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为分析桥台在施工过程中受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等作用下的开裂原因,并讨论台身横向防裂钢筋、桩基刚度、承台与台身混凝土龄期差、台身后浇带的设置等因素对桥台受力性能的影响,利用Midas/FEA对桥台进行非线性计算,探究出了台身的开裂机理,并得到各因素的影响,最后给出防治建议。主要结论为:台身裂缝的原因为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作用下,承台与台身的变形受桩基约束,台身在桩基上方产生裂缝并竖向向上发展;配筋率相同时,台身横向防裂钢筋宜采用"细而密"的布置方式;满足承载力要求时,适当减小桩径可减小裂缝宽度;台身后浇带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裂缝宽度;可不考虑承台与台身混凝土龄期差对裂缝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修建了许多轻台式小桥涵 ,这些小桥涵大都是按照部颁标准图 JT/GQB0 0 5— 73、0 0 6— 73及 0 0 7— 73轻型桥台标准图修建的。由于该标准图轻型桥台计算未考虑冻胀因素 ,许多桥涵台身发生横向裂缝。如同户、抚远二市县因轻型桥台受水平冻胀力破坏而重新修建的桥涵就有 6座。水平冻胀力直接危及桥涵的正常使用年限 ,给国家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因此 ,桥台受水平冻胀力的破坏必须在设计上予以重视。现行的《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J0 0 2— 85 )第 5、3、8条中规定 :“轻型桥台作为上下端简支的竖梁 ,…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公路中钢筋混凝土轻型桥台存在较为普遍的开裂现象,对桥台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分析桥台在上部结构重力、台后土压力、桥台自重以及台身内外表面温差等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反应,提出了桥台设计时应考虑台内温差的影响及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重力式U形桥台是目前公路桥梁中较常见的一种下部结构形式,它由基础、台身和台帽3部分组成。文中针对湖南省内几条高速公路和省道的U形桥台典型病害现状,分析了病害成因,提出了处理措施,并给出新建桥梁采用U形桥台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注浆施工是公路桥涵工程技术建设中的地基工程主要技术之一,常常应用在公路桥涵路基的加固与防渗工程中。通过分析注浆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涵中的灌注桩工序,灌注水下混凝土技术在公路桥涵施工中的方法,进一步探讨公路桥涵工程注浆施工技术在桥台路堤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某立交桥南引桥为例,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体系下,同时考虑《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的温度梯度作用,按汽车荷载最大偏载布置车道荷载,通过空间有限元软件,对原设计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倾覆验算;并在计算的基础上,对桥梁进行顶升箱梁、更换支座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7.
对《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和(JTGD62-2004)《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99年版和2005年版、ASSHTO-1994规范中在相同条件下,通过不同的加载龄期、不同的环境相对湿度等其中一个参数变化时对各规范收缩应变、徐变系数进行分析和比较。主要结论为:混凝土收缩应变主要与环境的相对湿度有关;混凝土的徐变系数,各规范相差较大,铁路规范中徐变系数仅与加载龄期有关,与混凝土的所处相对湿度无关,且其徐变系数相差不大;公路规范中加载龄期及湿度均对其有影响,但湿度对混凝土徐变系数影响更为敏感;在设计和施工中尤其是混凝土前期养护时的湿度应重点关注。综合分析表明,JTGD62-2004考虑参数较多、较为合理,建议铁路规范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上中小桥台开裂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桥台在上部结构重力、台后土压力、桥台自重及台身内外温差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构受力反应,对高速公路上中、小桥台的开裂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紫坪铺水库左岸重载公路挡土墙震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义宏 《路基工程》2009,(3):192-193
在紫坪铺水库左岸场内重载公路路肩挡土墙震害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烈度地震区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需考虑局部场地条件的影响、Ⅷ度以上震区的高墙要适当提高地震放大系数、挡土墙墙体材料应改为片石混凝土或混凝土等观点。并对工程的抗震设计及设防标准的修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采用“桥路一体化设计”的新方法 ,即在桥梁设计中采用无台身钢筋混凝土实体桥台及在桥墩上设置可升降式支座的措施来防止桥头跳车 ,这种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桥台和台背路基填土的刚柔过渡问题 ,消除桥头部位在通车以后产生工后不均匀沉降 ,较彻底、简便、快速地解决桥头跳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