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艇业》2010,(1):22-22
英国17岁少女凯蒂。沃特于2009年12月和另外4名探险者一起前往南极,他们将在零下35摄氏度的低温中,拖着重达侣6公斤的雪橇穿越南极冰原,抵达南极点。—旦挑战成功,她将成为有史以来征服南极的最年轻少女。  相似文献   

2.
《船电技术》2010,(3):29-29
据法国宇航防务网站2009年10月29日报道,英国皇家海军先进的深海调查船“斯科特”号本周从普利茅斯的德文郡港出发,前往南极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3.
《航海》2008,(3):F0002-F0002
4月15日,“雪龙”号载着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17名队员凯旋,抵达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这是“雪龙”号历史上航行路线最长、跨越经度最广的远航。科考队共完成46项科学考察和11项后勤保障任务。其中,备受国际瞩目的南极内陆冰盖考察圆满成功,17名队员于1月12日在人类历史上再度登顶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  相似文献   

4.
3月24日,由江南船厂修船部承修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完成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后安全顺利抵达上海。为保证这次“雪龙”号完成中国新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科学考察活动,2004年6月,圆满完成了“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巨型轴系的特检任务,并创造了在国内首次不请国外服务商  相似文献   

5.
南极气候变化无常,是地球上风最大,雪最大,最寒冷的地区。南极只有冬夏之分,夏季气温常在摄氏零度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摄氏零下九十度上下。一年中有三百天寒风呼啸,冰天雪地,银装素裹。为了对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南极考察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6.
《游艇业》2009,(9):33-33
2009年冬天,飞驰游艇公司将携德迈爱游与您共同探索南极之美18月6日下午三点,在广州市黄埔大道中羊城创意产业园内HALL178正式举行南极探险分享会,邀请了众多探险专家为南极探险实地考察的情况,分享南极的魅力所在。这次南极之旅,全球限量20名中国游客,它将是一场充满神奇、激情的一次峰会。飞驰作为合作方,与嘉宾一同分享这次南极会议,揭开大家对南极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7.
《航海》2006,(3):23-23
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找到证据表明,南极海冰在过去50年中减少了20%。澳大利亚南极局的一个科研小组使用新的检测方法,对1840年以来南极海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新的方法主要是探测冰芯采样中的甲基  相似文献   

8.
洋越 《航海》2001,(5):13-14
2001年2月3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但这一天对翁以煊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他在经历了一段段险象环生、刻骨铭心的艰难航程后,终于抵达了非洲大陆最西南端、闻名遐迩的好望角。 在此之前,翁以煊已经游历了风光绮丽的美国海峡群岛,穿越烈日灼灼的太平洋赤道无风区,途经鲜为中国人知的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访问了促使达尔文起草《物种起源》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勇闯南美大陆与南极大陆之间的、以风险浪恶著称的合恩角海域……  相似文献   

9.
《游艇业》2009,(4):32-32
大陆安利万人旅游团于2009年3月18日前往台南日月潭搭乘游艇游湖,就在抵达之前,惊传他们即将搭乘的“总统一号”游艇遭人用BB弹射破玻璃,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1773年1月17日1100时左右,库克船长穿过南极圈,首次驾船踏上南极探险之路。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向阳红10"和"J121"2艘万吨船前往南极科学考察。近年来,全世界十几个国家在南极从事磷虾捕捞作业[1]。时至今日,我国已完成34次南极科考活动,在地质、冰川、气象、陨石、极光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2]。与此同时,南极旅游业迅猛发展,游客数量从1980年的780人跃升到2008  相似文献   

11.
五、礼节性访问阿蒙森带领几名探险队员,加快步伐向斯科特的“新地号”走去。他想见见那位著名的英国航海探险家已是渴望已久的事了,更重要的是借机探听斯科特准备工作的虚实,也许这位老练的探险家又有了独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遭遇海狼     
欧阳 《航海》2009,(4):38-39
说起南极,人们往往会想到那些憨态可掬的企鹅,却很少有人会知道,南极还有一种水陆两栖的凶猛动物,这就是被称为“南极动物之王”的海狼。1999年8月,我国一位留守南极越冬考察的科考队员,独自在南极海边突然遭遇了三只海狼,人兽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的较量……  相似文献   

13.
在15年前曾经有一条台湾远洋渔船计划远征南极,使得台湾新闻界好一阵热闹,称之为“中国人首次登陆南极大陆”。结果南极大陆船没有靠得上,只是在附近海域里打捞了400吨南极虾,在返航途中船经南非运上了一只密封的木箱,装了什么船员  相似文献   

14.
正农历丁酉鸡年来临之时,200多名中国第三十三次南极科考队员,分布在中山站、长城站、内陆冰盖和"雪龙"号上。没有7天长假,没有亲人团聚。冰天雪地中,在南半球最高纬度的他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春节。  相似文献   

15.
邱浩兴 《航海》1999,(1):14-15
“发动机过热了!”拖轮“海上警觉”号的船长斯科特·基恩高声叫着,一边敲钟下令减速。他冲船艉方向点点头,喃喃地说:“像是一头不愿被驯服的野兽。”一座33000吨重的冰山在浪涛中扭动着,旋转着,突然倾翻过来,隐入一道由水花组成的水幕中,挣脱了拖绳。 他们必须再次绕冰山一周,小心翼翼地放出1300英尺漂浮的超强度粗绳。庞然大物再次被  相似文献   

16.
博谢纳和卡罗尼驾驭着一艘帆船从纽约港出航,经过三十八天又二小时五十一分的航行,最后终于抵达英格兰的利泽德角。在这期间,狂风撕裂了他们的船帆,巨浪吞噬了他们的食物和摄影器材。他们两次从翻船的险境中逃生,有一回甚至差一点被淹死。这两位法国人,年龄相同,都是三十一岁。为了这次三千二百海里的远航,他们  相似文献   

17.
柳露 《航海》2001,(3):8-12
2001年北京时间2月8日清晨4时40分,在终年冰雪覆盖、人迹罕至的南极,中国大连人王刚义以51分42秒、游程1500米的成绩,往返畅游了南极长城湾,创下人类在南极游泳的世界纪录,成为令炎黄子孙引以自豪、令世人为之瞩目的“畅游南极第一人”。当晚,笔者在第一批赴南极考察队队员、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陆儒德教授家里,与其一同收看了电视新闻报导。此前陆教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船检》2020,(5):98-98
2020年5月14日,由江苏智慧海洋产业联盟成员单位——江苏深蓝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国内首艘南极磷虾专业捕捞加工船"深蓝号"从连云港扬帆起航开赴南极。南极磷虾是全球可捕捞量最大和具有重要开发潜力的海洋渔业资源,是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性资源。  相似文献   

19.
寒星 《中国船检》2008,(10):64-64
2008年10月20日上午,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出发,赴南极建立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同时对中山站进行改造建设并对南大洋进行数十项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20.
《游艇业》2009,(4):20-20
2000年3月13日,世界上第一艘安装了‘宙斯’驱动系统的GB游艇顺利抵达澳洲著名海港城市墨尔本。游艇主伊金斯夫妇表示,他们购买这艟艇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冲着宙斯驱动系统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