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首先探讨了电动汽车扁线绕组电机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包括扁线绕组的制作工艺、电机的铜耗计算和冷却等技术。其次介绍了扁线绕组电机的特点,并与圆线绕组电机进行了对比,对扁线绕组独特的制作步骤进行了说明。再次介绍了扁线绕组电机在国内外的发展以及应用情况。然后介绍了扁线绕组电机铜耗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对应用于扁线绕组电机的不同冷却方法和计算方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各自的优点。最后给出了扁线绕组电机关键技术解决方法的方向,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延长电机使用寿命,应加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散热系统技术研究,通过高压扁线油冷电驱动可有效提升电机散热稳定性,促进电机传热效率的提升。据此,对新能源汽车扁线电机技术、扁线发卡结构以及油冷技术进行分析,在扁线电机基础上构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油冷系统,提出相应的油冷系统设计方案,对电机各部分损耗展开计算,并就机壳冷却油道及喷淋油道进行结构设计,促进电机散热性能及结构可靠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扁线绕组电动机的效率,建立了绕组损耗的数学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绕组层数与并联支路数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根据损耗产生原理提出绕组换位和改进绕组结构的损耗抑制方法,并分析了不同线型对绕组损耗的影响规律。针对电机常用工况,对不同方案的电机性能和效率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可以降低绕组损耗并提高扁线电动机的效率,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高转速下扁线电机的交流损耗,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以一台8极48槽扁线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扁线电机模型,分析交流损耗的影响规律,并以关键结构参数为变量,提出一种基于响应面设计的遗传算法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高速工况下,电机交流损耗降低约6.8%,各转速下电机效率均有所提升,且高效区间的平均占比提高约7.8%。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东风本田二工厂年产10万台车身柔性焊装线工艺设计目标、产品焊接工艺性分析、柔性焊接线的选择及确定、焊接线的主要配置及工艺过程等,同时分析了本次工艺设计难点,从降低投资和优化工艺方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难点,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驱动电机关乎着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能源转换效率,永磁同步扁线电机因其大扭矩、恒功率、强磁场等优势逐步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首选。文章通过分析扁线多层电机的性能参数,以永磁同步扁线6层定子电机为例,采用叠绕组和波绕组两种绕制方式展开绕组绘制图,对6层定子绕组接线方式进行了细致分析,得出叠绕短距绕制时节省端部用铜,但引接线比较杂乱且最后线圈嵌线较困难;波绕组虽引接线整齐美观,但短距绕制时不能节省端部用铜量,据此解读了扁线电机定子绕组的嵌线技术,力求解决职业院校教学中的难点和汽车维修技术上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自卸车年产1万台货厢及1万台副车架焊装线工艺设计目标、产品焊接工艺性分析、自动焊接线的选择及确定、焊接线的主要配置及工艺过程等,同时分析了本次工艺的设计难点,从提高智能化和优化工艺方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难点,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电动汽车用电机驱动系统效率,在电机设计、材料选择、工艺装配方面总结出提升电驱系统效率的解决措施。在电机设计方面选择适合电动汽车的电机,优化控制算法;在材料方面,选择性能较高的铜线、硅钢材料和高频材料;在工艺装配方面,应用扁线绕组工艺可以提升电机的转矩和效率,优化铁芯与叠装工艺,从而降低电机铁损。通过增大系统输出效率,降低各项损耗,可以提升电动汽车用电机驱动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油冷电机油道、绕组的换热效率,持续不断地将油液喷淋到电机关键位置,本文基于某高压油冷扁线电机,运用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理论,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工具进行数值模拟,先进行流量分配仿真估算,再进行局部仿真,分析电机定子冷却状态,通过量化油液流动状态,探究绕组喷淋冷却方法的原理、效果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扁线绕组在新能源驱动电机中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分析扁铜线的交流损耗产生的原理,然后分析扁线绕组交流损耗对绕组分布的影响和扁线绕组不同分布对反电势对称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不同绕组形式绕组分布来阐述扁线绕组的连接规律。  相似文献   

11.
