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水化学作用对边坡变形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边坡变形是岩土工程学科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水是影响边坡变形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以往的工作主要侧重于水作用对岩土体力学效应的研究,本结合某工程实例中对边坡变形的长期现场监测资料,并以实验研究为基础,初步探讨了边坡岩土体受水化学作用的变化机理,分析了水化学作用对边坡变形的影响,为重大工程中的滑坡整治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型岩堆边坡由于岩土体结构特殊性导致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且治理难度大,通常采用抗滑桩进行加固。但边坡在雨季期间受地表水、地下水对岩堆体弱化作用和施工持续扰动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地表和深部岩土的变形,设计考虑的最不利滑动面之下极可能受到各种扰动后形成更深的滑坡面,往往导致地表变形范围变大和深部扰动更明显,导致抗滑支挡结构开裂甚至失效等。通过典型岩堆边坡开展全过程的地表、深部岩土位移和全分布式光纤传感测试抗滑桩内力的监测成果分析表明:该大型岩堆边坡在原设计的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范围、深部岩土变形均大大超出原设计加固范围和深度,导致原抗滑桩刚性转动,变形不收敛。根据监测进行了动态设计和信息法施工,采用清方减载和增加一排抗滑桩后,监测表明边坡变形收敛。  相似文献   

3.
边坡稳定是一个复杂的、多参数的岩土力学问题,对其现场监测是保证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工程实际,在对路堑边坡表面、地下变形以及支挡结构物受力状态监测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边坡施工及运营期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影响边坡稳定的各种因素,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测斜仪存在的不足,利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优势,研究开发了一种监测岩土体内部变形的光纤光栅测斜仪,并成功应用于某公路膨胀土边坡的坡体位移变形监测。工程现场边坡监测结果表明:该光纤光栅测斜仪监测的结果与常规测斜仪监测的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该光纤光栅测斜仪工作的可靠性。该测斜仪可和其它量测边坡参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网成为一个监测系统,可实现对高边坡岩土体内部变形情况进行长期在线监测和安全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5,(11)
针对目前测斜仪存在的不足,利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优势,研究开发了一种监测岩土体内部变形的光纤光栅测斜仪,并成功应用于某公路膨胀土边坡的坡体位移变形监测。工程现场边坡监测结果表明:该光纤光栅测斜仪监测的结果与常规测斜仪监测的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该光纤光栅测斜工作的可靠性;边坡位移变化最大发生在第二级边坡,变形量为61mm,第一级边坡变形较小,变形量为13mm,可见在边坡脚位置设置坡脚挡土墙可以显著提高边坡的稳定性。该测斜仪可和其他量测边坡参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网成为一个监测系统,可实现对高边坡岩土体内部变形情况进行长期在线监测和安全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6.
由于边坡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施工期及工后监测对保证工程安全十分重要。但采用精密仪器进行边坡变形监测不仅专业性强而且费用高,对大多数无明显安全隐患的公路边坡并非必要,而定期人工巡查不仅爬坡工作量大而且判定边坡是否潜在灾害十分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边坡监测新方法。岩土位移直读仪具有经济性好、获取定量变形资料、监测过程无需爬坡等优点,比较适宜对大量边坡进行表面变形监测。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实践,对岩土位移直读仪的特点、监测系统建设、应用效果等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岩土位移直读仪监测系统建设的施工要点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欢  龚刚  郭冲  黄生文 《中外公路》2013,33(1):24-28
运用FLAC3D数值软件对某典型顺倾向岩土互层的岩土质混合高边坡进行开挖数值模拟,比较分析岩土互层边坡与一般层状岩质高边坡的开挖影响,得出了岩土质混合边坡受开挖影响局部产生位移突变现象及位移变化量、影响深度等较一般岩质边坡大的变形特征,并结合现场位移监测结果推断出第Ⅰ、Ⅱ级坡可能发生浅层剪切破坏;通过比较分析岩土互层边坡中土层与岩层的粘聚力对边坡安全系数及最大变形位移的影响,得出岩土互层边坡中的土层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比岩层明显得多.  相似文献   

8.
陈开圣 《公路》2011,(2):36-41
对预应力锚索应力分布状态的监测一直是岩土预应力锚固工程中的难题之一,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岩土工程预应力锚固体系的应力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简要介绍了灯草塘隧道出口段高边坡预应力锚索监测工程情况.通过动态监测及时掌握该边坡的锚索应力情况,为评价坡体的治理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某新县城萝卜岗边坡为缓倾角顺层砂泥岩互层型边坡。在该边坡挡墙基槽施工时发现,边坡岩体深部存在隐蔽的张拉裂缝,而其上覆岩体却仍保持较完整状态的假象等地质现象。以该边坡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及对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试验、分析取值的基础上,建立了边坡变形破坏的概念模型,通过采用离散元程序对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的反演分析,深入地揭示了该类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0.
