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FRP斜拉索的静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采用解析法分析CFRP斜拉索的静力特性,发现CFRP拉索相对于钢拉索具有一系列优点:CFRP拉索在超大跨时采用切线模量计算的误差很小;相同条件下CFRP拉索的等效弹性模量比钢拉索的高得多,且拉索愈长,其间差别愈大;CFRP拉索的极限长度是钢拉索的5倍有余,或者说在承载效率一定的情况下,CFRP拉索的跨度为钢拉索的5倍;CFRP拉索的自重应力较小,在超大跨时其承受外荷载的比重仍很高。  相似文献   

2.
马文刚  黄侨  梅葵花 《公路》2011,(12):98-102
对大跨径碳纤维增强聚合CFRP缆索和钢缆索悬索桥的静力特性进行理论对比分析,从理论的角度探索CFRP缆索应用于大跨径桥梁的优点.采用有限元建模对比分析了CFRP/钢缆索悬索承载效率,说明CFRP缆索更适合用于超大跨径悬索桥,随着跨径的增大,CFRP缆索的优点就越明显;对比分析了恒荷载作用下,CFRP缆索主缆最大拉力、锚...  相似文献   

3.
超大跨碳纤维索桁桥的静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锋  杨溢  杨健  梅葵花 《中外公路》2008,28(2):113-116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具有轻质、高强、耐久性好、耐腐蚀等性能优点,是用作大跨径缆索承重桥的理想材料.在吸收国内外对CFRP材料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CFRP索桁桥,从而一方面充分利用CFRP缆索耐腐蚀、高强的性能优点;另一方面利用索桁架结构刚度大的优点,克服大跨径桥梁柔度大、刚度小的缺点,并减少因CFRP质量轻对桥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跨径为2 000 m级的CFRP索桁桥进行了静动力性能分析,并与相同跨径的钢悬索桥和CFRP悬索桥进行比较,证实了CFRP索桁桥在静动力性能方面的优势,最后提出了主跨5 000 m超大跨CFRP索桁桥设计构想,并对其静动力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康玲  王波  牟廷敏  胡鸥  王欢  邹圻 《公路》2023,(3):110-116
高原山区的桥梁工程建设环境恶劣,工程技术要求高,钢混组合桥梁中盖梁的跨径及承受的外部荷载重量正逐步突破现有技术水平。通过加强设计或者加大施工投入以维持桥梁的正常施工与运营,不仅成本耗费巨大,更会造成资源浪费,与当前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相悖。本研究依托马塘特大桥,开展超大跨预应力钢箱混凝土组合盖梁设计技术创新,提出了超大跨盖梁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为项目桥梁以及相同场景的桥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CFRP材料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陈开利 《桥梁建设》2001,(1):44-45,48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材料)具有自重轻、强度高等许多优点,在桥梁工程尤其是桥梁加固工程上得到较广泛地应用。介绍了CFRP材料的特点,国内外CFRP布技术指标比较,通过工程实例较详细地介绍了CFRP布在桥梁加固工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CFRP是一种加固桥梁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简述CFRP抗弯补强设计原理、CFRP在桥梁加固中的使用优点、粘贴CFRP片材加固桥梁形式及施工要点,结合工程实例说明CFRP加固补强在实际中的使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预应力CFRP(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加固技术在公路桥梁上的加固效果及长期性能,该文以新沭河大桥加固工程为例,分析了该桥梁病害特征,并经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和方案比选,采用预应力CFRP板加固技术对该桥梁进行加固处理。对所用锚具构造、基本性能及施工工艺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CFRP板和梁底混凝土的应力(变)监测来进行预张拉施工监控;通过对CFRP板预应力状况进行长期监测,研究了CFRP板预应力加固的长期效果。监测数据表明:采用预应力CFRP板加固后,箱梁跨中截面混凝土压应力增量约为0.5 MPa;实测CFRP板短期预应力损失率为3%,长期预应力损失率为4%,施工结束3个月后预应力损失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王翠华 《国外公路》1996,16(6):39-41
文中介绍的日本明石海峡吊桥,多多罗斜拉桥和来岛吊桥,是连接本州 四车的超大跨和大跨径桥梁,前两桥均系目前同类桥型中的世界最大跨径桥梁。正在施工的这几座桥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对景观做了与环境协调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材料)具有自重轻,强度高等许多优点,在桥梁快速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CFRP材料的特点,比较各种加固方法,说明在桥梁快速加固工程上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加固桥梁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慧峰  熊旭光 《公路》2003,(2):103-107
通过对碳纤维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实验分析,提出了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并介绍了CFRP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芜申线航道泓口大桥主桥为(52+102+52)m自锚式悬索桥.该桥加劲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边箱梁形式,在支架上现浇施工;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实心截面柱式结构,桥塔高27.902m,下部采用整体式哑铃形承台;主缆采用Φ4.8 mm镀锌高强钢丝,吊索采用φ7 mm镀锌高强平行钢丝,鞍座为整体铸造结构.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 2010和悬索桥非线性分析软件BNLAS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泓口大桥结构的应力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桥位、桥型及桥跨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桥型选择为双塔钢箱梁悬索桥,主跨960m。桥位,桥型及桥跨的选择是该桥前期准备工作的主要技术问题,着重介绍桥位,桥型及桥跨选择中考虑和研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虎门大桥悬索桥钢箱梁架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箱梁梁段的架设属于大吨位构件的起重吊装,其影响面牵涉到通航,驳船运输及定位,塔身变形控制等,因此施工难度大,论文从虎门大桥悬索桥施工为实例,介绍了钢箱梁梁段架设中的主要工艺及使用设备。  相似文献   