正1为什么1%的性能提升竟能引发行业巨变近期,新能源汽车领域锂电池风头竟被占仅占车辆成本10%的电机所盖。与扁线电机相关的精达股份、方正电机等企业股价则是上涨近一倍,而原因竟是一台效率提升1%的扁线电机的应用,为什么这1%的性能提升竟能引起整个行业的巨变?纵观历史,不论是体育竞技还是企业商战,高手对决,在逼近极限的时候,每1%的提升往往都能带来远超1%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汽车车身焊接线是整车制造4大工艺之一。一个承载式SUV车身大概要由400多个冲压件、4000多个焊接点组成。焊接方案是决定产能及质量保证能力的关键。这里以某承载式SUV车身焊接线为例,重点介绍车身主线的焊接线工艺方案及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汽车车身维修作业中,为了得到较高精度的曲率和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对较大不平整的钣金件实施敲平作业时,应先进行粗敲平作业,使构件大致恢复原形后,再运用紧贴法敲平(俗称搭光)工艺对构件表面残留的细小凹凸进行更加精细的敲平作业,或对漆面无损伤的较微凹陷变形进行尤损漆面的敲平作业,称之为精平。精平分为粗平后的精平和无损伤性精平两种。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铝件在车身焊接前的酸洗钝化工艺质量,对铝件在焊接前的酸洗钝化工艺、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酸洗钝化过程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阐述,并从实际生产角度出发,提供了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方案实施后,优化了酸洗钝化前的脱脂效果,消除了铝件残留油脂造成的电泳漆膜质量缺陷;结合涂装电泳后铝板漆膜质量及铝板表面电阻,确定了酸洗钝化前的铝件表面不能有Ti-Zr涂层。  相似文献   

15.
在汽车车身维修作业中,为了得到较高精度的曲率和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对较大不平整的钣金件实施敲平作业时,应先进行粗敲平作业,使构件大致恢复原形后,再运用紧贴法敲平(俗称搭光)工艺对构件表面残留的细小凹凸进行更加精细的敲平作业,或对漆面无损伤的较微凹陷变形进行无损漆面的敲平作业,称之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国产某主机厂高节拍(60 JPH)、四车型共线生产的先进白车身柔性主焊线工艺布局。该条主焊线为焊点自动焊接,采用自动预装、OPEN-GATE式主拼框架、顶盖激光钎焊、顶盖激光焊自动轻擦焊、自动打磨、机器人视觉应用、AGV自动输送和在线测量先进工艺,满足从轿车到MPV不同白车身混线生产,在高节拍生产过程中可以满足四车型内切换无节拍损失。首先阐述主焊线中不同工位柔性方案,然后以此生产线作为案例,对一些主焊线共用典型工艺进行多车型混线的方案与设计进行解读,最后对线体设计和规划要点进行阐述及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单面双点焊工艺在客车上的应用经验和进行的大量试验;着重研究了δ0.8mm和δ1.0mm镀锌钢板单面双点焊的可焊性,并在沈飞客车预应力张拉蒙皮等车身蒙皮的单面双点焊中,成功地应用了δ0.8mm钝化电镀锌钢板;分析了导电漆、点焊密封胶、焊接压力及连续点焊等因素对单面双点焊质量的影响;指出焊接试片宽度对分流的影响及使用工艺垫板在试片焊接中的重要性;提出焊接工艺试片合理的尺寸和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交通紧凑度的农村公路客运线路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农村客运线路交通紧凑性和降低运营成本,基于紧凑度的测度理论,根据农村地区客运需求对线路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分别计算了放射线模式、区域线模式和循环线模式的交通紧凑度;并在满足同样客运需求的条件下,分析了这3种线路模式的运营成本。结果表明:交通紧凑度是循环线模式最高,区域线模式次之,放射线模式最低;而运营成本是循环线模式最低、放射线模式最高。即客运网络越紧凑,其运营成本越低。故建议在对农村公路客运进行线路优化时,线路模式应由放射线向区域线、循环线转变。这样既提高了客运交通网络紧凑度,方便了农民出行,又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9.
对东风轻型商用车焊接线设计建设的背景条件、工艺分析过程、工艺设计过程中重点内容进行介绍,着重阐述了柔性技术在轻型商用车焊接线上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成功实例,为轻型商用车焊接线的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丰田汽车公司的调查结果,2004年2月至2006年9月期间日本生产的LEXUS(雷克萨斯)GS300/30、IS300、RX400h三款车型,电动转向机总成(EPS)电机轴表面由于工艺处理的原因,电机轴表面可能会残留有影响黏结附着力的成分,致使电机轴表面和磁条的粘贴面产生黏结力不足,且磁条的限位结构装置不完善,造成磁条附着力下降导致磁条偏离正常位置;电动转向机的助力在使用中可能变小,转向沉重,有可能无法正确操作转向,影响驾驶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