曹正波  李建朋 《公路》2023,(12):39-43
上覆岩层下伏膨胀土型路堑边坡兼具特殊性质土、不稳定地层结构、开挖卸荷等不利因素,给岩土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依托河北坝上某路堑滑塌病害处治工程,在分析上硬下软型膨胀土边坡变形破坏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该类边坡的处治方案。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影响上硬下软型膨胀土路堑滑塌稳定性的因素中,膨胀土“失水收缩、遇水膨胀”引发的裂隙发展是控制性因素,上硬下软的不稳定地层结构、开挖引起的应力条件变化是次要因素,气候环境的变化则是直接诱发因素;(2)案例分析表明,由于受上覆岩土层自重荷载影响,上硬下软型膨胀土边坡滑塌面较深,非浅表层滑动;(3)春融期是北方膨胀土边坡失稳的重要窗口期,应加强监测和防护;(4)实践表明桩板式支挡结构+柔性防护方案适用于上硬下软型膨胀土边坡滑塌病害的治理,实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王少强  赵飞 《公路工程》2010,35(2):31-34
安全监测是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安徽汤屯高速公路Ⅱ—7高边坡治理中现场施工情况和地质情况,针对性的布置了多种监测仪器,为该工程的优化设计、指导施工、安全预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质调查发现,高边坡为一岩质顺层边坡,岩层角度大于自然边坡坡度。在开挖后,高边坡出现了变形为滑移弯曲—滑移拉裂复合型的变性特征。通过监测成果的分析,确定了高边坡为整体变形的特征和确切的滑动深度。并把高边坡变形分为变形快速发展、蠕滑变形和变形基本稳定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安全监测是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安徽汤屯高速公路Ⅱ—7高边坡治理中现场施工情况和地质情况,针对性的布置了多种监测仪器,为该工程的优化设计、指导施工、安全预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质调查发现,高边坡为一岩质顺层边坡,岩层角度大于自然边坡坡度。在开挖后,高边坡出现了变形为滑移弯曲—滑移拉裂复合型的变性特征。通过监测成果的分析,确定了高边坡为整体变形的特征和确切的滑动深度。并把高边坡变形分为变形快速发展、蠕滑变形和变形基本稳定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运用UDEC软件模拟影响层状岩土质混合边坡施工稳定性的各种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某高速公路典型岩土质混合路堑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①土层厚度不同,边坡水平位移不同,且土层对稳定性的影响较岩层敏感得多。②岩层顺倾时,最大水平位移随层面倾角变化先增大后减小;逆倾时,呈现略微减小一增大一减小的趋势。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趋势与边坡最大水平位移恰好相反,这也与工程实际相符。③典型岩土质混合高边坡经加固后处于稳定状态,这与现场监测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目前通过深部位移监测的位移曲线对不稳定边坡判别已经得到大量应用,且较为成熟,但目前很少进行在边坡开挖之前到边坡开挖之后的深部位移监测,即坡体开挖前自然稳定的位移监测特征曲线向不稳定状态发展时的位移监测曲线形态特征还不十分清晰。本文通过总结现场边坡开挖过程中深部位移监测曲线,来验证边坡稳定性计算的成果,达到通过边坡深部位移监测变形特征曲线来反映边坡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演化规律,是坡体稳定性评估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观音堂隧道是郑西客运专线的重要工程之一。文内以观音堂隧道右侧抗滑桩监测工程为依托,动态监测抗滑桩在边坡开挖、削方减载、降雨、回填等施工全过程中,边坡岩土体及抗滑桩支护结构的位移、应力、挠度、弯矩的变化,分析与评价高边坡的变形机理、边坡开挖方案的合理性及抗滑桩的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16.
锚固技术是各类岩土工程、特别是高等级公路、铁路边坡加固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加固措施。锚固体系的力学机理、锚固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锚固体系与边坡稳定性的长期性能演化等方面的课题,一直是国内外工程界与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按研究手段不同,从力学机理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研究、现场试验与监测研究、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等四个方面,综述了岩质边坡锚固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也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20,(5)
在西南山区机场建设工程中,由于山地起伏的地势,势必会遇到高填方边坡,而在高填方边坡的变形监测中,边坡的深部位移监测是监测填筑体内部变形情况的重要手段。测斜仪是监测高填方边坡深部位移的快捷、精确的仪器设备。文章介绍了山区机场高填方边坡的主要破坏方式、产生深部位移的主要机理及滑动式测斜仪的工作原理。通过六盘水月照机场高填方边坡对测斜仪的应用表明,测斜仪可以表征高填方边坡不同深度处的变形位移情况,并且通过布设深部位移监测剖面可以反映高填方边坡潜在的滑面及滑面的贯通性,对判断机场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兰永线一级公路路堑边坡为工程背景,阐述了节理顺层边坡破坏模式和讨论了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其支护措施进行论述,并利用岩土分析软件PLAXIS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边坡的最大位移不一定发生在坡脚,而是发生在坡脚之上第一个节理层位置处;其次采用强度折减法研究稳定性,节理层岩体特性对稳定性的变化影响较大;边坡采用板墙加预应力锚索治理措施,确保了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贾存兴 《中外公路》2013,33(1):55-59
层状岩土质混合边坡为一种特殊的地质体,具有特殊的工程性质,该文利用UDEC软件建立层状岩土互层边坡数值计算模型,分析边坡的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顺倾向层状岩土质混合边坡破坏模式主要为平面滑移—拉裂、平面滑动、平面—圆弧复合滑动破坏模式;层状岩土互层边坡与普通层状岩质边坡位移大小、规律、开挖影响深度有着明显的差别;土层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大,土层厚度不同,位移大小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0.
国家高速公路包头至茂名线(G65w)边坡为黄土边坡,边坡受地下水位影响较大,稳定性差,治理难度大。本文主要介绍了边坡所处的基本工程概况,描述了土层的分布,以及详细的监测布置方案。无线采集传输系统采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坡体内地下水位下降,加速了边坡的蠕滑发生,边坡的深部水平位移发生较大的偏移,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边坡深部水平位移的偏移量在允许变形范围之内且符合V型曲线规律,表明边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后期要加强对地下水位的监测以及做好边坡防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