14.
重庆双碑大桥主桥斜拉桥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重庆双碑大桥主桥为主跨330 m的高、低塔中央索面混凝土曲线斜拉桥。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混凝土结构。桥塔采用独柱式,低塔边跨侧位于曲线上,为减少索的横向分力对结构的影响,靠曲线外侧布置竖向预应力钢绞线束。斜拉索采用高强低松弛镀锌钢绞线索。结合地质情况,高塔墩采用24根φ2.5 m钻孔灌注桩基础;低塔墩采用明挖扩大基础。高、低塔均采用塔、墩、梁固结体系。为减少塔根弯矩,下塔墩中间设20 cm的竖缝;通过优化桥塔尺寸,有效控制了主梁横向扭转角和桥塔横向位移。高塔墩基础采用双壁钢围堰法施工,低塔墩基础采用围堰或筑岛辅助施工;主梁7 m标准节段采用前支点挂篮现浇施工。  相似文献   

15.
根据金塘大桥桥址气象、水文、地质等条件,分析了影响海上桥型方案的多种因素,结合国内外已建跨海大桥的经验,从减少海上作业量、降低施工风险、保证工程质量、合理控制工期、简化施工组织、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金塘大桥非通航孔桥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蔡俊镱 《桥梁建设》2021,(2):105-111
淡江大桥主桥跨越淡水河口,主桥采用单塔不对称半飘浮体系斜拉桥,全长920 m,跨径布置为(2×75+450+175+75+70)m,主跨450 m,桥面净宽44.7 m,桥下通航净高20 m,倒Y形桥塔高200 m。在桥塔及两端伸缩缝处的桥墩设置减隔震阻尼器,主梁采用钢箱梁(长660 m)及钢-混结合梁(长260 m),斜拉索按扇形双索面布置,共94根斜拉索。桥梁设计寿命为120年,依据基于性能的设计规范AASHTO LRFD及性能化抗震设计,结构强度满足规范要求。采用风洞试验与数值风力分析验证主桥结构的气动稳定性,结果表明当风速达100 m/s时,结构仍然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丫髻沙大桥主桥设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丫髻沙大桥主桥采用76m+360m+76m三跨连续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跨越珠江南航道。详细介绍了主桥的总体设计、几何非线性分析、徐变分析、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安大桥主桥为三跨变截面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桥,跨径布置为88m+156m+88m。该文介绍了主桥的总体布置、结构设计、关键构造、指导性施工顺序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9.
广东鹤南大桥受毗邻的广珠铁路桥跨径布置限制,桥型选择较为困难.经过一系列研究,先后提出了下承式拱桥、混凝土刚构桥、混凝土斜拉桥、混合梁刚构桥四种桥型,并从安全、美观、经济、施工、养护几个方面进行比选,认为混合梁刚构桥方案可以作为鹤南大桥的推荐桥型方案.可供桥跨布置限制、小边中跨比的桥型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20.
肖军  李浩 《公路》2005,(3):105-108
蠡河大桥主桥跨越干线V级航道蠡河,上部结构为49.5m 90m 65.5m不对称变截面悬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介绍了主桥的设计概况、主拉应力控制、合拢段设计、箱梁横断面设计及上部施工不平衡重对主墩的影响等几个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