙输移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现有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再进一步模拟航道的冲淤情况,预测航道回淤分布规律以及航道沿程的淤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潮流模型和泥沙输移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度均较高,预测航道年淤积量约为391.3万m3。  相似文献   

15.
刘鹏飞  李一兵 《水道港口》2011,32(6):408-412
随着三峡水库的蓄水运用,清水下泄使坝下游河床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刷,江湖关系发生改变,引起水沙特性的改变.对收集到的三峡蓄水前后监利站实测水沙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峡蓄水运用后监利站年平均流量减小,年内汛期流量削减,枯季流量增大,其中主汛期6~9月份平均流量建库后较建库前减少了6%~15%,主汛后10月份和11月份流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辽河河口西水道、海河河口建闸前后与套尔河河口的实测资料,总结出淤泥质河口的河床演变,除纳潮量而外,还有三个重要的动力参变数:a.年径流量/年纳潮量即Qr/Qt的比值,b.纳潮量沿程递减率(涨潮)及递增率(落潮)即ΔQt/Δx,c.时段年输沙量减少/时段年径流量减少即ΔG/ΔQr。对于海河河口闸下减淤问题,根据上述与河床演变有关因素,作出了建议:a.把河口段改建成半潮汐通道,及b.提出修建闸下防沙导流堤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根据江苏辐射沙洲东大港水道4^#站位连续2个潮周期的流速、含沙量及水深的时序测量资料,取时序测量(计算)数据中的前21组数据为学习样本,后5组数据为检验样本,建立了该潮流水道的4种输沙BP神经网络动力模型。验证表明,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建立精度较高的水体含沙量非线性动力关系,并可利用建立模型进行相应问题的预测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